咂嘴鴨
一星餐廳 | 金星路
傲客自費試吃1136家 一星評級通過第69家
生活中的突發性事件總是會給人集中深刻的思考,比如過年期間大s的離世。網友從最顯化的層面,就“吃肉還是吃素對身體更好“展開了熱烈地辯駁。
“女人就是要多吃肉,尤其是紅肉“,當我向朋友輸出這個論點時,被無情嘲笑語氣像家里的長輩。這話確實是咱75歲仍意氣風發、高原跑步的劉曉慶慶奶說的。
拋開個人偏好不談,的確有很多科學論證:多吃肉蛋奶,才能有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開在白馬社區的「咂嘴鴨」正是吃肉的好去處。經營10余年,算得上這片的吃鴨老字號,僅憑這一鍋滋陰益氣的干鍋旱鴨,生意火爆至今,晚上6點將過,兩個鋪面便已座無虛席。
Tips:鴨肉論公斤稱,鴨頭鴨腳鴨翅按個買,人少點半公斤鴨子即可。
澄黃金亮的誘人色澤,除了煮鴨子過程激發出的油脂、鹵汁的醬色,更得益于紅河黃丹辣的加持,黃丹辣的辣,香辣分明,過嘴不過心。
但基于大部分食客對「咂嘴鴨」的評價都是越煮越辣,我們還是聽勸地點了微辣。
鴨掌和鴨頭是絕對的明星單品,比精瘦的大塊鴨肉更受歡迎,想吃還得趕早,來晚了勢必是吃不上的。
提前鹵制過后再在鍋里啫啫燉煮,即便是沒有一刨為二的鴨頭,辛香也絲絲入扣。
尤其是鴨腳,煮得越久越軟糯,趾縫間粘連的腳蹼,輕輕用筷尖一劃就分離開來。入口一抿筋皮即化,滿滿的膠質和內部充盈的汁水包裹口腔,糊住嘴唇,“咂嘴”在此刻具像化了。
光是翅尖就有手掌般大的壯碩鴨翅,既滿足啃骨頭的興味,又滿足大快朵頤的快感。多煮一會兒之后,翅中的皮肉都變得耙軟蓬松,舍棄筷子戴上手套、大口啃咬才是正確姿勢。
光吃肉過猶不及,古人的中庸之道,滲透在生活的隙縫。葷素搭配何嘗不是在踐行此真理。
一整個冬天都在吃的碗豆尖,煮在鴨湯里,看似會沾上不少油花,但好在鴨油還算輕盈不厚重,適當的脂肪和豆香融合,錦上添花。
豆尖交錯的枝椏,勾連出這鍋鴨辣感明晰的“元兇”——大量的姜。黃丹辣的辣在口,姜的辣在喉,但神奇的是湯底濃郁的香,讓姜現其形而不現其味,不吃的姜的人也完全能接受。
稍微撇開油脂和姜末,一勺鴨湯澆在白米飯上,質樸的碳水立馬變得活色生香。
而有些碳水化合物,它存在的本身就足以讓人嘖嘖稱奇。
每桌必點,無一例外、昭示老板籍貫的開花洋芋。東川有三寶:面條、洋芋、張豐毅,這里的洋芋特指開花洋芋。
高壓鍋高溫高壓,隔水蒸出來的洋芋,表皮驟裂,層層綻開,還真似盛放的花瓣。洋芋香甜、綿軟化沙,絲毫不噎喉嚨,再堅定的生脆黨也會被折服!
再搭配青椒、蔥白、小米辣、醬油調味的秘制酸辣蘸水,一個字:絕!甚至想把蘸水都打包帶走、甚至下次來「咂嘴鴨」是因為又饞這盤開花洋芋。
作為餐后甜點,小小一碗冰稀飯真材實料,還原記憶中的老式味道。但稀飯本身偏黏稠,再加上糖漬的紅綠絲、焦褐色的紅糖水,有點甜得過頭。
反倒是贈送的木瓜水更加清爽適口,微甜、帶玫瑰花的清香,多食葷腥之后喝兩口是極舒服解膩的。
人挑選食物,食物反饋給人直觀的身心感受。“純吃素的人大都是善良且虔誠的有神論者“,“愛吃肉的大多比同齡人更有蓬勃的生命力“······
科學論斷或許有評判標準,但偏好沒有孰對孰錯,我可以做聽勸的大人多吃肉,也尊重喜素的每一個人。順心而為就好,眾生平等,皆有各自的業力因果。
紅河哈尼旱鴨子 | 寶海路
鐵鍋蛋 | 塘雙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