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的發展是與時代發展息息相關的,恢弘壯麗的唐詩隨著大唐王朝的興衰而興衰,從繁華到衰敗,此后,詞作為一種新的文學體裁漸漸誕生出來,并至宋朝達到輝煌,稱之為宋詞。
相較于鼎盛時期的大唐王朝,大宋王朝雖然富足,卻強敵環伺,所以,文人心中抱負只能一語雙關,而不堪直白,進而,也就造就了宋詞的含蓄之美,語言含蓄而寓意深遠。
賀鑄一句“一川煙雨,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讀來美妙動人,含蓄委婉,雋永流暢,一經問世,便如同流行歌曲一樣火遍大江南北,他也因此得到“賀梅子”的雅號。
賀鑄為人爽快,豪俠仗義,尚氣使酒,剛正不阿,不喜歡阿諛奉承,所以,他的仕途之路一直磕磕絆絆,理想在現實中屢屢碰壁,后對仕途灰心,辭官歸隱于風景宜人的蘇州,安度晚年。
宋詞大體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而賀鑄既能寫語言妙麗的婉約詞,也能寫豪情萬丈的愛國詞,婉約和豪放在他身上完美展現。下面學習他的一首《石州慢·薄雨收寒》。詞作原文如下: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闊。長亭柳色才黃,遠客一枝先折。煙橫水際,映帶幾點歸鴻,春風消盡龍荒雪。猶記出關來,恰如今時節。
將發。畫樓芳酒,紅淚清歌,頓成輕別。回首經年,杳杳音塵都絕。欲知方寸,共有幾許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結。枉望斷天涯,兩厭厭風月。
這首詞的大意是:
一場小雨收斂了寒氣,斜陽撥開云層,天地間春意盎然,空曠遼闊。
十里長亭外,柳枝剛剛泛出嫩黃,遠行人就折下一枝。
煙霧籠罩在水際,映照著幾只歸鴻,廣袤的塞外荒漠上冰雪已全部被春風消融。
還記得當初出關的時候,也是這個時節。
即將出發的時候,你在畫樓里用美酒為我餞行送別,流著胭脂淚,唱著一曲清歌,竟然一下子就這樣輕易地分別了。
回首經歷過的歲月,你我分別多年,天涯路遠,音信全無。
要想知道我的內心世界,究竟增添了多少新愁?就像卷曲而不舒展的芭蕉葉,就像一朵接一朵郁結于心的丁香花。
徒然地望著天涯盡處,身處兩地的你我都為眼前的風景而煩惱。
賀鑄這首《石州慢·薄雨收寒》是一首懷人傷別詞。
整首詞開篇先概括寫出冬去春來的依稀氛圍,給人些許暖意,與此同時,又將北國邊地一切春歸伊始的氣象變得有些淡然。
接著,具體描繪客鄉春景,選取了“長亭”“柳色”“遠客”“煙水”“歸鴻”“春風”“龍荒雪”等眾多特定意向,以特定的征人視角,交代了所見所感,暗含了自己的思歸情節。
然后,筆鋒一轉,由寫景轉向敘事抒情,回憶當年春光依舊里的餞別場面,一別經年,從此杳無音訊,自己怎么不愁腸百結?
最后,進一步抒發愁情,天各一方,兩心相念,音信杳然,無數愁苦,對景難排,再美的風光在自己眼中也是愁情一片。
全詞語言精練,精于煉字;結構精巧,意脈連貫;筆法靈活,變化多端;善用比喻,以景襯情;感情濃郁,耐人尋味。
突出特點是融寫景、敘事、抒情于一體,先從眼前所見春天景物寫起,觸景生情,引出當年春天里的那場離別,抒發了別后的無限愁情,最后,展望未來,看不到任何希望,徒增兩地相思之苦。
讀完這首詞,不禁想起趙傳的那首經典老歌《我很丑可是我很溫柔》,賀鑄被人稱為“賀鬼頭”,外表丑陋粗獷,而他的內心卻是細膩柔軟的,更是溫柔多情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