編者按:在平臺近期進行的課程中,我們收集了學員問題,并邀請有彌聯合心理咨詢師進行解答。我們把有些代表性的問答做了提煉歸納和匿名處理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都有所幫助。
Q:從小就很害怕和人打招呼,比如家里來客人,上學時也怕和別人單獨碰面說話。只跟特別熟的人話多,上臺發言也會很緊張。雖然現在情況好了一些,但還是會這樣。特別是感覺很奇怪:對認識的人(比如同事、熟人)反而比對陌生人更緊張!進一個完全陌生的新環境反而沒那么怕。
我的原生家庭情況是:父母在物質上滿足了我,也沒有控制我或對我不好,但感覺和他們精神交流很少,不夠親密,好像他們才是一個整體。這讓我有點覺得自己不被重視或不被愛。
想知道怎么才能解決這種“社恐”?
A:我嘗試從精神動力學視角來理解,你的社交緊張可能源于你早期情感互動模式,比如雖然在物質上主要養育者會滿足你,但情感交流的缺失使你很難建立安全的依戀,會將人際關系感知為“有距離的、不確定的”。
上臺發言引發的焦慮,與權威接觸的緊張,反映出你較為在意他人的評價,這或是對“不被看見”的補償性恐懼。你可以嘗試在安全關系中(比如與咨詢師的關系)探索內在需求,逐步將對他人的防御性緊張轉化為與自己內在真實的情感需要聯結,從覺察早期經驗對當下的影響開始改變。
Q:感覺人生好像白過了,對世界和人都不了解,自己好像總在遠處,沒什么感覺。為什么會這樣?該怎么辦?
A:可以看出你描述的這種對自我和世界的疏離、虛無的感覺,讓你很迷茫和困頓。我理解這種“沒感覺”可能會和早年情感需求沒被好好回應,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避免受到傷害的模式。也可能是缺少“被看見”的經歷,導致的自我和世界始終是割裂的感覺。
而你此刻愿意直面這種困頓和迷茫,恰恰說明內在已生出打破這種保護模式的力量。或許可以先嘗試把“解決問題”的急切轉化為“陪伴自己感受空白”的耐心,允許自己慢慢去發現和感受,一點點找到和世界、和自己的聯結。
Q:學心理課程總講到“做自己”和“適應社會”的界限。我現在有點糊涂:哪個才是真正的我?什么時候該按自己想法來,什么時候該配合別人?不知道現實中該怎么做。
A:看到你在探索自我與社會化邊界方面遇到些令自己感到焦慮的困惑。
我從心理動力學的角度來說說我的看法。真實的自我和社會化部分本就不是非黑即白的,它們像兩股交織的經緯線,早年的成長經歷、環境的影響塑造了社會化的部分,而真實自我更接近那些未被修飾的感受、渴望和本能。
之所以會感覺混亂,或許是太想清晰化兩者,其實它們是靈活運作的。你可以嘗試觀察一下,哪些場景、面對什么樣的人是,你會感覺到自己的不舒服或者是被束縛的感覺?什么時刻又會是自在舒服的體驗?這些都會是很寶貴的線索,不用執著于找到正確答案,慢慢去體驗、試錯甚至是搖擺不定,逐漸去摸索出屬于自己的答案。
Q:以前我總是討好別人,沒主見,老幫別人忘了自己,情緒忽高忽低。后來學著關注自己,表達需要、敢生氣了,也敢拒絕人了。但拒絕后要承擔后果,這過程讓人很難受,也還是有很多害怕。
A:你提到的習慣討好而忽略了自己,我是從精神動力學的角度這樣理解的。這可能與你童年時期重要養育者的互動相關。當你早年的需要未被充分回應,或是忽略,忽視時,為了獲得認可,維護與他們的互動,漸漸發展出“先滿足他人”的關系模式。這樣的模式雖曾讓你保持了關系上的連接,但也讓自己的邊界和主體性越來越模糊。
現在你的內心正在經歷的沖突是舊有的模式渴望被接納與意識到要建立自主性和邊界的需要之間的沖突。當你嘗試拒絕別人,內心感受到的痛苦和恐懼,是和早期的經歷有著更為焦慮連。這些都可以在與咨詢師的互動中一起進行深入的探索。
Q:婚姻快結束了,知道對方本性難移,可心里還是忍不住有期待,結果總是失望。對方總回避親密,我該怎么放下這些期待?
A:透過文字可以看出你已經很清楚地看到了婚姻關系的現狀和對方的特質,可內心那份期待和依賴卻還在拉扯著自己,這種理智與情感的矛盾,讓你感到特別失落和痛苦。
我會從客體關系理論來理解,這些期待和依賴或許源于過往關系中形成的情感模式,就像是一種熟悉的“心理印記”,即使知道現實情況,舊有的情感聯結依然會產生作用。你能察覺到這些復雜的感受,已經是改變的重要一步了。你可以通過心理咨詢和咨詢師多聊聊,來談索那些期待和依賴背后可能藏著怎樣的情感需要。
生活中那些來自原生家庭、親密關系或養育孩子的困擾,有時就像心頭的迷霧,越想撥開,越容易深陷其中。
不妨給自己一個放松的空間,讓那些煩憂暫時得以安放;也請允許自己,向一位專業的咨詢師敞開。走進咨詢室,不是逃避,恰恰是對自我生命最深沉的關照與勇氣。你值得被理解,也值得開啟這段內在探索的旅程。
點擊下方圖片,預約一次專業心理咨詢,邁出滋養內心的第一步吧~
BREAK AWAY
01
02
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