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網絡上鋪天蓋地宣傳《哪吒2》,想加入一點冷思考。
懷著最熱烈的期待看了《哪吒2》,但是沒想象中好。
核心點在于:它沒有講好一個完整的故事。
當我認為主線劇情是龍王和李靖的紛爭,升仙考核故事線就出來了。
當我認為主線劇情變成了升仙考核,陳塘關被毀的劇情又出來了。
當我認為主線劇情變成了復活陳塘關,無量仙翁捉妖煉丹的劇情又跳出來了。
猶如在每一條通向羅馬的大道橫生岔路,旁路錯道上再生小路,最后是從小路走到了終點。
好看嗎?
當然好看——出乎意料,反轉不斷。
是好故事嗎?
當然不是——把糖醋魚、醋溜白菜+可樂放在一個鍋里,好吃才怪。
《哪吒1》的故事很完整,主角數量不多,思想認知清晰,是不可多得的好電影。
這說明編劇有能力把一個完整的故事講好。
但是到了《哪吒2》,連最基礎的水平都維持不了,原因是什么呢?
我想編劇變成了兩個人還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制作團隊變龐大才是核心原因。
當團隊里的每個人專注于做自己的那一塊內容,把自己那一部分呈現得完美精致,勢必會增加電影的時長。
美術想呈現頂級炫酷,配音想呈現頂級語氣,編劇想呈現頂級故事,商業想呈現頂級搞笑,當不同中心的內核相互碰撞時,必然爆炸。
在剪輯時,感覺每一部分都很棒,不忍心砍掉。
可時長就2小時,每種頂級都需要時長來表現,于是在刪減中,各傷元氣。
導致核心思想不突出。
散、亂、混沌。整個故事線支離破碎。
真是三個和尚沒水吃。
這樣一個故事能在春節檔中脫穎而出,也側面說明其他片子的故事性更差勁了。
再說說片中被不少網友追捧的“隱喻”,其實也差點火候。
隱喻很酷。
誠然,一部電影里用到“隱喻”,說明導演是專業水平,但是哪一部好電影里沒有隱喻呢?
這只是電影最初級的表現形式而已。
土撥鼠只想好好吃頓不好吃的飯,被仙界抓走煉丹;
申正道只想當個教培老師,培養妖精成仙,被仙界抓走煉丹;
石嘰娘娘只想做方圓十里最美的女人,也被仙界抓走煉丹。
故事沒有交代他們曾經做過哪些邪惡的事情,那就姑且認為他們是善良的妖怪。
善良的妖怪被仙界抓走煉丹,是整個仙界爛透了,不配做神仙。
這個部分的隱喻其實只需要呈現到這里即可,酷炫而亙長的打戲是完全沒必要的。
尤其是哪吒跟申正道的打戲,持續了10分鐘。
冰變水,水變冰,除了呈現了頂級的動畫特效,沒有其他意義。
這十分鐘還不如給后面的無量仙翁,寫寫他的前塵往事。
比如帶領仙界闖關的不容易,他的努力和堅持等,起碼可以為后面他的故事做鋪墊。
看看電影史,王家衛的電影也是故事性不強,靠情緒支撐流動,自成一派,很受文藝青年的歡迎。
但是他在電影中的隱喻是高明的,具備引申義的。
比如用鳳梨罐頭的過期隱喻愛情的過期,用飛機的轉停寓意愛情的更迭。
但是大家在《哪吒2》中扒拉出來的隱喻,沒有“喻”的概念,頂多算一種映射和借鑒,這是無法體現導演的創作水平的。
誠然,從某種深層次的意義上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棒的電影,絕無僅有,具備里程碑意義。
但是從電影本身的呈現上來說,它沒有給觀眾太多的體驗感。
故事量龐大,新人物多,新詞匯也多,觀眾記不住,就無法有享受觀影的體驗感。
如果評論區一味說好,接下來的《哪吒3》也按照這個節奏去進行龐大的制作,是沒有提升的。
你認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