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回家,聽到了不少家長里短的故事。
而這些故事,幾乎都離不開同一個主題:
錢。
確實,最近這兩年,大家的日子好像都不怎么好過。
降薪了,裁員了,生意少了,錢不好賺了。
可是你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現實也并非全是如此。
就拿這個春節來說,全國各地都在堵車,每個景點都在排隊。
就連我們這個十八線小縣城,大街上人潮洶涌,商場點單等候20分鐘起。
你發現了嗎?
人人都在喊大環境不好,但會賺錢的人,什么時候都能悶聲發大財。
而那些抱怨的人,其實不論經濟環境好還是壞,他都賺不到錢。
這背后,并非市場環境的問題,而是賺錢思維的差異。
一個人想要賺大錢,就得敢于打破傳統的思維枷鎖。
而第一步,就是打破固有的三觀。
為什么我們總是在講認知?
因為幾乎所有賺到錢的人都清楚一個道理:財富的本質,是認知變現。
認知到了,錢就來了。
認知不足,即使靠運氣賺到了錢,最后也會因為無法駕馭而虧掉。
電視劇《天道》里,葉、馮、劉三人就是如此。
為了幫助王廟村脫離貧困,丁元英帶領葉、馮、劉三人一起創立音響公司,打算從行業龍頭的嘴里搶肉吃。
但面對丁元英的一系列計劃,三人卻認為太冒險,只想跟在行業龍頭后面分點殘羹冷炙。
后來更是在面對天價訴訟時,害怕得火急火燎地退了股。
最后的結局,丁元英不僅全身而退,還帶著王廟村脫貧致富。
而葉、馮、劉三人只能后悔不已,甚至還反過來憤懣不甘。
你看,這就是認知差帶來的結果。
本來葉、馮、劉三人傍上了丁元英,已經是摸到了財富的邊緣。
但由于自身眼光太淺薄,想法太膚淺,最終黃粱一夢,什么都沒賺到。
而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的人也很多。
他們把自己沒賺到錢的原因歸結于很多,環境不好,懷才不遇,人性復雜。
寧可花時間去羨慕、怨恨那些賺錢比他們多的人,也不會承認,是自己的認知層次抓不住賺錢的機會。
當下的社會,錢不好賺是事實。
但一個人若是長期缺錢,那本質上是思維與認知的懶惰。
就像一句經典臺詞說的:
自己沒能力就說沒能力,別總說大環境不好,怎么你到哪都大環境不好,你是破壞大環境的人??!
任何通往財富的道路,前提都是得有識別機會的認知能力。
認知不足的人,即使有機會擺在他面前,他也會視而不見,不然就是詆毀、逃避,永遠困在底層里。
這個時代,對于任何人來說,最貴的不是金錢,而是認知。
你要想賺錢,就得主動去涉獵、輸入,多讀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面,推倒認知的高墻。
如果悟性不夠,那就多走出去,去請教高人,向別人學習,突破認知的盲區。
當你的認知升級時,你的財富也才能隨之升級。
記得小時候,父母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你要努力,長大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就能掙到錢。
但等你長大后就會發現,自己已經足夠努力,但最后收入卻還是和其他人相差懸殊。
這是為什么?
因為你對財富的理解已經錯了。
真正的財富積累,絕對不是靠盲目拼命賺來的。
一個人能賺大錢的機會,往往就是幾年時間,風口一過就沒了。
比如18年拍短視頻的,20年做直播電商的。
都是抓住了機會,短短幾年就賺到了大筆財富。
所以如果想要賺到大錢,第二個要破除的就是財富觀。
不要在低級的窮忙中消耗自己,想辦法抓住機遇,才有機會改變命運。
還記得去年,錢多到沒地方花的中東土豪們迷上了直播打賞。
有主播幾分鐘收到上千萬的禮物。
而最先發現這一商機的是,一位中興的員工楊濤。
他一開始是被公司派到阿聯酋工作,工作之余,發現當地人每天都花很長時間在社交平臺上聊天。
于是辭職創立一家叫雅樂的公司,推出了一款語音群聊軟件。
進入聊天室要充值,買頭像掛件要充值,送虛擬禮物也要充值……
很多中東大哥都上癮了,一個月要為“聊天”花掉上萬美元。
而雅樂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成為阿聯酋第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科技公司。
但如果你以為這只是楊濤運氣好,踩中風口,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在此之前,楊濤已經在中興工作十余年,參與過多個互聯網項目,對產品研發有豐富的經驗。
再加上多年的中東生活經歷,十分了解本地關系維護之道。
而這,才是楊濤最終獲得成功的關鍵。
說到底,發現機遇固然重要,但自身的能力更重要。
如果沒有相應的能力,即使懟到了風口上,你又能拿什么去賺錢?
這也正好回應了,財富專家托馬斯·斯坦利說的那句話:
“人的收入,只能增長到其能力增長的程度。”
所以,與其羨慕別人,不如提升自己。
無論這個世界如何變化,但賺錢的底層邏輯不會變。
只有不斷的成長,不斷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界,去做真正有價值的事。
當下一次機遇降臨時,努力抓住它,那將是你命運的轉折點。
你有沒有發現,中國人好像特別害怕談錢。
最常見的,不敢和老板提漲薪,不敢承認自己想賺錢,害怕別人知道自己愛錢。
在我們潛意識里,金錢和尊嚴仿佛天生就是對立面,提到錢就是世俗,會被人看不起。
殊不知,這個道德觀如果不破的話,你永遠也賺不到錢。
因為錢是有靈性的。
既然你無法正視自己和金錢的關系,放不下面子,是怕東怕西,覺得錢帶給自己是羞恥的感覺。
那么金錢,又怎么會愿意到你身邊來呢?
所以,我一直都很欣賞楊天真。
她曾在一檔節目里分享自己的故事:
“我在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我的工作,不是為了錢。
我覺得好像為錢工作是很羞恥的,好像別人都是為了理想,我好像是在為錢,或者是我不敢于承認,我想賺錢……
到有一個時刻,我終于可以對自己說,我就是想賺錢,因為我真的很愛花錢。
我到那個時刻的時候,我就覺得,我就是活明白了?!?/p>
聽完我特別有感觸,因為曾經我也是那樣。
明明做知識付費就是為了增加收入,但一想到要發朋友圈“賣課”,內心就會有一個小人在不斷拉扯:
“你是內容創作者,怎么能和錢沾了邊呢?你的文字都不干凈了。”
直到后來,嘗盡了經濟的壓力,社會的鞭打,我才終于清醒的承認,錢真的很重要。
于是我不再被動等人詢問,而是主動展示自己,漸漸地事業也越來越順利。
成年人的生活,永遠是建立在金錢基礎之上的。
它是底氣,是自由,是尊嚴,更能養命。
所以,一個人只要賺的錢正當的、合法的,就沒什么好羞恥和糾結的。
放下談錢的羞恥心,你才能扛起未來的日子。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你對待金錢越是無所畏懼,越是坦然,也從某種程度上證明了你的自信和強大。
當你發自內心認可自己,知道自己是值得的,你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創造、去靠近賺錢的機會。
那么最終,金錢也會作為回報,源源不斷流向你。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
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 可偏偏這碎銀幾兩,能解世間萬種慌張。
但富在術數,不在勞身。
想要賺錢,講究的是認知,方法,行為,心態等等。
只有打破三觀的壁壘,破除那些束縛我們的思維觀念,財富的大門才會真正向我們敞開。
點點右下角的,與大家共勉。
新的一年,也愿我們都能變成吸金高手,懂賺錢,會賺錢。
富貴常在,福運常伴。
作者 | 小嗲
主播 | 林溪安,視頻號:林溪安。每日清晨和你說早安。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最好的贊賞,就是“在看”和分享,讓生活更有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