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今年又裁員了,聽說隔壁廠也快撐不住了…物價還一直漲,這日子怎么過?”——這是最近后臺收到最多的一類留言。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全國80%的打工人在民企上班,你每天用的手機、穿的衣服、吃的零食,70%來自民企的創新和生產。但如今,這些“隱藏的經濟支柱”正面臨一場生死危機——缺錢。
而剛剛,工商銀行甩出一張“王炸”:未來3年,給民企發6萬億“救命錢”!6萬億啊,那可不是6萬塊。2024年,廣東省全年GDP一共才14萬億,這幾乎占了廣東全年GDP的一半。
這錢怎么發?會不會打水漂?你的工作和錢包,會被這6萬億改變嗎?
民企倒了,倒霉的是誰?
過去的一段時間,你一定碰到過碰到或聽說過這樣的情況:
你常去的早餐店突然關門,因為老板借不到錢交房租;公司宣布暫停年終獎,因為現金流斷裂,項目被迫停工; 家門口的工廠裁員,親戚被迫去外地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兒童…
這些不是假設——民企一旦缺錢,普通人第一個遭殃。:
每倒1家民企,平均流失62個工作崗位;民企每減少1萬億貸款,可能推高物價0.5%。
民企太重要的,所以,民企絕對不能倒。這也是為什么之前司馬X之流們之前的行為讓人恐慌的原因。
工行這6萬億,本質是場“經濟保衛戰”:保的是民企,救的卻是普通人的飯碗和菜籃子。
6萬億怎么花?銀行這次玩真的!
你以為銀行只會“晴天送傘,雨天收傘”?這次工行的操作,堪稱金融版“變形計”:
1?? “短借”變“長借”
2?? “怕風險”變“共擔風險”
3?? “只借錢”變“當股東”
普通人能蹭到這波紅利嗎?
打工人必看:如果所在行業(新能源、芯片、環保等)進入工行“白名單”,跳槽時可優先選擇相關企業,崗位更穩定;警惕傳統低效民企,拿到貸款也可能只是“續命”,盡早向朝陽行業轉型。
投資者必讀:關注工行承銷的民企債券,尤其是附帶CRMW擔保的品種,收益可能比國債高2-3%;未來3年,科創板、北交所或有更多工行支持的民企上市,打新機會增加。
消費者注意:民企生產恢復后,家電、汽車等大件商品可能降價促銷;但短期內大量資金注入,需警惕房價、大宗商品跟漲。
6萬億背后,藏著三個殘酷真相
真相1:銀行從來不做虧本買賣工行敢掏6萬億,是因為看準了——未來最賺錢的,一定是今天咬牙活下來的民企。
真相2:錢只會流向“強者”文件里“專精特新”“綠色產業”等關鍵詞,實際在說:傳統低端制造業,別想躺著拿錢!
真相3:你的信用比企業更值錢工行用大數據風控篩選企業時,普通人也該明白:
結語:這場豪賭,你我都是參與者
3年6萬億,不是銀行撒錢,而是一次經濟鏈條的重構: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
經濟寒冬里,有人看見危機,有人看見機遇。唯一確定的是——能活下來的民企,終將帶領普通人穿越周期。
轉發提醒: 如果你身邊有開公司的朋友、在民企打工的親人,一定要轉發這篇文章——他們比誰都更需要知道:活下去,就有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