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又一次站上風口浪尖!2月25日某頂流新劇首播,當觀眾習慣性點開第一集時,赫然發現必須購買18元超前點映券才能觀看。這一記"貼臉開大"的騷操作,直接讓社交平臺炸開了鍋:#愛奇藝你是真餓了#話題以2.8億閱讀量血洗熱搜榜,網友直呼"見過割韭菜的,沒見過把根都刨了的"。
Q1
割韭菜新姿勢
付費墻直接堵住劇集大門
不同于以往會員搶先看、非會員延遲追劇的常規操作,這次愛奇藝徹底撕下遮羞布。用戶發現即便充值黃金VIP,仍需額外支付超前點映費才能解鎖首集內容,相當于在原有會員體系外又筑起一道"付費墻"。有業內人士算過一筆賬:按該劇40集體量估算,觀眾若想全程追劇,需額外支付超700元——足夠買3年視頻平臺全家桶會員。
Q2
內容VS鈔能力
誰在殺死好?。?/strong>
"這根本不是看劇,是在玩氪金手游!"某影視UP主在最新視頻中怒斥。數據顯示,愛奇藝2023年Q4會員服務收入同比下降3%,而24年重點劇集《南來北往》日均播放量較去年同期頭部劇縮水47%。當"內容焦慮"遭遇"營收壓力",平臺選擇用簡單粗暴的付費機制填補缺口,卻讓《慶余年2》單集廣告賣出1.2億的行業神話顯得愈發諷刺。
Q3
用戶憤怒值爆表
吃相太難看!
在微博發起的萬人投票中,89%參與者選擇"堅決抵制首集收費"。熱評區已成大型反諷現場:"建議愛奇藝開通呼吸會員,每分鐘收費0.5元""下次是不是要刷身份證才能進APP?"。更戲劇性的是,部分觀眾轉向盜版資源,某資源站該劇盜版播放量12小時突破500萬,形成黑色幽默的行業奇觀。
Q4
商業鬼才VS韭菜聯盟
這場豪賭誰輸誰贏?
面對輿論海嘯,愛奇藝COO在朋友圈暗諷"優質內容就該有價值",卻被扒出去年財報顯示其內容成本不增反降。這場"付費實驗"背后,實則是長視頻平臺集體陷入的囚徒困境:當騰訊視頻靠《三體》衍生品賺得盆滿缽滿,優酷借《甄嬛傳》養老的對比下,愛奇藝的激進策略更像孤注一擲。
Q5
你愿意為未知內容買單嗎?
這場鬧劇拋給行業一個靈魂拷問:當超前點映從大結局蔓延到第一集,當試看權益被壓縮至預告片,視頻平臺究竟在賣內容還是賣期貨?某財經博主尖銳指出:"如果首集付費成為常態,未來會不會出現'付費預告片+付費正片+付費彩蛋'的三重收割模式?"
Q6
未來之路,何去何從?
愛奇藝這次的 “冒險嘗試”,或許能為視頻平臺行業撕開一道新思路的口子。一方面,平臺必須持續創新營銷玩法,挖掘更多吸引觀眾付費的寶藏模式;另一方面,內容質量永遠是 “定海神針”,只有精品內容才能真正俘獲觀眾的心,讓他們甘愿長期 “掏腰包”。
同時,平臺與觀眾的溝通橋梁亟待加固。了解觀眾所思所想、所求所盼,才能在市場競爭的浪潮中找準航向,實現長遠發展。
總之,愛奇藝新劇開播收費模式,就像一顆投入行業的 “深水炸彈”,炸出了問題,也炸出了思考。在這個內容與營銷交織的時代,視頻平臺如何在兩者間優雅起舞,值得所有人關注。讓我們屏息以待,看愛奇藝這步棋能否妙手成局,又會給行業帶來怎樣的連鎖反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