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備受矚目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這場會議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有著特殊意義,意味著中國經濟從“修復期”邁向“重構期”。
參會的代表企業家有:
泰豪黃代放、小米雷軍、飛鶴冷友斌、新希望劉永好、騰訊馬化騰、阿里馬云、正泰南存輝、奇安信齊向東、華為任正非、比亞迪王傳福、宇樹王興興、韋爾半導體虞仁榮、寧德時代曾毓群、Deepseek梁文峰、美團王興、寧夏共享彭凡、恒力集團陳建華、恒磁科技董清飛。
這些企業家分別代表了互聯網、信息安全、半導體、汽車工業、機器人、低壓電器、食品消費、稀土等行業。
從座位上看,C位的比亞迪和華為,二馬坐在了兩邊。很明顯,未來的中國經濟屬于科技和制造。二馬的回歸代表了認可了平臺經濟的存在,要在本輪的經濟重啟中發揮自身作用。
科技和實業優先,互聯網和平臺打輔助。
民營企業應該從“被動求生”轉向“主動創新”。
有意思的是百度李彥宏沒來,京東劉強東沒來,今日頭條張一鳴沒來,農夫山泉鐘睒睒沒來,360周鴻祎沒來。這也沒什么大不了的。百度肯定是掉隊了,每次起跑都帶頭,一跑就掉隊。有一些企業在美國的業務很大,不太合適上座。
其它的,我只能想起2024年同日,布林肯在慕尼黑安會議上說了一句話:
“如果你不在餐桌上,那就在菜單上。”
結合來看,各自衍生。
這次的座談會增加了新面孔,特別是人工智能代表宇樹、AI數據代表Deepseek。要知道經濟轉型勢在必行,中美競賽大概率要加劇,面對美國的技術封鎖和關稅壓力,中國企業的“雙循環”勢必要加速。
一方面依托國內大市場孵化計劃,完成科技創新,實現彎道超車。一方面通過“一帶一路”輸出標準和產能,實現全球化。
上座的企業,基本上都是可以全球化的。
說實話,時隔7年再起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確實振奮人心。特別是DeepSeek和宇樹機器人,打開了技術封鎖的死角。這不是簡單的技術超越,而是這個14億人口的國家,蘊含著超強的創新和爆發力。
只要正向引導,讓民營企業家打破投機主義,打開長期主義投資,我們迎來新一輪的產業大爆發不是空頭幻想。
因此,如何結合財政、貨幣、產業政策和營商環境,非常重要。
都說杭州贏麻了,另一方面也在推動各個地方向杭州學習,讓地方從“管理企業”向“服務企業”轉型。
誰先學,誰就可能突破。
“代表企業的城市,也代表了誰在餐桌上,誰在菜單上”
雖說這是一個超S級的會議,但民營企業家的座談會其實大差不差:
大會議的核心本質上是統一思想和動員打氣。小會議才是決策。
民營企業想從會議上聽到政策的尺度,地方想要聽到的是民營企業對行業的需求。加上馬上要開的兩會,這次的座談會本身也帶著需求調研,并在兩會落實對應政策扶持經濟。
后續,外資大規模進來的可能極大。
改革的陣痛還會持續,經濟短時間還得磨合,中美默契的日子開始了。
從沒有某某某的時代,只有時代的某某某。
學習強國,走進新時代
關注一下,防止失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