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42年4月18日上午8點15分,以杜立特為首的由16架B-25轟炸機組成的飛行特攻隊,從"大黃蜂號"航母的甲板上迎空而起,而立馬掉頭返航的航空母艦,表明這是一次充滿危險與未知的特攻行動。
升空后,所有的的轟炸機都保持著無線電靜默,貼著海面低空飛行。
這16架轟炸機的目的地,是日本。
在美國因為日本突襲珍珠港,致使全國上下都充斥著一股失敗的情緒的時候,這80位機組人員所乘的16架遠程轟炸機,肩負著一個特殊的使命:轟炸日本。
起飛前,杜立特與特攻隊人員在大黃蜂號的合影
02
1941年12月7日,日本政府在沒有對美國宣戰的情況下,對美國駐扎在珍珠港港口的太平洋艦隊進行了狂轟濫炸的偷襲,給二戰時期美國這個最重要的軍事基地造成了幾乎全軍覆沒的毀滅性打擊。這是美國人自建國以來從未遭受過的重大挫折, 也讓二戰前期一直沒有和日本正面交鋒人的美國人陷于一片頹廢,一時之間,失敗的情緒籠罩在全美上下。
為了重新提升美國人的信心,1942年12月,時任美國第32任總統的羅斯福在白宮召開的參謀總長聯席會議上做出轟炸東京的決定,以此作為對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報復。
羅斯福的這個決定,在當時的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歐內斯特·金看來無異于是一個大膽且瘋狂的設想。從美國到日本的路程長達1萬三千多公里,需要橫跨半個地球才能到達,在當時,還沒有哪款型號的轟炸機能飛那么遠,而且,這還沒有包括返航的路程。要想轟炸日本本土,根本就是一個天方夜譚。
1942年1月10日,在一次對海軍基地的視察中,歐內斯特·金的作戰參謀提出可以用海軍的航母搭載陸軍航空兵的雙發轟炸機,然后將它們運送到日本本土附近,轟炸日本的這個方案。
大黃蜂,這個當時美國最新服役的最先進的航空母艦在經過特殊改裝后,被選中參加這次空襲東京的任務。為了保存航母的實力,大黃蜂被要求在轟炸機起飛后立刻返航,防止被日本的轟炸機發現并被擊毀。
歐內斯特·金
03
在經過長達3個月的秘密訓練后,1942年4月2日,大黃蜂號航母在“企業號”母艦的護衛下,載著16架B-25轟炸機悄悄的駛離了舊金山軍港,開始了預計15天的海上航行。
一直到大黃蜂號遠離陸地深入太平洋內部時,那些接受秘密訓練的飛行員才知道,他們將要進行的這個秘密任務是轟炸東京,但是降落地點卻是中國。
對于絕大多數飛行員來說,中國是一個陌生而遙遠的國度,連最基本的了解都談不上,但因為這次的秘密任務,他們記住了一個陌生的地名:浙江衢州。
大黃蜂號
1933年修建的衢州機場一開始就是作為軍用機場使用的,不過由于當時浙江80%左右的地方都已經淪陷,所以衢州機場從未大規模的投入使用。1942年2月,國民黨陸軍總部獨立工兵團指揮官傅克軍少將,接到了一個特殊的命令:擴建衢州機場。
他需要在短短60天的時間內把原本只有1000英尺長,100英尺寬的建議跑道,擴建成2000英尺長,200英尺寬的轟炸機跑道。
而當時,包括蔣介石在內的國家最高領導人都不知道,這么著急擴建跑道的真實目的究竟是什么?
為了擴建衢州機場,中國動員了50萬人以上的人力,由于整個衢州在當時只有4萬人,所以除了浙江金華、衢州與麗水地區的人民以外,江西省的部分民工也一度被征召。修建機場,除了需要水泥、石材等建筑材料外,還需要大量的木材。
根據歷史學者鄭維勇的調查以及當時記錄的資料顯示,當時向衢州周邊地區征用的木材有360萬根,竹子90萬根,如此龐大的數目,都是從當時的周邊地區征集并運到衢州,一時間整個衢州只見木頭,不見人頭。
除了物資的征集,中國人民還要面對日軍時不時的空襲。在偵察到中國軍民搶修機場的行為后,日軍轟炸工地的行為就再也沒有斷過。為了躲避日軍的襲擊,中國軍民的機場擴建,大多只能在夜間進行,不過即使天寒地凍、危險重重,中國人還克服了重重的壓力,在60天內完成了雖然簡單但是卻能夠勝任轟炸機降落的跑道。
04
1942年4月18日清晨,杜立特駕駛的B-25轟炸機率先從“大黃蜂”號起航。一個小時后,16架轟炸機全部成功起飛,駛向日本。
原本這支飛行隊的計劃是在4月19日傍晚起飛,夜里實行轟炸,黎明的時候在中國降落,但是,在1942年4月18日清晨,意外發生了。
在距離日本本土還有1200海里左右的地方時,“大黃蜂”號被日本巡邏船“日東丸23號”發現了,在發現巡邏船已經用無線電向本土發出預警后。為了避免艦隊被聞訊而來的日軍轟炸機摧毀,杜立特當機立斷,選擇提前起飛,原本預定于午的行動被提前了一天半。
B25轟炸機
提前起飛,意味著所有的轟炸機將多飛行310公里,燃油的損耗將大大增加,危險性也同樣與之劇增。為了節省燃料,杜立特下令所有飛機均不編隊,各自飛向自己指定的轟炸目標地點。
1942年4月18日12時30分,16B-25轟炸機全部抵達東京上空,轟炸東京正式開始了。杜立特按照預先制定的計劃,將一枚枚掛著日本授予的勛章的炸彈扔了下去, 從第一枚炸彈落下,到攻擊完畢,總共花了短短30秒鐘。僅僅30秒,日本本土永遠不會遭遇襲擊的神話被美軍的狂轟濫炸打破了。
東京、橫濱、橫須賀、名古屋、神戶和大阪6個城市的軍事基地和工業基地瞬間處于一片火海之中。日本本土這個連成吉思汗都覬覦的土地因為臺風不得不鎩羽而歸的神話因為這短短的30秒,瞬間成為一個笑話。
東京大轟炸
從來沒有在本土被扔過炸彈的的日本人,因為這30秒,第一次開始流露出對戰爭的恐懼。
在扔光所有炸彈之后,16架轟炸機開始按照原定計劃,向中國沿海的浙江衢州機場飛去……
此時,真正的困難才剛剛開始出現。
05
從大黃蜂號航母起飛到東京轟炸結束,再接著飛往中國,長達13個小時的飛行,早已經讓燃油幾乎殆盡,飛行員中的大部分已經沒有辦法再飛到衢州。
8號機因為耗油過大,不得不改道蘇聯的海參崴,他們也是唯一一組安全著陸的轟炸機,不過由于當時蘇聯并未對日本宣戰,也不想得罪日本人。所以一下飛機,飛機上的5名機組人員就被蘇聯人關押了起來,直到1年多后才被釋放。
但其他的15架轟炸機上的戰友們就沒有他們這么幸運了。
由于衢州方面并沒有及時得到杜立特提前行動的消息,所以為了防止日軍對機場進行轟炸,機場所有的燈光都被熄滅了,電臺也保持著靜默。
衢州機場
當飛行隊的隊員終于飛到中國后,迎接他們的只有烏黑的夜晚以及雷雨交加的惡劣天氣:他們根本找不到降落的地點。
根據幸存的15號機組人員愛德華·塞勒的回憶:天氣實在是太惡劣了,要想分清楚哪里是陸地哪里是是水域幾乎是不可能的,或者他們會不會落到日本人的營地里,他們不知道。他們也不知道發動機什么時候會停,也沒有任何導航設備可以使用。
無法找到降落地點的杜立特和他隊員們只能不停地在空中徘徊,看著燃油一點一點的耗盡。
最終15架來華的B-25轟炸機全部采用了迫降的方式著陸。
06
15號飛機的機長愛德華·塞勒的飛機迫降在了浙江大沙洋淺灘上,迫降時發出的巨大聲響驚醒了已經熟睡的村民,曠日持久的中日戰爭早已讓這些平凡的農民折磨的的如同驚弓之鳥,所以當愛德華·塞勒與戰友拖著受傷的步伐走進一戶漁民家的時候,面對這些從天而降的不速之客,村名的本能反應只有一個:害怕。
可是這些飛行員狼狽不堪的模樣又讓這些樸素而善良的中國人于心不忍。
根據塞勒的回憶:只見他們拿出了一個裝滿刻有文字木簽的金屬罐子,不停地搖晃,一直到有兩根木簽掉落出來。雖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看著漁民望著木簽的表情,他知道,他們得救了。
愛德華·塞勒
面對這些深夜到訪,語言不通的不速之客,中國人用最古老的占卜方式做出了幫助他們的決定。在村民麻良水和趙小寶的幫助下,驚魂未定的愛德華·塞勒和他的機組成員度過了在中國的第一個夜晚。
第二天,有村民拿著一本印滿世界國旗的書找到塞勒,在得知他們是美國人后,村民對他們給予了更多的幫助。
為了不讓他們被日本人發現,村民們決定將塞勒他們轉移到還沒有被日軍占領的三門縣城。
在村民的幫助下,5名飛行人員穿上村民的服裝,在山路中穿行,不過由于他們特殊的鞋子留下的腳印,日本人很快就找到了這里。他們一行人躲在山洞里,連大氣也不敢出,或許是因為上天眷顧,日本人最終還是沒有發現他們。最后他們又躲進漁船里,歷經艱辛,安全地通過了日軍封鎖線,成功到達三門縣城。
到達三門縣城不久,塞勒遇到了失聯的戰友,同樣獲得眾人幫助的7號機組的5位飛行人員。
但是他們另一組的隊友就沒有那么幸運了。6號機因為燃料耗盡,不得不在象山附近的海面迫降,在這個過程中,投彈手威廉·j·迪特和機槍手菲茨莫里斯不幸溺水身亡,只有三名機組人員成功游到了沙灘上。
附近的漁民葉阿桂發現三人后藏了起來,在得知他們是美國人后,葉阿桂將他們交給了當地的鄉長楊世淼,楊世淼將飛行員帶回家,殷勤的款待了他們。為了讓他們避開日本人的追捕,楊世淼決定派遣當地的10位村民將這些飛行員轉移到安全地帶。
遺憾的是在護送途中,他們一行人被日軍警備隊發現了,由于偽軍的告密,當飛行員與村民一行人走到白沙灣附近,四五十個日軍蜂擁而至,“狹路相逢,無可避匿,悉數被獲”。日本人殘忍的將護送的10位村民全部射殺,帶走了這三名美國飛行員。
而根據浙江省相關檔案記載“密彈之下,無一幸免,斷頭折臂,橫尸向道,傷心慘目,不忍卒睹。”一份名為《日軍槍殺護送美籍駕駛員壯丁名冊》的文件記錄了這十名壯丁的姓名,他們是:
“劉成本、李志高、王必昌、周方根、姚萬年、李維良、郁阿壽、龔月庭、葉天生、趙福根。”這十名壯丁均是當地的普通勞動者,家境一欄填的均是“家貧”、“無恒產”。
07
根據統計,杜立特轟炸東京后,迫降在中國的75名機組人員有64名在迫降后獲得救助。
救助他們的都是中國當地老百姓。
根據1號機副機長理查德·科爾的回憶,在離開賀楊靈的指揮部后,他們騎過馬,坐過汽車,坐過船,也坐過轎子和人力車。中國百姓用了所有他們能夠利用的交通工具,護送他們。而沿途的百姓也盡他們所能為他們提供最好的食物。在途經一地時,當地官員甚至還找出了酒來招待他們。他發誓,這是他這輩子喝過的最特別酒。
為了避開日軍的搜捕,大多時候他們只能選擇崎嶇難行的山路,山的兩側,一側是懸崖,而另一側就是深壑。
護送飛行員的轎夫,大多是政府臨時征用的,盡管政府支付了他們一定的費用,但是與轎夫所承擔的巨大風險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杜立特1號機組與救助他們的中國人在浙西行署的合影
在中國軍民的幫助下,杜立特機組成員輾轉回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
中國之行讓他們與當地的百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為了感謝幫助過他們的中國老百姓,飛行員們留下了包括鋼筆、手鏈之類的紀念品。
東京大轟炸的勝利在提升美國人的信心、鼓舞同盟國的士氣,卻也讓日本人大為光火,惱羞成怒的日本人決定對幫助過美國的中國進行報復。
在杜立特與他的隊員回到美國選擇新的生活的時候,他們剛剛離開的村莊與鄉鎮卻在無法選擇的境況中,陷入了日本人的瘋狂報復之中。
08
出于戰略上的考量,也為了對中國進行報復,日本人在1942年5月發動了“浙贛會戰”。日軍以浙江沿海地區機場為目標,瘋狂轟炸,并在沿途燒殺搶掠。在日軍的進攻目標當中,曾經對美國飛行員提供過幫助的地區成為重中之重。他們以美軍迫降地點為中心,大肆搜查周邊地區中國老百姓的家中,一旦發現飛行員留下的東西以及他們生活過得痕跡,這個村莊的所有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會被屠殺干凈。
根據衢州江山清湖鎮,在1943年10月25日填報的幾份檔案顯示,自1942年6月起,清湖鎮幾乎每月都有百姓被日軍殘殺,有男有女,有二三十歲的青年,也有六七十歲的老人。81歲的吳福杏,被日軍用火燒死。許多人被日軍用機槍射死、刺刀殺死、步槍打死,一個67歲的老婆婆,被日軍用木棍打死。
在這次會戰中,日軍甚至發動了滅絕人性的細菌戰,在對衢州發動了經過1131的轟炸后,日軍731部隊開始在各個村莊中投放瘟疫病毒。據統計,整個浙贛會戰當中,死于細菌戰與日軍屠殺的中國軍民死亡合計在25萬以上。
衢州細菌戰紀念館
蔣介石在一份給美國派去的電報中,清楚的表示:杜立特的空襲讓中國付出了25萬條生命的代價。但是根據蔣介石日記,我們可以發現,盡管代價巨大,但是這一切卻是值得的。
東京大轟炸不僅成功的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也讓同盟國燃起了戰爭勝利的希望,更讓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人知道,在東方,有一個國家為了自由與獨立在與日本苦苦爭斗,以此喚起美國人對中國人的同情以及他們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支持。
70多年過去了,當時事件的親歷者如今基本都已不在這個世上了,可是他們對于人類社會的貢獻從不會因為時間的消逝而淡化。
1992年4月18日,在美國“杜立特空襲”五十周年紀念儀式上,美國總統喬治·布什發表了這樣一段話:
“在轟炸以后,那些善良的中國人不顧自己的安危,為我們的飛行員提供掩護,并為他們療傷。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時候,我們向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感謝他們的善良與努力,正是因為他們無私的幫助,我們的飛行員才能夠安全返回。”
就像美國學者布萊恩·穆恩所說,不僅僅是這些飛行員應該被記住,那些救助過飛行員的中國人同樣應該被記住。這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中國人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知識分子,全都是渾身充盈著血性、勇氣和信念的二戰英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