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
“你好,我是五柳先生,有什么可以幫您?”
“給我介紹一下陶村的基本情況吧。”
“陶村是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是陶淵明后裔聚居地……”
走進陶村古街的游客服務中心,就能遇到在此“等候”的與人等高的數字人“五柳先生”。面對游客詢問,作為導游的“五柳先生”會耐心地知無不言。
在這條古街里,除了傳統的青石板路、古老木屋、燈籠搖曳,還有隨處可見的數字化互動體驗場景。數字人“五柳先生”、陶淵明詩詞問答、廊橋互動式激光投影、動感單車答題互動、陶淵明文集數字閱讀……游客可通過這些豐富的場景,深入了解陶淵明的生平事跡和文學成就,沉浸式體驗他深邃的文學造詣和優良和順的家風美德,感受他歸隱田園的高潔情懷。
據了解,為進一步提升古街的文化內涵和旅游價值,桃溪鎮啟動了陶村文化古街提升改造項目建設工作。該項目在不改變原有建筑主體結構的原則下,對古街進行了全面的展示改造和數字化提升。
“相比打造純商業化的古街,我們想通過數字化技術應用讓傳統古街煥發全新的文化活力,以文化浸潤的方式吸引更多游客,讓他們在一步一景的田園詩境中感受陶淵明文化,以此帶動本地文旅產業發展。”
桃溪鎮黨委委員傅璇介紹,后期還計劃探索運用裸眼全息影像等科技技術,進一步展現非遺昆曲、傳統武術等本地文化的魅力,進一步串聯文化站、昆曲館、陶建勛紀念館等文化陣地,同時,在后續的業態培育和引入上,也將聚焦新產業新業態,深挖多元價值,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做好“土特產”文章,激發農文旅融合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桃溪鎮以“有文有武、有葷有素”的文旅特色小鎮為定位,充分挖掘本地非遺特色優勢,積極發展陶村草昆、擎大蠟燭等省級非遺項目,推動非遺漆扇、非遺桑葚膏等制作體驗活動“走出”桃溪,“現象級”傳播案例不斷出現。
今年,該鎮將以“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為抓手,利用延福書院落地、陶淵明數字化文化長廊建設、錦平溫泉體驗區開發等契機,深入挖掘桃溪鎮歷史人文資源,拓展集文體賽事、非遺展陳、溫泉體驗、美食推介、AR導游等于一體的特色產業,進一步激活文化資源,推動文脈賡續、文旅興業,讓文化“厚家底”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