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易筮是《易經》中以蓍草等為工具進行占卜以推斷吉兇的方法,以下是相關介紹:
1起源與背景:
先秦易筮源于古人對自然和社會現象的敬畏及對未來的探索需求。當時人們認識有限,遇重大決策或疑難問題常借助神秘力量指引,易筮由此產生并發展,成為人們溝通神靈、預測吉兇的重要手段。
2 主要方法:
- 大衍筮法:據《系辭》記載,用50根蓍草,取出1根象征太極不用,以49根進行推演。信手將其分為兩部分,左手象天,右手象地;從右手取1根掛于左手小指間,象天地人“三才”;以4為基數,分別數兩手蓍草,象四季輪回;將兩手余數夾于左手指間,象置閏月。此為一“變”,重復18次可得六爻成一卦。
- 變卦:筮得的本卦若有爻變生成另一卦,稱變卦。如占得乾卦,其中某爻發生變化變成巽卦,乾卦是本卦,巽卦就是變卦。
- 辭占:根據《周易》的卦名、卦辭、爻辭、用辭推斷所占之事吉兇。如占得乾卦,卦辭“元亨利貞”,結合所問之事分析是否有元始、亨通、和諧有利、貞正堅固等寓意。
- 象占:基于八卦取象說,根據卦畫形狀及所象征事物推斷。如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等,占得震卦,結合雷的特性及象征意義,如震動、突發等,分析所問之事。
3 特點:
- 與宗教信仰緊密相連:被視為與神靈溝通方式,占卜結果是神靈啟示,人們依此決定行動,重大祭祀、戰爭、遷都等活動前常進行易筮。
- 具有綜合性:常綜合運用變卦、辭占、象占等方法,從多方面分析判斷,以提高準確性和可靠性。
- 體現哲學思想:蘊含陰陽、變化、對立統一等哲學觀念,如通過陰陽爻的變化組合反映事物發展變化規律。
4作用和影響:
- 決策輔助:在政治、軍事、生活等方面為人們提供決策參考,如諸侯征戰前通過易筮判斷吉兇,決定是否出兵。
- 文化傳承:是先秦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為后世易學發展奠定基礎,其哲學思想、思維方式等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深遠。
- 推動思想發展:引發人們對自然、社會、人生等問題思考,促進先秦哲學、思想文化發展,為義理易學等發展提供思想源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