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三體》中,三體人因為人類文明的遞進式增長而向地球發射質子鎖死人類科技,在《三體·黑暗森林》出版的2008年,一個互聯網還沒那么發達的年代,我們對于人類科技進步的感知可能還不夠到位,但在中國發布DeepSeek、機器人登上央視春晚穿著大花襖扭秧歌之際,才明白什么叫“技術爆炸”。
而今天的汽車圈,也有自己的“技術爆炸”。2月9日,長安汽車正式發布智能化戰略“北斗天樞2.0”計劃,深藍汽車同步發布深藍全場景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定下了長安與深藍未來發展的“科技基調”。
合作共贏,開啟中國全民智駕元年
今年的春節檔電影,《哪吒2》票房已突破80億大關,直奔 100億目標,而這部電影的成功,源自中國上百家動畫制作公司鑄造的“萬龍甲”讓電影呈現的更加精彩,可以說,此次中國在“軟實力”上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在“硬實力”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正上演著一場爆發式的突破進取。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一方面是完成年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破千萬的歷史性突破,中國品牌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另一方面,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達到了641萬輛,同比增長23%, 數年前,不被看好的“彎道超車”之路,今天的中國車企真的做到了。
而中國汽車之所以能取得此進步,也在于全行業的共同“托舉”。相較于從前,中國品牌各自獨立運營的模式,近些年,多家中國車企表示,將秉持著開放共贏的心態,致力于打造世界級中國品牌,因此,當前的中國市場,“強強聯合”正在成為一種常態。
在本次“北斗天樞2.0”計劃發布會上,身為國企的長安汽車也堅持以身作則,攜手奇瑞、吉利、長城、比亞迪、廣汽、東風、蔚來、北汽、小鵬、上汽等中國車企,以及騰訊、英飛凌等頂級互聯網公司,并深度展開與華為等ICT企業的產略合作,正式開啟中國全民智駕元年。
“六位一體”SDA架構,技術賦能先進體驗
眾所周知,近兩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就是智能化,而智能化的重點,在于“智電融合”,要做智電融合,首要就是把技術提上來。
從2017年“香格里拉”計劃,到如今的“北斗天樞”2.0,7年時間,長安汽車投入超過1148億,打造了1.8萬人的研發團隊、收獲了200余項標準和9345件專利。得益于在汽車電氣化、智能化板塊的投入始終快人一步,長安成為了汽車平臺化開發、多項汽車科技上車的“先行者”。
如今隨著“北斗天樞2.0”的發布,長安汽車攜新一輪技術成果再度亮相。
打造“數智”產品的第一步,是要打好技術基座。歷經多年的潛心研究,長安汽車開發了集成機械層、能源層、電子電氣架構層、操作系統層、整車智能應用層、云端大數據層等技術“六位一體”的SDA架構,據悉,SDA架構囊括了超2200+新能源智能化關鍵技術。
具體看來,在機械層,長安汽車開發了天衡智能底盤和分布式電驅,基于70+先進技術,可實現轉向和制動系統與機械結構的解耦,從而賦予車輛諸如“原地掉頭”、失控預防等更穩、更極致的車控能力。而能源層,一方面是藍鯨動力已經“進化”至集成擁有插電、增程一體化技術的智慧新藍鯨3.0,另一方面,則開發了“金鐘罩”電池系統、全球首創脈沖加熱技術、量產5C高壓快充技術,從安全、效率等多個層面,全面提升產品。
到了智能化板塊,長安汽車掌握了擁有超1000+Tops的整車AI算力的電子電氣架構,在此基礎上,構建長安天域OS操作系統和智慧座艙,并基于天樞大模型開發整車智能應用,打通智能汽車的底層邏輯。除此之外,長安汽車還將基于SDA架構打造數智汽車生態開放的云端大數據層平臺。
而從電氣化到智能化,再到“智電融合”,全面的技術在未來將作用于長安的更多量產車,實現體驗的優化提升,同時也使得“長安出品”成本更可控、品質更穩定。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規劃,未來5年,長安汽車將累計投入超2500億加碼研發,而科技創新團隊將在現有的基礎上增加1萬人,高額的研發投入屆時必將取得更加扎實的技術成果,從而夯實長安汽車的領先優勢。
3年35款數智汽車,用行動拓展便捷
相較于“說”,身為“行動派”的長安汽車更擅長于“做”。
此前,長安汽車體系下已經推出長安啟源A07(參數丨圖片)、A05、Q05以及阿維塔07等數智化產品,而本次發布會上亮相的長安啟源E07作為汽車“新物種”,不僅創造性的開發了全新的多元化汽車形態,還集成了SDA架構、天樞大模型、長安智駕等多項先進技術成果。
按照規劃,在未來3年時間,長安汽車預計將推出35款數智新汽車。
我們知道,即使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智能化賽道上“漸入佳境”,但具備高階智駕能力的產品依然擁有較高的門檻。當然,近來在規模效益下,中國互聯網汽車無論是技術成本還是固件成本都得到了分攤,有一個向下普及的趨勢,但大多依然走的是純視覺路線。
長安汽車會做那個“打破常規”的人,在今年8月正式推出10萬元級別車型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讓更多普通人都能夠享受先進技術所帶來的“解放”與便捷,這種更具突破性的“科技平權”,只有長安汽車這樣體量龐大的車企能夠辦到。
除此之外,長安汽車預計還會將AEB避撞速度提升至135km/h,并發布極黑環境、極端天氣的避撞功能,在6月首發橫風穩過功能、天衡底盤的蛇式轉彎功能也將于今年首發。
在未來,隨著長安天樞架構與其他中國汽車品牌共同深度開發智駕生態,明年預計就能實現全場景L3級自動駕駛,正式從現在的“半自動駕駛”步入自動駕駛的門檻,到2028年,則將實現全場景L4級功能,而到了L4級,自動駕駛技術基本成型,也就意味著一臺車可能幾乎沒有太多需要駕駛者操心的地方,汽車也將真正意義上從“代步工具”,進化為人們日常的出行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汽車不僅造車,建立在全面的智能化技術的基礎上,年底長安新一代飛行汽車就將完成試飛,開拓低空經濟,同時研發人形機器人,探索實體化的AI技術,預計2028年將首批人形機器人就將下線。
寫在最后:心存高遠,才能走向偉大。長安汽車心胸中自有宏圖溝壑,當前已定下2030年公司銷量突破500萬、自主板塊銷量400萬、數智汽車銷量突破300萬的目標。在2024年全年銷量超268萬輛,長安汽車銷量實現了連續5年的正向增長,傳統、新能源賽道兼顧的基礎上,穩步轉型。如今,隨著長安“北斗天樞2.0”計劃的陸續落地,通過先進的技術與體驗,以及實現全民智駕的“科技平權”決心,長安汽車勢必能夠在更“走量”的市場中引起巨大反響,對于長安汽車而言,實現2030目標不是難題、更不是終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