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上元:古韻民俗繪團圓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正月十五元宵節,鄂州大街小巷滿是歡慶,傳統習俗承載千年溫情,熱鬧非凡。
賞花燈是重頭戲。三國孫權建都鄂州,中原花燈制作工藝隨之落地生根。史料記載,此后每逢元宵,鄂州城張燈結彩,龍鳳燈、動物燈、人物燈等造型各異,照亮夜空。民間傳說,天帝曾下令正月十五火燒人間,百姓得仙女示警,靠張燈結彩、燃爆竹煙火躲過一劫,從此這習俗就有了消災祈福的寓意。
舞龍舞獅同樣精彩。起源于漢代的它們,本為祭祀、祈豐收,在鄂州歷經歲月,表演更加出神入化。激昂鑼鼓聲中,舞龍者讓巨龍盤旋騰飛,舞獅者引獅子跳躍采青,每一個動作都引得圍觀群眾陣陣喝彩。在民間傳說里,正月十五舞龍能驅邪避災,保風調雨順,所以深受百姓喜愛。
吃湯圓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闔家圍坐,一起揉面團、包餡料,芝麻、豆沙、肉餡任君選擇,小小的湯圓包裹著團圓美滿的期盼。蘇軾被貶黃州時,常來鄂州,據說有一年元宵品嘗湯圓后,對其美味贊不絕口,雖未留下直接詩句,但“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描寫,也讓人能聯想到湯圓的甜蜜。
鄂州的正月十五,是歷史與現實的交織,每一個習俗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承載著先輩的美好祈愿,讓這座城市在佳節中滿溢著溫暖與歡樂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