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內蒙古畫報社首席攝影記者向內蒙古畫報社無償捐贈從業30余年拍攝的近萬張圖片。這些圖片題材廣泛,包含內蒙古自然風光、民俗、邊防、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等內容。
在時光的長河中,總有一些人,以非凡的熱忱與執著,為我們記錄下那些稍縱即逝卻又無比珍貴的瞬間。宋澎濤,內蒙古畫報社首席攝影記者,這樣一位時光的捕手,用他的鏡頭為內蒙古這片廣袤而神奇的土地,書寫下了一部波瀾壯闊的視覺史詩。
自1996年起,宋澎濤便與內蒙古畫報社緊密相連。從美術編輯到攝影記者,從發行部主任再回歸編輯記者,他在不同的崗位上輾轉,卻未曾放下手中的相機。這臺相機,于他而言,早已不是簡單的拍攝工具,而是他觀察世界、表達情感的第三只眼。
多年來,他的足跡遍布內蒙古的每一寸土地。大漠的雄渾壯闊,那連綿起伏的沙丘在烈日下泛著金黃的光,仿佛是大地譜寫的無聲樂章;草原的廣袤無垠,翠綠的草浪隨著微風輕輕搖曳,成群的牛羊如繁星般散落其間;森林的神秘深邃,高大的樹木遮天蔽日,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這些絕美的自然景致,都在他的鏡頭下一一定格。
他也深入城市的大街小巷,見證著城市的日新月異。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車水馬龍的街道彰顯著城市的活力與繁榮。走進工礦企事業單位,機器的轟鳴聲奏響著發展的旋律,他捕捉到每一個為經濟增長而拼搏的身影。在牧區與農村,他看到農牧民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那是豐收的喜悅,是對美好生活的滿足。他用鏡頭,將這些平凡而又偉大的瞬間,變成了永恒的記憶。
這些珍貴的照片,不僅僅是圖像的記錄,更是情感的寄托。它們承載著宋澎濤對內蒙古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與熱愛。每一張照片背后,都有著一段故事,或是一次艱難的拍攝之旅,或是一個令人動容的瞬間。而他,第一時間用鏡頭記錄下這一切,讓國內外的讀者,得以透過這些畫面,了解內蒙古的風土人情,關注這片土地的發展與變遷。
今天,從業30余年的他,做出了一個令人動容的決定。他將近萬張照片,毫無保留地捐贈給了他所熱愛的畫報社。這些照片,是他半生的心血,是他獻給內蒙古的一份厚禮。它們將在畫報社,繼續訴說內蒙古的故事,成為后人了解這片土地的歷史與文化的寶貴資料。
他的奉獻精神,如同內蒙古草原上的敖包,永遠屹立在人們的心中,指引著我們去熱愛、去記錄、去傳承。
統籌 牧仁
審核 烏日嘎
新媒體編輯 張欣
聲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畫報》官方微信
點擊“在看”,分享給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