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夏天,長期為蔣介石草擬文件的“民國第一支筆”陳布雷家中迎來喜事,他最疼愛的小女兒陳璉要步入婚姻殿堂,對方是一位名叫袁永熙的青年。
新婚不久后,陳璉跟袁永熙就被國軍特務給抓起來了。這件事情很快就驚動了中共中央 和周總理,與此同時,合眾社也大肆報道。一時之間,關于蔣介石心腹秘書的女兒被抓一事在城內傳得沸沸揚揚,人人口中都在議論:一個蔣介石的親信,甚至是蔣介石最信任的人,他的女兒和女婿卻因“涉共”被抓了?這可真是新鮮啊!
陳璉確實是共產黨。對于女兒加入共產黨這件事,陳布雷當然不知道,而且陳璉在中央大學讀歷史系很認真。
陳布雷對孩子的教育很嚴格,他堅決反對子女走上從政這條路,家中的孩子也都聽從他的教誨,大兒子學了農,二兒子學了醫,三兒子畢業后成了武漢測繪學院的教授……
陳璉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不是不知道父親立下的規矩,也不是不知道兄長都有聽從父親的意見“盡忠于國家,自立于社會”。
但是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里,誰又不想拋灑熱血,將人民從水深火熱之中拉出來呢?
陳布雷聰明,了解女兒,她的思想、談吐是瞞不過他的眼睛的。
有一天,陳布雷回到家里,陳璉正捧著一本《論持久戰》閱讀,連陳布雷走到她身邊,她也絲毫沒有察覺。陳布雷一介文人,行為舉止透露著文雅,一直到他點燃一支香煙,噴出了煙霧,陳璉才發現父親陳布雷已經坐了一段時間。
陳璉是共產黨,陳布雷是國民黨,但這并不影響陳璉對父親的敬重,陳布雷從小就教育子女要保持“清廉家風”,他雖身居要職,但從不為子女“開后門”。
關于這一點,陳布雷的二兒子回憶道:“40年代,我和大哥、三弟出國深造,都沒有通過父親的關系,大哥能留在美國,也是因為他在農業科學研究上做出了優異成績;我在1948年出國前,已經在國內做了10年醫生,從實習生熬到主治醫師和代理副主任,才由天津中央醫院保送;至于三弟,他從同濟大學畢業后,在交通公路部門工作多年,向親友們籌借了旅費,到奧地利后又半工半讀才得以畢業……”
所以即便父親站在她的對立面,她依舊尊敬父親,如今她身上的好品質,是父親培養出來的,包括她參加共產黨,也跟父親的廉潔教育有關,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見父親回來后,陳璉立刻站了起來,恭敬地問候道:“爸,你回來了,這幾天你大概很勞累吧?”
簡單問候后,陳璉順著話題聊起了陳布雷給蔣介石寫文章一事。
陳布雷始終不讓孩子參與其中,聽陳璉這一說,他火氣就上來了,嚴厲說道:
“你知道咱們家的規矩吧?你看看你的大哥陳遲,他早年也想考中央政治學校,我就不同意,我希望你們能夠踏踏實實地學些技術,為國家貢獻力量!你大哥聽了我的話,改成學農,這就對了!他當時想救國,學農業一樣也可以救國,中華以農立國,化雜草為肥料與拒倭寇救國一樣……”
陳璉認真聽著,也微微嘆了一口氣,想必這個話題在他們家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她都聽爸爸說過好多遍了。
“阿爸,愛國總是無可非議的,抗日救國,人人有責!”
“憐兒,我也愛國!”
陳布雷打開香煙盒子,又從里面抽了一支煙出來,點燃了,吸了幾口,緩緩地說:“想當年我在老家慈溪、寧波讀書的時候,還曾組織過反清組織,在杭州讀書時也參加過護路拒款運動,青年人愛國無可非議,但是也不能忘記求知識,學本領,要專心致志……”
“阿爸,中國已經到了亡國的邊緣,國家沒有了,我還如何去學習呢?”
“愛國是應該的,你的姐姐、兄弟都參加了這些活動。但是……”
但是什么?陳布雷沒有繼續說下去,他說不出口的話語里,或許有自己的考量,陳布雷不愿意陳璉參與其中,其實也是想保護她的安全。
事實也如陳布雷所預料,如果陳璉當初聽他的話,如今也不會被國軍特務給抓起來。
蔣介石信任陳布雷是真的,這份信任來自于陳布雷的淡泊名利,他不求官職,只希望忠心耿耿給老蔣當好這個“筆桿子”。
蔣介石聽到被捕的人員中有陳布雷的女兒和女婿后,大吃一驚,后來特務們查來查去也未查出陳布雷有什么機密泄露給女兒,蔣介石這才放心下來。
而陳布雷呢?當他得知女兒跟女婿被抓捕后,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他該怎么解決這個事情呢?該如何把兩個孩子救出來呢?
他知道女兒跟女婿不會做出出格的事情,但是他們也確實是共產黨,這是讓陳布雷最頭痛的地方。思來想去,陳布雷沒辦法,只好給蔣介石寫了一封信,具體內容如下:
“女兒是我親生的,而黨國是我終身服膺的,他們該當何罪,該怎么處置就怎么處置,任憑發落,完全不用考慮我?!?/strong>
恰恰是因為陳布雷的這封信,救了女兒和女婿一命,正是因為這封信,徹底打消了蔣介石對陳布雷的懷疑。
看完這封信后,蔣介石把陳布雷叫到身邊,笑著對他說:“布雷,你對黨國的忠心,我知道。這樣吧,你可以把女兒領出來,要嚴加管束,要嚴加管束!”
蔣介石特意把“嚴加管束”這四個字重復了兩遍,意思也是告訴陳布雷這件事情到此為止,下不為例。
陳璉被釋放后,陳布雷帶著她去見了宋美齡,起初陳璉是不愿意去的,但是礙于父親的身份,以及宋美齡對一家的照顧,她還是去了。
宋美齡對陳璉說:“人生一世,磨難總是有的。我相信上天是仁慈而公平的,他必將降恩于遭受磨難的善人。其實,普天之下,凡是真正拯救人類、造福社會、成就大業的人,幾乎沒有一個是不經歷千辛萬苦的?!?/strong>
宋美齡的這番話看著像對陳璉說的,但也像是對陳布雷說的,她這句話背后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陳布雷跟陳璉沒顧上揣測,匆匆告別離開了蔣家公館。
等陳璉跟袁永熙都出獄后,他們打算去老家浙江避避風頭。就在袁永熙臨行前,陳布雷把他叫到身邊說:“我已是風燭殘年,憐兒就交給你了,她身體不好,叫她好好照顧自己,你也要照顧她,國家多難,好自為之。”
沒過多久,陳布雷便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