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極易發生食源性疾病。為有效預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新區食藥安辦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學校、師生和家長,提高食品安全意識,維護好師生的飲食安全。
一、學校食堂防風險
對食堂后廚和就餐場所、設施設備、公共接觸物品(如水龍頭、門把手等)及餐盤、筷勺等進行全面清潔和消毒。加強食堂的防鼠防蠅防蟲防塵管理,保持空氣暢通。備齊洗手液、消毒水、酒精等消殺用品。同時,認真排查食堂工作人員健康狀況,每天檢測并確認體溫正常、身體健康。工作人員應在每餐工作前進行體溫檢測,并全程佩戴口罩。對上學期留存的食品原料進行全面清理,及時清除、銷毀超過保質期或腐敗變質的食品原料。落實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禁止采購使用未按規定檢驗檢疫或檢驗檢疫不合格的畜禽肉及其制品。
二、校園周邊要留心
學生在校期間應盡量在學校食堂就餐,需要在校外就餐時,應選擇有食品經營許可證、衛生條件良好、設施齊全、安全信譽較高的餐飲單位,不到無證小店和街邊小攤就餐。需要網絡訂餐時,應選擇合法合規的供餐單位,注意查看店鋪“商家信息”模塊中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營業執照信息,特別要留意食品經營范圍和食品經營許可證有效期等關鍵信息,且少訂購高風險食品(如四季豆、鮮黃花菜、生食冷食類),驗收后盡快食用,并保留相關消費憑證,以備維權所需。需要購買零食時,要到持有有效《食品經營許可證》的食品經營單位購買,要查看標簽標識,觀察是否新鮮,是否在保質期內,包裝是否完整無損、有無鼓包、有無顏色變化、有無出現異味等現象,不貪便宜購買“五毛食品”“三無”食品。
三、個人衛生是關鍵
保持個人衛生,飯前飯后勤洗手,減少在公共場所與公用物品和部位的接觸,口罩要在取餐后用餐前摘下放在干凈的地方,用餐后立即戴好。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衣服等遮住口鼻,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嘴。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不光顧路邊攤,不要食用“高鹽、高糖、高油”等不利于健康的食物。提倡合理膳食,攝入優質蛋白。
四、病毒感染應嚴防
氣溫回升,食物若儲存加工不當,容易被細菌或細菌毒素污染,食用后可能造成胃腸不適,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癥狀,遇到類似情況,學校應及時組織救治,并報告屬地教育、市場監管和衛生健康部門。諾如病毒感染具有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涉及范圍廣等特點,常在學校、幼兒園等人員密集場所造成群體性大規模傳染,常見癥狀是嘔吐和腹瀉,與食物中毒相類似,但治療和防控方式都與食物中毒不同,要注意鑒別。
西咸新區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