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李婆婆今年73歲,身體一直挺硬朗。兩個多月前的一天,李婆婆早上起床后,像往常一樣去衛生間洗漱,突然腳下一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這一摔直接導致了股骨骨折。但禍不單行,因為臥床不能活動,后續又引發了肺部感染,住院治療了整整一個月。
李婆婆的境遇并非個例。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指出,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大約有28%~35%的人每年至少會經歷一次跌倒。根據我國疾病控制中心的數據,跌倒是導致老年人傷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次不經意的跌倒,可能會導致腦出血、腦梗塞、心梗、骨折等,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跌倒呢?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
為什么老年人容易跌倒
(圖片來源于網絡)
老年人容易跌倒,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就象“多米諾骨牌效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跌倒的發生。
1、生理因素: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如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反應速度、視力、聽力等都會下降,就像機器零件老化一樣,身體的控制能力大不如前。
2、疾病因素:很多老年人患有骨質疏松、關節炎、帕金森病等疾病,這些疾病會影響骨骼和關節的健康,增加跌倒的風險;患有白內障、青光眼等視覺障礙疾病的老年人,由于視力受限,跌倒的風險也大大增加。
3、藥物因素: 老年人群體中慢性病發病率很高,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鎮靜藥等,這些藥物可能會引起頭暈、嗜睡等副作用,增加跌倒的可能性。
4、環境因素: 家中光線昏暗、地面濕滑、雜物堆積等環境因素,也是導致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原因。
預防老年人跌倒,從細節做起
預防老年人跌倒,需要從改善身體狀況和優化生活環境兩方面入手。
1、 改善身體狀況
(圖片來源于網絡)
堅持鍛煉:選擇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方式,如太極拳、散步、游泳等,可以增強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合理用藥,知曉副作用: 遵醫囑服藥,控制基礎疾病,及時診治引起視力障礙疾病;注意觀察藥物的副作用,對于服用減壓藥、降糖藥、安眠藥等特殊藥物后,下床時應慢慢起身;需要他人協助,要及時呼叫,切莫逞強。
定期體檢: 及時發現和治療骨質疏松、關節炎等疾病,降低跌倒風險。
補充營養: 保證充足的蛋白質、鈣質和維生素D的攝入,強健骨骼。
2、優化生活環境
保持地面干燥: 及時清理地面水漬,避免使用光滑的地板材料。
安裝扶手和防滑墊: 在衛生間、浴室等容易滑倒的地方安裝扶手和防滑墊。
保證光線充足: 家中照明要充足,特別是夜間起床時,要開燈照明。
清除障礙物: 保持家中通道 暢通, 避免雜物堆積。
衣服、鞋子尺碼合適:避免絆倒。
生活用品放置在容易拿去地方:避免站在高處取物。
跌倒時有個“安全姿勢”
( 圖片來源于網絡)
1、推薦姿勢——手撐地
手撐地,損傷的僅僅是手掌、腕關節、手臂等上肢部位。治療、康復難度相對較低,不需要臥床,不容易發生嚴重并發癥。
2、避免姿勢——臀部著地、側身倒地
若跌倒時支撐點落在臀部正中,容易導致股骨頭骨折、腰椎壓縮性骨折以及髖關節骨折;若支撐點落在身體一側,容易傷及跨外部,導致股骨頸骨折或股骨粗隆間骨折。
跌倒后該怎么辦
(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果不幸發生跌倒,也不要驚慌,要冷靜進行以下處理:
1、如果發現老年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也不要輕易搬動、搖晃或試圖喚醒跌倒者,避免加重損傷。正確的做法是,先查看老人是否意識清醒,再根據實際情況區別處理。
2、如果老年人跌倒后意識不清,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求助。
3、如果老年人跌倒后意識清楚,應安慰老年人,仔細詢問受傷時具體經過和當前不適,查看受傷部位有無出血,查看四肢活動情況初步判斷是否發生骨折。即使沒有明顯外傷,也建議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排除骨折等潛在風險。
不要小看跌倒,它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多老年人跌倒,成了人生“最后一次跌倒”,從此在沒有站起來,直到走向生命盡頭。如何讓家中老人健康、安全度過晚年,預防跌倒很重要。
請把蘭世亭這篇科普文章分享給身邊的老年人!關愛健康,呵護生命,蘭世亭與你同行!
歡迎在文章右下角評論或留言!
老人跌倒不是小事……該如何預防?-----蘭世亭醫學健康科普第3722帖
馬醫生推薦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