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如果人們以為你是一個名人,他們可能會如何優待你?這是一款名為「Parallel Live」的“偽直播”App 希望回答的問題。
想象這樣一個特別的“直播平臺”,主播從來不擔心冷場、沒人氣,因為根本沒有真人觀眾,而是 AI 充當氣氛組,他們始終熱烈回應主播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只要開播,即刻能過一把當網紅的癮。你可能還在疑問到底誰是這個奇怪產品的受眾,「Parallel Live」則已經能用不俗的營收表現回應一切。上個月,其幕后開發者 Ethan Keiser 通過推特宣布,該產品賺了超過百萬美元。
Ethan Keiser發推宣布通過“偽直播產品”賺了100萬美元
「Parallel Live」早在 2020 年 10 月就已發布,是市面上最早的“偽直播”產品。Ethan Keiser 自述,他原本只是想做一個社會實驗性質的 TikTok 視頻,觀察對名人的追捧會如何影響周圍人的行為,于是他做了一個類似 TikTok 的“假直播”頁面,又手動加上唬人的實時在線人數和熱鬧的評論區,記錄人們在“網紅”鏡頭前的反應。在思路上,有點像國內抖音上“假裝自己是美食博主,看老板會不會多給點兒”的系列素人探店視頻,Ethan Keiser 最終將其發展成為一款產品,供大家使用。由于當時 OpenAI 尚未發布其 API,所以每次“直播”的觀眾評論都是固定的,也沒有任何交互性,在短暫的走紅后,Ethan Keiser 一度將這個項目擱置了 2 年多,直到接入了 AI。
第一版的「Parallel Live」相當“簡陋”|圖源:點點數據
2023 年 1 月,「Parallel Live」重新上線,AI 加持下觀眾評論不再是固定的話術,而是實時響應的、甚至具備記憶能力的回復。這不僅讓“假裝名人”的惡作劇變得更加逼真,也意外吸引到一波尋求虛擬陪伴的用戶,「Parallel Live」也真正迎來了增長。
「Parallel Live」在App Store擁有2w個評分
偽直播,化身“戀愛僚機”瘋狂引流?
「Parallel Live」功能簡單,鍵入昵稱和上傳頭像即可免費“開播”。觀眾人數支持通過音量鍵添加,如果支付 6.99 美元/每周的訂閱費用,戶可以定制評論、開放打賞以及開放有趣的“噴子模式”(Hater Mode)。設置完成即可開播,享受 AI 觀眾制造的“虛假繁榮”。筆者初次體驗時,其實不太能 get 到假裝直播體驗的樂趣所在,即使有 AI“捧場”,也因為無話可說光速下播,不過筆者很快意識到是自己的打開方式不對。
直播設置及評論編輯功能|圖片來源:The Chainsaw
上線近 5 年,「Parallel Live」在外網上最具話題性、也最具爭議性的應用場景其實充當“派對僚機”。
「Parallel Live」在應用商店海報中也會強調派對場景|圖源:點點數據
在一些網紅的示范下,男性用戶會在一些半陌生或陌生的線下聚會中使用「Parallel Live」,假裝自己是一個正在直播的“人氣王”,以吸引異性的關注。在去年 3 月發布的一條熱門視頻中,搭訕博主 @ItsPoloKidd 向一位聚會上結識的女孩展示自己的直播頁面,近 20000 的實時在線觀眾數和不斷刷新的留言、點贊、打賞讓女孩興奮不已。女孩問道,“你很有錢嗎?”,博主給出肯定的回答,并向女孩發出邀約,隨后兩人一同離開了畫面。
這條視頻在Instagram上獲得了36.7萬次的點贊
博主 @ItsPoloKidd 通過畫外音向觀眾解釋了一切的玄機,女孩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并給產品狠狠地打了一波廣告,他表示要想成為派對焦點,那就去下載「Parallel Live」。雖然以上操作充滿著“欺騙女性”的爭議,但是身為開發者的 Ethan Keiser 似乎并不介意“黑紅”,他自己也下場做了很多類似的視頻,比如因為“假直播”,泳池派對上的女孩對他興致盎然,然后畫面一轉,他來到另外一個俱樂部,經理因為看到他在直播而把他帶到了 VIP 區……
「Parallel Live」的網友評價|圖源:Instagram
Ethan Keiser 記錄下“虛假的名氣”為生活帶來的高光時刻,吸引人們效仿,卻從不解釋該怎么應對被揭穿的尷尬場面,畢竟是依托社交媒體假裝名人,打假也變得再簡單不過。或許「Parallel Live」尚無力解決這一實際應用中的 Bug,但是作為“偽直播”產品的先行者,它卻在迭代中吸引到了一群未曾預想過的用戶——青少年。
重塑產品場景,從社交炫耀到虛擬陪伴
由于「Parallel Live」的上線時間很早,筆者傾向認為上線之初,開發者也并沒有想好產品的使用場景。在產品早期的應用商店簡介中,能看到這樣的描述,“「Parallel Live」面向是有抱負的創作者的解決方案,希望他們克服與用戶實時交互時產生的焦慮。”整體定位更像是一個 To 創作者的小工具。
2020年「Parallel Live」的應用商店描述
后來的「Parallel Live」雖然找到了“派對僚機”這樣一個更具娛樂屬性、也更有話題性的使用場景,但是飽受作為“詐騙軟件”的爭議,在官方描述中僅僅以“惡作劇”潦草帶過,如果不是已經看過「Parallel Live」的熱門短視頻的用戶,第一次看到如下的應用商店簡介可能還是會有點搞不懂樂趣所在。
2023年接入AI的「Parallel Live」的應用商店描述
轉機在同年出現,同為“偽直播”,一款名為「Famefy」產品橫空出世,相較于刻畫線下的社交炫耀屬性的「Parallel Live」,前者先是將體驗圈定在了“賽博空間”,并且找到了另一個更高頻、也更有普適性的落地場景,虛擬陪伴。
知名投資人Justine Moore體驗「Famefy」|圖源:X
「Famefy」在 2023 年 6 月上線,它將自己明確定位為一個虛擬娛樂空間,用戶在平臺上“假裝直播”享受 AI 觀眾的簇擁和陪伴,這一切完全無關他人,反而是一種非常私密的體驗。除了在各種宣傳中強化這一落地場景,「Famefy」補充了不少新功能讓體驗變得更加逼真,比如開播之前需要從閑聊、運動、時尚、游戲等話題中選擇,以讓 AI 回復更加切題;用戶也可以選擇 AI 觀眾團的風格,如歡樂、興奮、悲傷等,讓“直播”更符合預期效果。雖然從產品形態上看,「Parallel Live」到「Famefy」只是稍加改動,但是后者幾乎是以“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姿態快速成長,并最終影響了“前輩”「Parallel Live」的產品發展。
「Famefy」在應用商店海報也更多呈現了獨自“直播”的場景
點點數據顯示,「Famefy」從上線至今的累計下載量已經達到 352 萬次,超越了「Parallel Live」的 241 萬次;「Famefy」在商業化表現上也優于后者,第三方數據預計其累計內購收入在「Parallel Live」的兩倍左右。你可以認為,「Famefy」是一款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產品,它巧妙地避開了依賴線下社交炫耀所帶來的信任危機與用戶心理負擔,進而吸引了更廣泛的用戶群體,尤其是未成年人。作為在網紅文化中浸潤的數字時代原住民,他們想要一次網紅體驗似乎是再正常不過,而弱化攀比,強調互動、陪伴的屬性,也更有助于建立產品的長期用戶粘性。
「Famefy」和「Parallel Live」下載趨勢變化|圖源:點點數據
或許是從差異化、引流成本的角度考慮,「Parallel Live」從未放棄“聚會僚機”的定位,但它也開始投放更偏虛擬陪伴向的廣告素材,并且改變已經悄然顯現。開發者 Ethan Keiser 在今年 9 月發布的一條 Instagram 動態中表示,「Parallel Live」中約9 成的用戶集中在 13-18 歲的年齡層。大多時候這些用戶只是在家里獨自“開播”,他們在 AI 觀眾的陪伴下化妝、做飯,不時抬起頭回復觀眾們的熱情提問,體驗當網紅的感覺。Ethan Keiser 將其形容為現代版本的“拓麻歌子”(一種曾在 90 年代風靡的日本“電子寵物蛋”),不過難以割舍“黑紅”流量的「Parallel Live」其實已經逐步被拉在身后,用戶體驗和品牌定位上的游移不定,最終讓「Famefy」在內的競品在這一方向上建立起了更穩固的用戶心智。
青少年正在使用「Parallel Live」|圖源:Instagram
Ethan Keiser 在最開始構思「Parallel Live」大概從沒想過,由他開創的“偽直播”產品會走向這樣的方向。Ethan Keiser 本身是一個在 TikTok 上坐擁百萬粉絲的博主,在對外交流時他曾表示自己做產品的思路其實是內容優先,先考慮什么內容能走紅,再考慮做什么樣的產品,據此就不難理解為何“聚會僚機”的定位會難以被放棄,畢竟在同類產品的其他方向上還沒有跑出流量能與之媲美的“爆款視頻”。
只是用戶已經在默默用腳投票,抉擇背后可能是 “既要存在感,又懼真互動”的矛盾心理,每一次和 AI 的交互,用戶對于“被看見”的焦慮便消解一分,至于屏幕另一端是血肉之軀還是 AI,在這個即時反饋比真相更重要的時代,似乎已經變得無關緊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