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兒童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讓他們近距離接觸非遺文化,感受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1月4日,聊城大學計算機學院2023級3班團支部前往聊城市兒童福利院,開展“多彩非遺,浸染童年”社會實踐活動。
圖為實踐隊合影。李艷玲供圖
圖為社會實踐現場。李艷玲供圖
剪紙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形式,以樸實的造型特點、簡潔的裝飾手法為大眾所喜愛。活動伊始,實踐隊員介紹了剪紙藝術的悠久歷史,給每個小朋友分發剪刀和彩紙。活動過程中,實踐隊員親身示范,向小朋友們演示了折、疊、裁、剪等剪紙流程和技巧,并提醒他們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隨后,小朋友們紛紛動起手來,在實踐隊員的陪同和幫助下,他們小心翼翼地拿起剪刀,認真仔細地裁剪自己的作品。從折疊紙張的忐忑,到裁剪輪廓的專注,再到展開紙張的緊張與期待,每一個環節都飽含著他們對剪紙藝術的尊重與熱愛。小朋友們互相分享剪紙的快樂,活動現場充滿了他們的歡聲笑語。福利院的工作人員表示,這樣的活動對孩子們來說意義非凡,不僅讓他們學到了新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創作過程中,孩子們收獲了快樂和自信,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與溫暖。活動最后,實踐隊員對小朋友們的剪紙作品進行了表揚,希望他們能保持對非遺文化的興趣,鼓勵他們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
圖為社會實踐現場。李艷玲供圖
圖為社會實踐現場。李艷玲供圖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舉辦,讓小朋友們學習到了中國傳統手工工藝,深化了他們對非遺文化的感悟和理解,在福利院兒童心中種下了傳承和熱愛傳統文化的種子,促進更多志愿者參與非遺傳承與體驗活動,為非物質文化的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