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綦江與貴州遵義之間的大山中,有一座古鎮,歷史悠久,古跡眾多,風景宜人,名為東溪!
古鎮建鎮1300多年,明朝成化年間的青石板古道穿場而過,5000余棵黃葛樹密布成西南地區最大的黃葛樹群,加上明清穿斗結構吊腳樓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清幽意境。
從重慶主城出發,一腳油門踩到綦江最南端的東溪古鎮,大約110公里,躲在川黔交界的褶皺里的東溪古鎮,像個藏了半壺濁酒的江湖散人,連手機地圖都遲疑地閃爍了一下——這倒正合我意。
古鎮最主要的特色體現在:一村、二石、三宮、四街、五橋、六院、七巷、八廟、九市讓人流連忘返,琵琶古寨、貞節牌坊、石刻木雕令人嘆為觀止,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放慢你習以為常的匆匆,讓腳步慢一些,讓心情慢一些!
景色眾多,一文絕對難以盡述,擇其幾個重點給大家分享,其余之處,則留給大家自己少來慢慢領略!
太平橋的青石板早被歲月啃出鋸齒狀的牙印,明朝的石獅子蹲在橋頭數了五百年流水,背上的青苔比老茶客的紫砂壺包漿還厚。據說張三豐曾在此處用拂塵蘸著綦河水畫符,我盯著橋下打水漂的孩童,恍惚看見一尾白鶴掠過水面,驚起一串漣漪。
拐進南華宮巷子,時光突然卡在了八十年代的膠片里。供銷社門前的"永久牌"自行車后座綁著搪瓷臉盆,雜貨鋪柜臺上的麥乳精鐵罐生了銹斑,玻璃罐里的水果硬糖裹著泛黃的糖紙。
錄像廳門口歪歪扭扭貼著"倒閉大促銷"的告示,老板叼著煙頭笑:"小伙子要不要淘幾盒《射雕英雄傳》?"墻上的邱淑貞海報褪成粉紅色,倒比現在的網紅濾鏡真實得多。
萬天宮戲臺上,茶館里的評書正說到袍哥會往事。穿藍布衫的老茶倌拎著長嘴銅壺畫了個弧,滾水沖開蓋碗里沉睡了整個雨季的沱茶。
檐角銅鈴忽然叮當,不知是山風還是百年前的川劇余韻。鄰桌老者摸出懷表上弦,表殼映著最后的天光——原來真正的時光機,從來不需要充電。
沿著野徑往黃葛坡深處走,蟬鳴突然被水聲劈開。野瀑布從二十米高的崖壁上摔下來,碎成千萬顆翡翠珠子,潭邊的蕨類植物濕漉漉地發亮。
我學古人脫了鞋襪踩進石灘,鵝卵石硌得腳心發癢,幾條透明的小魚從趾縫溜走,倒像是它們先唐突了來客。
東溪古鎮,自古就是川黔之間的鹽馬古道,古老而滄桑的石板路上,恍惚間與那些消失在此處的書生、商賈、纖夫,駝隊的足跡重疊。
東溪古鎮是美院師生的寫生地,同時也是《傻兒師長》《鄉里人家》《失孤》等影視劇的外景拍攝地。
于我眼中,東溪的妙處恰在于這份未被旅游手冊馴化的野性,連野貓蹲在墻頭睥睨眾生的眼神,都還帶著江湖兒女的傲氣。
有些可惜的是,真正能讀懂這座古鎮的人,似乎并不太多,古鎮幽深的巷子中,游客并不太多,究竟是沒有讀懂它,還是不忍打擾它?誰知道呢!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帶著瓶蓋兒去旅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