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魔亂舞的民國時代,各地軍閥占山為王,相繼登上歷史舞臺,演繹了一場場令人至今詬病的大戲。
在這些軍閥中,他們以短淺的目光,盡可能地擴充自己的地盤,讓百姓的生活更加煎熬。
作為虎踞東北的張作霖也是諸多舊軍閥中的一位,只是相比較其他軍閥來說,張作霖的目光相對長遠一些。
張作霖早年依靠日本的支持起家,等到羽翼豐滿時,卻并不愿意與虎謀皮,單單這點就讓其他軍閥難以望其項背。
在張作霖掌控東北之時,日本侵略者吃了相當多的苦頭,為了除掉他,甚至還炮制了皇姑屯的慘案。
張作霖去世后,張學良接掌東北軍政大權,日本趁機加緊對東北地區的侵略,最終導致東北地區淪陷。
在張學良掌控東北之時,東北軍中并不是沒有了能人,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楊宇霆就是日本相當忌憚的人。
胡適曾言:楊宇霆不死,東北不失,只是他卻被張學良處決,那么這背后究竟有什么緣由讓張學良下如此狠手?
東北軍師
楊宇霆出生于遼寧普通的農家,不過他自幼便勤奮好學,不甘心一生碌碌無為,只是他的父親覺得讀書根本沒有用,還不如在家種地務實。
眼看著同齡孩子都進入了學堂,楊宇霆很著急,為了如愿,他挨個去求家中的長輩,讓他們勸說父親,結果得以進入私塾。
私塾里的老師教楊宇霆幾個月后發現,自己能力有限根本教不了他,便將其推薦給了當地頗有名望的張秀才。
張秀才一生深究學問卻未能出仕,于是便一心栽培楊宇霆,楊宇霆也沒有辜負張秀才的教導,在他16歲時,便已中了秀才。
只是清政府倒臺后,楊宇霆便沒了用武之地,他便東渡日本留學研習軍事,以便將來能在大爭時代里實現理想抱負。
楊宇霆學成歸來后,正值張作霖崛起之時,張作霖雖然是個大老粗,但他對讀書人很敬重,楊宇霆投靠其麾下后,他立即委以重任,將其任命為第27師參謀長。
楊宇霆確實有兩把刷子,成了張作霖身邊不可或缺的小諸葛,在他的幫助下,張作霖步步為營,不僅掌控了東北,還當上了中華民國的海陸空大元帥。
怒斥學良
如果說張作霖是東北軍中的宋江,那么楊宇霆就是東北軍中的吳用,兩人互不猜忌,讓日本人忌憚萬分。
雖然楊宇霆曾在日本留過學,但是他對日本人卻一點好感都沒有,無論他們向張作霖許諾什么好處,楊宇霆都能為張作霖指出日本人背后的陰謀詭計。
這也是胡適為何會說楊宇霆不死,東北不失的根源所在。
只是日本人炸死張作霖之后,楊宇霆便只能輔佐張學良,可讓楊宇霆很氣憤的是,張學良在他眼中只是扶不起的阿斗。
楊宇霆為人很自律,他不近女色,不沾染鴉片,可張學良卻將享樂放在首位,有時候甚至日照三竿還沒起床,即便有了緊急軍情,他也滿不在乎。
楊宇霆很失望,他覺得張學良與張作霖實在差別太遠,久而久之,東北軍將會不復存在。
只是誰也沒想到,在若干年之后,楊宇霆的擔心成為了現實,張作霖留下的家底,也被張學良拱手送了出去。
痛下殺手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張學良當政,自然對張作霖的這幫舊臣很忌憚,更何況他們各個勞苦功高,根本不把張學良放在眼里。
楊宇霆很耿直,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訓斥張學良,這讓張學良很難受。
張學良雖然平日里嘴上不說,但內心早已經將楊宇霆視為心腹大患,他害怕有朝一日,楊宇霆會聯合東北軍中的元老們將自己拉下大帥寶座。
有了這層顧慮,張學良要除掉楊宇霆的想法愈來愈不可遏制,直到有一天,他命人將楊宇霆請進大帥府,然后將其以圖謀不軌的罪名扣押。
在未經審問的情況下,便直接被張學良安排的警務處長高紀毅等人將其在大帥府老虎廳中槍殺。
張學良如此不顧一切處決楊宇霆,自然也對其他人來了一場殺雞儆猴的表演。
只是讓張學良想不到的是,日本人聽聞楊宇霆被處決后,遠比他還要高興,畢竟楊宇霆一直在阻攔日本人吞并東北。
楊宇霆去世兩年之后,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東北就此淪喪,成了至今的國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