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在沙特舉行會談,不讓烏克蘭參加,也不如歐洲參加,震驚了全世界,畢竟歐洲沒有資格上桌吃飯,還是在烏克蘭這個家門口一樣的地方,絕對是頭一回。
于是外界紛紛擔心,歐洲是否將遭到瓜分,為了展示團結,馬克龍立刻召集18個國家,在巴黎舉行“特別會議”,連續開了兩次,如果能夠達成團結,那么歐洲將化危為機。
問題來了,兩場會議,開得怎樣呢?
先說結果,四個字形容:一地雞毛。
連續兩次特別會議結束后,竟然連聯合聲明都沒有,經常做外交談判的朋友都知道,聯合聲明是談判各方的基礎共識,沒有這個,說明連起碼的共識都沒有。
本次會議,參加的國家一共18個,字面意義上的十八路諸侯,討論的最大議題,是怎么在美國要賣掉烏克蘭的前提下,由歐洲單獨支援烏克蘭,歐洲要不要出兵。
不出所料,沒人愿意。
首先不同意的就是意大利,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是懂王小迷妹,還是個極右翼,她不給懂王當臥底就不錯了,別指望她會出兵,當然,意大利軍隊無論什么時候,都是不能指望的。
其次,是一眾東歐國家不同意,包括波羅的海三國、保加利亞、波蘭等等。波羅的海三國叫得最兇,物資上支援烏克蘭也算積極,但出兵就是另一回事了。
三國都是小國,軍隊都是一萬幾千人的規模,根本不夠看的,上去也幫不了多少忙,沒準還要幫倒忙,何況這場戰爭的殘酷性,它們內心完全是清楚的。
而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則純粹是不想摻和,它們和俄羅斯又沒什么仇,沒道理無端端開戰呀,保加利亞更激進一點,議會直接通過了決議,要求不得出兵。
至于波蘭,按理說,它和俄羅斯的仇恨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應該最積極出兵才對,但實際上,波蘭的態度很堅決,表示將“為出兵的國家提供后勤支持”。
波蘭的意圖,是拿下烏克蘭西部的利沃夫州和沃倫州,歷史上這些地方曾經屬于波蘭,后來在二戰中被蘇聯奪走,對此,波蘭一直耿耿于懷,現在烏克蘭這個樣子,正是奪取兩州的好時機,沒道理去和俄軍硬碰硬。
并且,波蘭在嚴格意義上,已經出兵了。
我們經常說,北約有換皮人下場,其實這個換皮人,除了雇傭兵,就是波蘭軍隊,波軍是北約內部唯一成建制下場的,盡管相關報道極其稀少,但基本確定,其傷亡已達數千人,損失真不小。
戰爭的頭一年,波蘭人的確很熱心地幫助烏克蘭,接納了大批烏克蘭難民不說,還給予他們優厚的待遇,每個月都有救濟金,幫忙安排工作,還大量進口烏克蘭產品。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的沖突掩蓋不住了。
烏克蘭是農業大國,大量糧食涌入,導致波蘭農民損失慘重,大量烏克蘭人在波蘭就業,則擠占了當地人的就業崗位,且一些烏克蘭人犯罪率較高,讓波蘭治安變差。總之,在種種因素,波蘭社會對于烏克蘭的援助熱情,早已耗盡。
波蘭目前對烏克蘭唯一的念想,就是盡快把投入的銀子變現,也就是奪取兩州,繼續出兵援助?
做夢。
在意大利、東歐相繼不同意后,不出所料的,德國也不同意。
德國軍隊極其頹廢,日常打卡上下班,不具備俄烏戰爭這種級別的應對能力,要打大戰就得重新武裝,但重新武裝,意味著那個強大的德國要歸來,許多國家根本接受不了。那德國能咋辦?你不能既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對吧?
所以,德國遇到這種情況,唯一的選擇就是躺平,真正能指望的就是英國和法國。
英國首相斯塔默表示,可以出兵。
此話一出,媒體紛紛報道,說英國同意出兵,尤其是某V在意淫英國要出兵三萬,這就是搞笑。
斯塔默是說要出兵,不假,但人家的原話是“可以出兵,但要經過美國同意”。
英國軍隊的指揮權在美國手里嗎?莫非英國首相指揮不動?當然不可能,斯塔默這么說,無非是為了甩鍋,你問我愿不愿意出兵,我原則上愿意,實際上呢?
等懂王同意!那你猜懂王同不同意?某些人指望誰不好,竟然指望英國,簡直令人笑掉大牙。實際上,烏克蘭戰局糜爛至今,英國有著巨大的責任。
比如,烏軍從2023年6月開始,在第聶伯河入口附近、赫爾松左岸地區,進行了長達半年的強行登陸作戰,導致第35、第36、第37三個海軍陸戰旅,遭到重大損失。
我們知道,隔著第聶伯河強行登陸,這本身就是腦殘行為,就算讓你登陸了又能怎樣,隔著寬闊的第聶伯河,沒有重武器支援、后勤補給匱乏,和送死有什么區別呢?起初,外界普遍以為這是烏軍高層的腦殘行為,是小澤干的。
不過后來披露的內幕顯示,是英國要求的,烏軍高層是拒絕的,但英國堅持認為,只要發起登陸,就會是又一次“諾曼底登陸”,俄軍將土崩瓦解,什么?你們拒絕?那援助我看要少一點。
“行行行”,沒辦法的烏軍,只能硬著頭皮執行,最終賠上無數珍貴的陸戰隊員。
最后拒絕的,是法國。
從2024年初開始,馬克龍就嚷嚷著要出兵烏克蘭,和俄軍決戰,現在真要出兵的時候,他又不干了,理由也很正確,大家都不出兵,我一個人去有啥用?
當然,馬克龍本來也不想出兵,去年之所以嚷嚷著要出兵,無非是法國對烏克蘭的援助太少(開戰以來,合計援助不到40億歐,和法國的GDP嚴重不匹配),引起北約內部的不滿。尤其是民主黨,天天對著法國陰陽怪氣。
法國的財政狀況,決定了拿不出多少真金白銀,既然如此,那就改為嘴炮援助,你們不是覺得我出力少嗎?那我就假裝要出兵,盟友們怕引起世界大戰,只得過來勸小馬哥別沖動。這樣一來,實際沒出多少力的法國,反而看起來很愿意援烏。
說實話,如果歐盟至少能做出姿態,比如發表聯合聲明,表示要出兵烏克蘭,或者要繼續支持烏克蘭,那么歐盟都有資格,繼續坐在餐桌上吃飯。
但很遺憾,前面說了,各國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根本談不攏,于是連起碼的聯合聲明都沒有,還不是一次會議,是兩次會議,都未能發表聯合聲明。只能說,歐洲沒資格上桌吃飯,還真是自己的問題,不能全推給美國。
在這個關鍵時刻,歐洲用“出色的”表現,證明了自己完完全全是一灘爛泥,扶不上墻,根本扶不上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