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傻和尚,不知是哪里人,也沒有姓氏。有人說他姓沈,也有人說他姓孫。無論冬夏,他只穿一件衲衣。與人講話,很不嚴肅,有時還罵罵咧咧,然而事后卻能出人意料的應驗。傻和尚不飲酒,只喜歡吃肉,無論多少,全都吃光。
張大木先生喜歡談禪,交游很廣,傻和尚樂于與他交往。當時清圣祖康熙皇帝年事已高,密理親王第二次被廢,立誰為太子還不能預料,張大木心想傻和尚前知,于是就作禪語試探他說:“佛將成道,誰是能接受衣缽的人?”傻和尚瞪著眼睛說:“問這個做什么?衣缽早就交付給你了?!?/p>
沒有多久,清世宗雍正登基。雍正排行第四,張大木在兄弟中也排行第四,所以傻和尚才故意語帶雙關。推算一下他說話的時間,當時康熙皇帝已經死了。
王少宰的母親蔣太君特別敬重傻和尚,把他供養在家中。有一天傻和尚突然說:“今天晚上我想睡在太夫人床上。”仆人把他的話告訴了太夫人,太夫人說:“和尚放狂,必然有事?!本桶岬絼e的臥室,把床讓給了傻和尚。
半夜,屋頂上的大梁椽子全都折斷塌了下來,全家驚起。太夫人說:“我有被壓的厄運,和尚感謝我對他的恩情,所以才以身相代。”大家正在亂紛紛的時候,和尚從瓦礫堆中鉆出來說:“誰作的惡作劇,嫉妒我睡在這里,竟然把房子拆走了。我的夢還沒做完呢,要接著做的話,就應當另外尋找一個睡覺的地方去了?!焙髞硖蛉怂懒?,傻和尚就到西林寺的方佛國去住。
除了一件衲衣外,他沒有別的東西,只帶著一個竹篋,封得很嚴實。每次出去,一定告訴主事說:“好好地看著我的篋子,不要私自打開它。”有一個游行四方的和尚來到這里,聽了他的話心想,里面一定有衣服錢財,就私自把它打開了。原來里面只有一個破包袱,一條小狗。小狗好像剛剛生下來,眼睛還沒睜開。游方和尚又趕快把它封好。
傻和尚回來知道了,怒罵說:“叮囑你們不要打開,現在違背了我的話,這個地方不能住了?!闭f完就跳進秀野橋下的急流中,人們過去一看,他已經死了,然而尸體卻不流走,也不倒。第四天,尸體就不知哪兒去了。人們又打開那個竹篋再一看,連那條小狗也沒了。
【原文】
癡和尚,不知所來?;蛟粕蛐眨蛟茖O姓。冬夏一衲。與人言,無莊語,間且謾罵,然事后多奇驗。不飲酒,惟好食肉,無多寡皆盡。
張大木先生耽禪悅,多方外交,樂與晉接。時圣祖春秋高,理密親王再廢,主鬯未卜,意和尚前知,作禪語探之曰:“佛將成道,誰能受衣缽者?”瞪目曰:“何問為?衣缽久已付汝?!蔽磶?,世宗登極。以大木行四,故作廋詞。計其時,廟諱已藏正大光明殿扁內矣。
王少宰母蔣太君季賜尤重之,供養宅中。一日忽曰:“今夕我欲臥太夫人床上?!备嬷?,太夫人曰:“和尚放顛,必有所為。”即遷別室,讓榻與之。夜半棟榱崩,舉室驚起。太夫人曰:“吾有壓厄,和尚感我恩,故以身代。"方搶攘間,和尚從瓦礫堆中,闖然出曰:“誰作惡劇,妒我臥此,竟拆屋去矣。我夢未醒,無已,當另覓一覺耳。”后太夫人歿,去住西林寺之萬佛國。
一衲之外,無他物,惟挾一竹笥,緘之甚固。每出,必告常住曰:“慎視我篋,勿得私啟。”復有一游方來,聞其語,意必有鞋笠資,竊發之,止一敝包袱,一狗子。似初出腹,目尚未瞬,急緘之。
和尚歸,即怒罵曰:“戒若等勿啟,今違之,此地不可居矣?!奔窜S秀野橋湍流中,視之,死矣。三日不流,亦不仆。第四日不知所在。復啟笥審之,并狗子亦渺。
選自(清)許仲元《三異筆談》。
【注釋】
1.鬯,音 chang,古代祭祀用的香酒。主鬯,主持祭的人,這里借以指皇帝。
2.廋:音sou,隱匿之意。廋詞,即隱語。
【簡評】
代人赴禍,已是難得,事畢不求報答,反裝糊涂,這和尚真顛得可愛!
未完待續……
本系列是從浩繁的文獻中精心選編出來的宗教小品故事。
本號是一個傳播優秀文學傳承傳統文化的平臺。閱讀是一件重要的小事,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