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張君(四川廣安人)
撰文:胖爺
一九九八年,我遭逢一場重大變故。
那年,母親突染重癥,花費不菲,本就一貧如洗的家,更是雪上加霜,幾近陷于困境。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雖才十七歲,內心里卻已認為,自己是一個男子漢,在家境陷于泥淖時,應該挺身而出。
我初中成績一直很好,考取了縣城最高的一中,但進入高中起,對標對象不一樣,全縣最優秀的學子聚在一中,我的那點優勢,放在全縣,立馬蕩然無存。
貧寒的身份,去了縣城,周邊同學,衣著光鮮,久而久之,我有了極強的自卑心理。很快,這種情緒影響到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母親患病那年,我剛升高三,在班級的班名,已經滑到了倒數前五。我自知升學無望,此刻被命運推到了懸崖邊,反倒突然有種被解放的感覺。
幾乎沒有過多思索,我果斷退了學,轉身奔往南方。我要用自己的能力,減輕父母的負擔,也想努力掙錢,讓正在念初中的弟弟,不再重走我的人生路。
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踏下打工路時,我的命運已經被徹底改寫。
九十年代的東莞,遍地皆工廠,隨便走進哪個車間,都可以看到一片繁忙景象。大量工廠的誕生,需要大量工人。
內地源源不斷地向東莞輸送勞動力,只是,那時的工廠,除了五金廠等重體力車間,幾乎只招女孩子。男孩沒有一技之長,想要進廠,或者說想謀求一個好一點的崗位,幾乎難于上青天。
因此,除非有人帶領,若無人引路,貿然闖東莞,進不了工廠,流落街頭,還是小事。運氣不佳,則會被查暫住證,輕者罰款,重者關黑屋子,送往樟木頭做勞工。其中辛酸與苦痛,非親歷者無法體會個中萬一。
我是隨同村一位阿叔南下的,他在橫瀝一家玩具廠上班,只念過初中,具備了農家子弟的必備優秀條件,吃苦耐勞,誠實本分,人又聰明能干,從底層員工干起,一步一個腳印,當上了車間主管。他是一個榜樣,每次回家過年,鄉親們排著隊往他家送土特產,請求他幫忙,把孩子帶到東莞,安排進廠。
我退學前,早就想好了去處,找這位阿叔幫忙。雖貴為阿叔,其實他不過大我七八歲。因此,在心里,更視他為榜樣。覺得自己也可以沿著他的路徑,攀登人生高峰。
對于一個少年來說,我當時的視野,以為在工廠當一名主管,便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至少,村鄰的羨慕與討好,給了我這種感覺。
我退學時,剛好主管阿叔回鄉辦事,我抓了一只公雞,去他家拜訪。拜訪云云無非是托辭,只是希望他能帶我南下,讓我用勞動幫家里分擔負量。
見到阿叔,我開門見山,講明情況,他倒重情義,二話不說同意了。至于那只公雞,他收了下來,但在我們南下的第二天,又請他母親,送回我家。
就這樣,我來到橫瀝田坑村,成了鑫達玩具廠的一員。
鑫達是大廠,7幢廠房,6棟宿舍樓,整齊排列,顯得極具氣勢。那時,正是鑫達的輝煌時期,員工超過一萬人,絕大部分都是年輕女孩。到了下班時間,工人們從車間涌出來,放眼望去,密密麻麻,全是人,場面極為壯觀。
工人們像流水一樣,涌出廠門,新城工業區外馬路,立馬變得擁堵。只要到了下班時間,馬路上必定被汽車堵成長龍。
尤其貨柜車體格巨大,轉彎倒車,費時費力,更易造成堵車。而這,也恰恰從一個側面,證明了當年東莞制造業的輝煌燦爛。
鑫達主打禮品制造,以合金及注塑模型玩具產品為主,一款產品從原料,到成型,往往要經過壓鑄、打磨、電鍍、噴油、移印、裝配、包裝等諸多工序。
除了機器壓鑄外,大部分工序,勞動強度并不大,但玩具廠,時間長。打磨、電鍍、噴油等車間,污染大,容易造成職業病。只是,那時我與絕大部分工友一樣,對此所知甚少。
我被分在裝配車間,工作雖單調乏味,但同事友善客氣,我初到南方,一切都很新奇,渾身充滿了力量,苦與累倒放在一邊了。
裝配車間不像壓鑄和打磨,年輕女工是車間主力軍,她們來自天南地北,話語里帶著各地的味道,我以這種方式,領略了祖國山河的壯美與風情。
我雖有一米七的個子,但極瘦小,用面黃肌瘦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一個鄉村孩子,首次進城,那種膽怯與慌張,反而讓車間里的姐姐們,格外照顧我。
也許,她們當初進廠,也有過與我一樣的境況。更何況,我是男生。裝配車間,嚴重缺男生,一進車間,便被當成寶貝似的寵。
流水線上的姑娘,大多十八九歲,正是青春年華,對情愛之事,漸漸悟道,懂得了精神激勵的重要。每每來了一個男同事,大家一起調侃打趣。但其中語言,沒有一點貶損的味道,更多了一絲歡喜與期待。
打工生活繁雜苦累,打工者以這種方式來取暖,消磨一個又一個孤寂日子。
有些大膽的男孩,抓住機會,進廠沒幾天,便與對上的眼的女孩,入了洞房,秒變新郎。只是,這樣的情愛,未必久長。90年代的東莞,無數打工妹的命運沉浮,不斷在流水線上演。
漂泊在外,打工者更在乎此刻的溫暖相助,對于未來迷茫無措,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么。因此,不去期待。這在當時,是工廠的一種普遍現象。
坐在我對面工友的,是個叫素素的女生。素素是個老員工,行事作風,透露出一種干練,看到她你會以為她進廠好幾年了。熟悉之后,我才知道,她與我同年,只比我大幾天而已。
正是這樣的關系,讓我們彼此之間,有種隱秘的聯系。自然,我也在心中,把她與別的女工分開對待。
上班時,我受到不公正對待,她會挺身而出。下了班,她帶我去夜市,去田坑,發了工資放假那天,她則承擔起,帶我寄匯款回家,去橫瀝鎮逛街的任務。
她懂得一切人情世故,與車間同事,或者別的部門的人打交流,甚至見到主管、經理,或者辦公室的人,一點都不怯。
正是這一點,后來幫了她的忙,她后來因為一件意外事故,被迫離職,去了另一家玩具廠。哪曾想,因禍得福。先當上組長,繼而主管,后來又轉做銷售。
當然,這是后話了。
素素是個樂觀主義者,這一點與我正好相反。因此,我后來逐漸改觀,從內向性格,慢慢轉而外向,素素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素素是陜西人,不但向我介紹陜西的風物,還帶我吃陜西小吃。新城工業區外的夜市,真是熱鬧非凡,一至飯點時間,夜市熙來攘往。全國各地的語言,在空氣中交匯,恰似奏響一支多重奏的交響曲。
打工者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游走在夜市里,像一幅斑斕多姿的地圖。
我至今對陜西涼皮念念不忘,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第一次吃這種外省美食,是與素素一起的。至今我堅信一個道理,一道食品好不好吃,關鍵看和誰一起享用。而第一次,總是最印象深刻的。
我倆坐在夜市的小板凳上,她一邊吃,一邊向我介紹涼皮的源起。那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一道小吃,因為有了歷史的厚重。
中秋節那天晚上,素素把我叫到一邊,送給我一份驚喜禮物:一根領帶。那是我人生中收到的第一份禮物,也是第一次異性送給我的禮物。
實際上,一個女生送領帶,有著特別的寓意。但那時我懵懂天真,還傻乎乎地問素素,為何送我領帶。她一直在照顧我,按照我在農村接受到的樸素認知,我應該送禮給她才對。
雖不明其義,但我仍極歡喜。只是,東莞的秋季,仍然炎熱。而我們在車間上班,不可能打領帶。
最重要的一點,我那時連一件西裝都沒有。于是,一直拖著,心想,等到過年時,購置一套西服,打上領帶,過年穿著回東莞,讓素素高興。
年底到了,素素沒回老家過年,她很想我也能留在橫瀝,陪她過年。但她也知道,我家里的情況,我想回家看看母親。何況我第一次離家,特別想家。
素素其實很難過,但表面上很大氣,叮囑我特別小心,注意安全。我則再三承諾,大年初三,我就返回東莞。素素反而勸我,在家多陪陪父母。我記得,那天她還念了一句秦觀的詩:兩情若是長久時,又何必朝朝暮暮。
相比于別的工友,素素顯得思考得更深,也有更趣味。她的與眾不同,讓我對她多了幾分依戀,覺得自己真是幸運,更應該好好珍惜。
回到家里,我沒能按照承諾,初三返莞。一旦回到家,一切都變了,事情太多,鄰里親友,諸多同學,各種會面,我無法一一推卻,只能把返程日期往后推。
一推,推到了正月初七。那天,也是廠里正式開工的日子。
在老家,我定制了一套灰白色西裝。回東莞時,我穿上這套西裝,系上素素贈我的領帶,想給她一個驚喜。
結果,我沒有結她驚喜,反而收到了她給我的驚嚇。
素素留給我一張紙條,離開了鑫達廠。紙條上語意不詳,只說無臉見我,離開是最好的打算。還叫我別去找她,忘了世上有她這個人。
可我哪里能忘得了?我開啟了瘋狂的找人模式,幾乎把廠里,她認識的人,全問了個遍,但一無所獲。
直到一個月后,我收到一封信,看到信封上的字,我就知道,那是素素的字。我欣喜若狂,顫抖著拆開。兩張信紙,還折一張千練鶴。
如同我所想象的一樣,她并未絕情之人,心里同樣對我掛掛于懷。至于,她離開的原因,只說自己遭遇不幸,無臉見我,只得選擇離開。
信封上留有地址,顯示她在黃江鎮田美村。次日,我請了一天假,直奔她所在的工廠。我從早上等到中午,直到快上班時,才終于請保安把她叫了出來。那時,距廠里上班只有三分鐘。
我們隔著工廠的鐵門見面,那時,我切身體會到了,什么叫一門之隔,恰如天涯之遠。隔著那道門,她對我講了一句話,讓我等到下午五點半。我眼含淚光,點了點頭。
終于熬到下班時間,素素出來前,特意回宿舍換了工衣,穿著那件我最喜歡的紅裙子。
我倆坐在廠外的飯店吃飯,坐下來,原本準備在肚里的萬語千言,此刻見面,一個字也講不出來了。
炒了豬頭肉,炒田螺,外加一盤空心菜,素素又主動叫了兩瓶啤酒。幸好有酒,上菜之后,我們一個勁地喝。喝了一杯,才問她近況。
但素素對離開之事,諱莫如深,她一句不提,特意岔開,我也不好再三盤問。
結賬時,素素提前買單,我又慢了一步,一個勁地責怪自己。素素用左手撫了撫我的頭,笑著說,我是姐姐,照顧弟弟,是應該的。
再熱烈的歡宴,也有散席的時候。終于到了分開時,我特別難過,一種再也無法相見的痛彌漫全身。倒是素素,一副坦然自若的樣子,顯得輕松愜意。后來,我才知道,她所作所作,只是故意裝出來了,為了讓我不至于過于難過。
在路邊等車時,她遞給我一張紙條。其實是一封信,她早就寫好了,里面記敘了她離開鑫達的真實原因。原本想寄給我,但考慮再三,又抽了出來,重新寫了一封。
此刻,我來找她,讓她下定決定,把真相告訴我。其實,也是為了讓我不再來黃江。
我沒有按照她的囑咐,回到鑫達再閱讀。坐在車上,迫不及待地打開。讀罷,心中早已汪洋泛濫,痛得無法呼吸。
過年時,在常平打工的同鄉,叫素素去她家相聚。同鄉正在戀愛,在廠外租了房子,相約過去,一起吃年夜飯。
除夕夜,大家吃得開心,也喝了許多酒,圖個快樂。素素記掛著我,看同鄉與男友恩愛,不免有些酸酸的,酒也喝得更多。后來,不知不覺,就不省人事了。
不知過了多久,素素口干舌噪,醒過來,才發現自己睡在同鄉床上。這倒也沒什么,關鍵是,那張窄小的床,還躺著同鄉與她的男友。
素素羞愧不安,趕緊起身,搖搖晃晃跑到洗手間,想清醒一下。到了洗手間,又想起,身上全是味道,干脆想洗個澡。
誰曾想,洗手間的門把手,是壞的。正在沖涼,突然闖進一個人,是同鄉的男朋友。他似乎也在未清醒狀態,根本沒意識到洗手間有人,看了一眼正在沖涼的素素,思維停頓了三秒鐘,才明白不對勁,趕緊退了出來。
經此一嚇,素素失魂落魄,回到鑫達時,一直在想過年當晚的事。可記憶卻像消失了一樣,不管怎么努力,她都不回憶不起來,到底發生了什么。
她的“斷片”,讓她意識到問題的嚴重,自己給自己加了許多戲。素素為人活潑,但骨子里極傳統。廠里同事都在傳我倆在拍拖戀愛,但我們之間,其實并無除了牽過手,其實并無身體歡愉。她再三強調,待到結婚之夜,她才會真正交出自己。
因此,遭遇這么一件故事。素素越想越后怕,更覺得無臉見人,隔天便提了行李,從鑫達自動離職了,連工資都沒結算。
讀罷全文,我淚如泉涌。如果當初我不回家過年,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對她的愧疚便愈發深了。
回到廠里,我連夜修書,寫了五頁信紙,寄給她,希望與之重歸舊好。但未有回復。我又去黃江找過兩回,均未再獲相見。我知道,她故意避而不見。
恰在其時,因為我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被辦公室主任發現,獲得提拔,調去辦公室,成了一名“白領”。
從車間,到辦公室,我無疑相當幸運,但我深知,唯有更好地學習,不斷努力,才能勝任工作,獲得更好的成績,回報賞識的我的人。因此,我的工作越發忙碌起來。
我的種種情況,仍然每月一信,寄到黃江,盡管素素并不回復。
直至半年后,我才收到素素的回函,她終于從那場悲痛中走了出來,在新的工廠獲得了重生。從車間普工,到組長,包括之后成長為主管,實現了人生命運的躍遷。
在信中,素素祝福了我,也隱晦地透露,有個男生在追求她。
讀罷,我仰天無語,知道我們之間,再無可能了。
數月后,我與財務部女文員,因為工作關系,不打不相識。隨著了解的增多,彼此之間,互生好感。而素素的來函,也多了那個男生的描述。
我與素素的人生軌跡,像兩條平行線,再無相交的可能。于是,我把與素素的這段過往,埋藏于心底。
只是,這是永生難忘的人生回憶。時隔二十年,那段時光仍然不時觸碰我心。說起來,我與素素之間,除了牽過幾次手,并無實質性的身體接觸,但我們對彼此的牽掛,遠勝于情欲之歡。
細細回想,這段情感恰恰因為純真,才顯得浪漫動人。也恰恰因為潔凈溫馨,才會念念不忘,掛掛于懷。(圖文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