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歧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創新的樓房養羊模式、科學的飼養管理和品牌化的發展策略,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也為上海的羊肉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都市農業發展的一個成功范例。這一模式不僅為都市農業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為其他地區的養殖業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從傳統養殖到樓房養羊的轉型
上海歧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崇明白山羊養殖戶,然而,面對同質化競爭激烈、生產面積受限的困境,公司管理層果斷決策,將目光投向了湘東黑山羊,以差異化品種突圍市場。湘東黑山羊全身黑色油亮,肉質鮮香,無膻味,令人垂涎。為了應對土地資源有限的問題,公司決定向空間要發展。通過設計師的設計,上海歧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上海第一家樓房式的養羊場。這個養羊基地位于松江石湖蕩鎮新姚村,共有5棟樓,建筑面積約7800平方米。每棟樓都設計了兩條通道,一條供工作人員和飼料通行,另一條則是山羊專用。
科學的飼養管理與技術創新
樓房養羊不僅節約了土地資源,還通過科學的飼養管理提升了養殖效率。羊舍內安裝有傳感器設備,檢測溫度、濕度、氨氣、臭氣等濃度,工作人員不用到羊舍,就可以查看室內各項數據,不僅可以手動開啟通風裝置,也可以設定閾值,達到一定標準后自動啟動。
針對不同的時節,羊舍內部安裝了兩套通風系統。在夏天,濕簾機與排風扇組合發力,一邊進冷風,一邊排熱風,溫度可維持在30℃以下。冬天則通過風管式排風機將過量的氨氣、二氧化碳等向上抽排出去,將室內溫度維持在10℃左右。
糞污處理同樣是設計重點。樓房內羊圈底部安裝了自動刮糞機,將羊糞顆粒通過糞污管道集中到地下糞池,再通過干濕分離機進行處理,干糞作為有機肥原料售賣給有機肥加工廠,供周邊農業種植戶使用,成為養殖基地的又一收入來源。
差異化品種與品牌化發展
上海歧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最初養殖的是崇明白山羊,但由于同質化競爭激烈,公司決定改養湘東黑山羊。湘東黑山羊原產于湖南省瀏陽市,全身為黑色,油光發亮,肉質鮮香,無膻味。為了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益,公司還引進了云上黑山羊、努比亞黑山羊兩個新品種,雜交出云湘、努湘兩個新品種。
在飼養方面,山羊們吃的是科學配比餐,甚至還吃上了中草藥。這些中草藥用于增加免疫力,減少肉質中膻味物質生成,是可吸收、無殘留的。在2020年上海地產優質羊肉品鑒和宣傳推介活動上,歧創黑山羊獲得了市民歡迎獎和金獎。
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與技術的精進,公司邁向更廣闊市場的基礎逐漸筑牢。經農業農村部備案,公司建有專門的屠宰點,打通從生產、加工到銷售的全流程,為品牌化發展打通了路徑。未來基地能繁母羊數量估計可達2500多頭,每年出生的小羊大約7000頭,供應市場的肉羊在6000頭左右。
公司還加大了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上的推廣,專門上線了自己的小程序“古松黑山羊”,多方面拓展銷售渠道,讓這一小眾美味走向更多市民的餐桌。
跨行經驗造就“首個”
樓式羊房共有5棟,建筑面積大約7800平方米,3棟是兩層樓,2棟是一層樓。每棟樓都設計了兩條通道,一條供工作人員和飼料通行,另一條則是山羊專用。
為何要“上樓”?“企業效益需要規模化養殖才能顯現。”上海岐創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虞志岐解釋,原先公司采用傳統養殖模式,生產面積有限。在市農業農村委都市農業項目的政策支持下,養殖場進行了全方面改造,擴大了養殖面積,提升了養殖效率。
實際上,農業上樓在上海算不上稀奇事,松林集團此前已經建起規模化的樓房養豬場,生豬們吃精心配比的“營養餐”,夏天吹空調,冬天睡地暖,還有機器人24小時打掃衛生。不過,樓房養羊在上海還沒有先例。虞志岐曾經外出考察過,了解浙江湖州等地的樓房式養殖基地,發現很難完全照搬。“外地的湖羊屬于綿羊,抗寒能力較強,所以養殖樓房是敞開式的。但山羊耐寒性較弱,所以在樓房設計上必然有所不同。”
這沒有難住虞志岐團隊。他不光是養羊人,還有另一重身份——建筑設計從業者,跨行的經驗運用到封閉式樓房養殖系統設計,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樓房養殖基地由此誕生,去年9月正式投用。歧創曾是崇明白山羊養殖戶。彼時,虞志岐和松江人秦忠、王斌成立公司,在新姚村租地,從崇明引入白山羊,開啟農業領域的創業。
雖然王斌有過養豬方面的畜牧經驗,實際碰到的困難卻比他們想象的要復雜許多。虞志岐告訴記者,上海消費市場雖然大,但主要還是以江蘇南通、啟東以及山東曲阜等地的外來羊肉居多,流通量大概占到了70%至80%,還有一些是國外進口的羊肉,整體看本土羊肉占10%左右。
由于基地生產面積有限,加上上海本土養殖以崇明白山羊為主,企業不可避免地面對同質化競爭的問題。“崇明本土養殖企業在養殖技術、疾病防控治療等方面經驗豐富,且當地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我們在松江看起來有些‘孤孤單單’,沒有很大的優勢。”一邊是經營上的“愁眉不展”,一邊是羊場建設的持續投入,公司管理層一直在尋找出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在湖南瀏陽吃到了本土的湘東黑山羊,沒有膻味,肉質鮮香。頓時眼前一亮。經過一番討論,他們決定改養黑山羊,用差異化的品種,嘗試打出一片天。
湘東黑山羊原產于湖南省瀏陽市,分布于湖南省的長沙、株洲、醴陵、平江及江西省的銅鼓等地,全身為黑色,油光發亮。“由于當地小農戶不太注重保種養殖,湘東黑山羊的品種出現了退化,養殖周期長,抗病能力較差,且個體較小,最多只能長到65斤。”最初,虞志岐和合伙人只能通過觀察外形,挨家挨戶搜集了120余頭純種湘東黑山羊。
養殖初期并不順利。由于引種回來的湘東黑山羊家系不清,以及在疫控方面的經驗缺乏,雜交之后出生的小羊存活率不是很高。后來,在區動物疫控中心的幫助下,基地的黑山羊通過基因檢測的方式,明確了6個家系,避免近親繁殖,加之疫控手段的提升,小羊存活率已經達到9成。
上海歧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創新的樓房養羊模式、科學的飼養管理和品牌化的發展策略,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也為上海的羊肉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都市農業發展的一個成功范例。這一模式不僅為都市農業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為其他地區的養殖業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