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建中初年,一位姓韋的讀書人,搬家到汝州。他中途遇到一位僧人,因此同路一起走,談話很投機。太陽快要下山時,僧人指著一條岔路對他說:“從這里往前走幾里路就是我的寺廟,您難道不能去看看嗎?”韋生答應去,便讓家里人先走。僧人馬上派遣跟隨他的人前去安排。
走了十幾里路,還不到寺廟。韋生就問僧人,僧人立刻指著一片樹林子說:“那邊就是了。”他們又往前走,這時太陽已經落山。韋生疑心僧人要打劫,因為他一向善于打彈弓,就暗中從靴子里拿出彈弓,并裝上彈丸,懷里又揣著十多枚銅丸。
這時韋生才責備僧人說:“我還要趕路程,剛才偶然貪戀您的清高議論,勉強答應了您的邀請。現在我們已走了二十里路,還不到達,怎么回事?”僧人只是說只管走好了。
這時僧人走在前面一百多步的地方,韋生知道他是強盜,就用彈丸射他,正打中他的腦袋。僧人開始時不覺察,當共有五發打中時,僧人開始摸被彈丸打中的地方,說:“您不要開玩笑!”韋生知道自己對他無可奈何,也就不再用彈丸射他了。
后來僧人來到一所莊園,有幾十個人打著火把出來迎接。僧人請韋生在一個大廳中就坐,并對他說:“您不要發愁。”接著問身旁的隨從:“夫人住的地方按照我說的方法準備了沒有?”而后又對韋生說:“您先親自去安慰她們一下,然后馬上到這里來。”韋生看到妻子兒女另外在一間屋里,吃住安排得十分周到,相見后哭泣了一場。
他很快回到僧人那里,僧人上前拉著他的手說:“我本是強盜,對你本來沒好意。但沒想到您的武藝這樣好,換了旁人也敵不住。現在我絕沒有別的意思,希望不要再懷疑了。剛才我所中的您的彈丸都在這里。”于是舉手抓了一下腦后,五枚銅丸掉了下來。
過了一會兒,擺上了筵席,是蒸全牛,牛犢上插著十幾把刀子,用餅繞了一圈。僧人邀請韋生就坐,而后說:“我有幾位義弟,想叫他們參見您。”話未說完,就有五六位穿戴朱紅色衣服寬大腰帶的人排列站在臺階下。僧人招呼他們:“來參拜這位先生。剛才你們要是遇著他,早就粉身碎骨了。”
吃完飯,僧人說:“我干強盜職業已經很長時間了。現在快到暮年了,想洗手不干了。不幸的是我有一個兒子,他的武藝超過我。我想請求您為我決定一下,這事怎么辦。”于是他呼喚飛飛出來參拜韋生。
飛飛年紀才十六七歲,身穿青綠色長袖服裝,皮膚像蠟一樣光潤。僧人喝叱飛飛說:“到后堂去侍候韋先生。”然后授給韋生一把劍和五枚銅丸,說:“請求您用上所有的本領殺死他,不要讓他牽累我。”
他領著韋生到一間廳堂中,而后在外面鎖上門,廳堂中只有四個角落有明燈。飛飛在堂上,手拿-一只短馬鞭。韋生發射彈丸,心里想必定能擊中,而彈丸卻被打落。飛飛跳在房梁上沿著墻壁腳不沾地的輕快走動,輕敏得像猴子。彈丸都沒有擊中,韋生就追著飛飛用劍刺,飛飛迅速靈活地躲閃,常常是離韋生的身子不到一尺遠。韋生砍斷了他的馬鞭,但終究不能擊中飛飛本人。
長時間過后,僧人才打開門。他問韋生給他除了害沒有,韋生把比武的情況講述了一遍。僧人很發愁地聽著,而后對飛飛說:“比武你勝了,以此確定了你必然做賊的生涯,誰能知道以后會怎么樣呢。”僧人整夜和韋生談論劍術和弓箭之類的事情。天快亮時僧人送韋生到路口。他贈給韋生絲絹一百匹,流淚而別。
選自(唐)段成式《西陽雜俎》。
【簡評】
盜亦有道,僧俠肝腸,躍然紙上。
未完待續……
本系列是從浩繁的文獻中精心選編出來的宗教小品故事。
本號是一個傳播優秀文學傳承傳統文化的平臺。閱讀是一件重要的小事,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