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綱
在浙江的西部,有這樣一個地方,它猶如一顆被歲月塵封的明珠,雖低調卻蘊含著無盡的魅力與潛力,它就是開化。開化縣,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西北部,浙、皖、贛三省交界處,這里是錢塘江的源頭,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源遠流長。近日,筆者隨“開化國學文化文旅產業生態研究”調研考察組走進開化,深切感受到了開化正以全新的姿態,在文旅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向著生態文旅強縣的目標邁進。
包山書院
一、歷史人文:千年古邑的深厚底蘊
開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早在那時,就有先人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春秋時期,這里是越國西部姑蔑之地,后歷經秦、漢、隋、唐等朝代的變遷,北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升開化場為開化縣,自此開啟了它獨特的歷史篇章。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開化孕育了豐富多樣的文化。其中,耕讀文化在這里根深蒂固,古代書院便是這種文化的重要載體。歷史上開化較有影響的古代書院就有13座,如:朝廷賜匾額的“包山書院”。這些書院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更是培養品德、傳承文化的精神家園。它們見證了無數文人墨客的成長,也為開化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鄉賢人才。例如,霞山古村就保存著眾多與耕讀文化相關的古建筑,這些建筑風格獨特,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研究古代耕讀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除了耕讀文化,開化還有著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舞香火草龍習俗從元末傳承至今,每逢重大節日,人們都會舞起草龍,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這一習俗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開化民俗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此外,開化的根雕文化也獨具特色,開化是“中國根雕藝術之鄉”,其根雕藝術融合了根藝、佛學、美學、生態學于一體,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根宮佛國文化旅游區便是根雕文化的集大成者,這里擁有大型根雕藝術作品2萬余件(套),是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的“全球最大的根雕博物館”,展示了開化根雕藝術的精湛技藝和獨特魅力。
錢江源國家公園功能分區圖
二、生態風光:錢江源頭的綠色明珠
開化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1.12%,生物豐度、植被覆蓋、大氣質量、水體質量均居全國前列,是全國9個生態良好地區之一,被譽為“華東綠肺”“中國天然氧吧”。
錢江源國家公園是開化生態風光的核心代表。這里山巒起伏,森林茂密,溪流潺潺,景色秀麗。公園內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眾多珍稀物種的棲息地。登上白石尖,俯瞰群山連綿,云霧繚繞,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山間的瀑布飛流直下,濺起層層水花,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為這片寧靜的山林增添了一份靈動之美。沿著山間小徑漫步,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著大自然的恩賜,讓人忘卻了塵世的煩惱,心靈得到了極大的慰藉。
除了錢江源國家公園,開化還有許多其他的自然景觀。古田山風景旅游區,這里山高林密,古木參天,是一處天然的綠色寶庫。七彩長虹景區,以其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鄉村風情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這里屬浙皖閩贛國家東部生態旅游實驗區的核心區塊,是浙贛省際協作的主要窗口之一。景區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文化底蘊豐厚,“紅色、古色、綠色”構成了長虹絢麗七彩,是浙西紅色勝地,浙西鄉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游客可以欣賞到美麗的田園風光,體驗到淳樸的鄉村生活,感受大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完美融合。
根宮佛國景區
三、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開化縣積極實施“生態立縣”戰略,踐行“八八戰略”,堅持“一個藍圖繪到底”。大力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將豐富的文化資源與優美的自然景觀相結合,打造出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文旅產品和項目。
根宮佛國文化旅游區作為開化文旅融合的標志性項目,將根雕文化與旅游產業有機結合。游客在這里不僅可以欣賞到精美的根雕藝術作品,還可以了解根雕的制作工藝和歷史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景區還配套了完善的旅游設施,如酒店、餐廳、購物中心等,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旅游服務。
霞山古鎮位于錢塘江源頭皖浙贛交界處的開化縣城北唐宋古驛道旁,包括霞田村一部分及霞山村全部,共有明、清、民國初年徽派古民居建筑361幢,總建筑面積達29000多平方米。古鎮除卻大量小巧精細的民居外,較大型的建筑有愛敬堂、永錫堂、鐘鼓樓、汪氏宗祠及鄭宅等,其中霞田汪氏宗祠建筑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三進,各有天井,戲臺牌樓式,雕刻精細,氣勢雄偉。游客可漫步在古村的石板路上,欣賞明清時期的徽派建筑,感受古代建筑的獨特韻味。古村內還設有民俗文化展示館,展示了開化的傳統民俗文化,如剪紙、刺繡、木雕等,讓游客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特色。此外,古村還定期舉辦民俗文化活動,如舞龍舞獅、戲曲表演等,為游客帶來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
除了這些重點項目,開化縣還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如長三角國民休閑旅游節、中國根雕藝術文化節等。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游客的旅游體驗,也提升了開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汪氏宗祠
四、發展機遇:政策引領下的新征程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部署實施文化建設“八項工程”20周年,在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省委省政府吹響了“加快建設高水平文化強省”的動員號,為開化縣文旅發展提供了新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曾于2003年7月和2006年8月兩次到開化考察指導工作。2006年8月16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到開化縣金星村考察,看到村民在加工、包裝“開化龍頂”茶葉,了解到村民通過種植和加工茶葉有一定收入后,當場鼓勵村干部和村民要多種茶葉,提出“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這就是新農村”??疾旖Y束上車返程時,他又叮囑村黨支部書記鄭初一,這里山好、水好、空氣好,將來通過“山海協作”,空氣也能賣錢。
在2月18日,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統籌推進“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以文鑄魂、以文賦能、以文興業、以文惠民,更好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設高水平文化強省,全面增強文化軟實力,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加快打造“重要窗口”。未來,文化和旅游將是一片新藍海、新機遇。
近年來,開化縣加大了對文旅產業的投入,加強了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了旅游服務質量。同時,積極推進文旅產業的創新發展,加強與互聯網、科技等領域的融合,打造智慧旅游平臺,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旅游服務。此外,開化縣還加強了與周邊地區的合作,共同打造區域文旅品牌,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開化縣文化客廳
五、未來展望:打造生態文旅強縣的建議
為了實現打造生態文旅強縣的目標,建議如下: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南宋時期開化就是文化高地,書院文化非常豐富,浙江四大書院之一的包山書院,被譽為“改變浙江精神氣質的地方”。要進一步加大對古代書院、古建筑、民俗文化等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建立健全保護機制,加強保護人才培養。同時,積極開展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利用工作,將文化遺產與旅游產業相結合,開發出更多具有文化內涵的旅游產品和項目。
擦亮“錢江源國家公園”金名片:錢江源國家公園,是首批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的試點區。2023年7月,錢江源國家公園候選區被授予“世界最佳自然保護地”。要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加強對錢江源國家公園等生態保護區的保護和管理,放大“錢江源國家公園”金字招牌的效應。嚴格控制旅游開發強度,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積極推廣綠色旅游理念,引導游客文明旅游,共同保護開化的生態環境,共享生態文明成果。
實施文旅品牌建設與宣傳推廣:進一步明確開化文旅的品牌定位,打造具有獨特魅力和辨識度的文旅品牌IP。根宮佛國5A景區,有二萬余件(套)大型根雕藝術系列作品,游客一次都無法觀賞游覽完,可通過“不求所在,當求所有”,開展合作輸出根雕作品,創造更大的文化和經濟效益。加強品牌宣傳推廣,利用互聯網、新媒體等平臺,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傳活動,提高開化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積極參加國內外旅游展會和推介活動,拓展客源市場。
推進區域合作打造文旅“門廳”:開化縣地處浙江省衢州市西北部,浙皖贛三省交界處,有打造三省文旅“門廳”集散地的條件。要進一步加強區域文旅合作,與周邊省份的縣市建立緊密的旅游合作關系,共同打造跨區域的旅游線路和產品。開展旅游聯合營銷活動,共享客源市場,實現互利共贏。如,聯合推出“浙皖贛閩生態旅游大環線”等旅游線路,整合沿線的自然景觀、歷史文化遺跡等旅游資源,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體驗。加強區域旅游信息共享,建立旅游信息交流平臺,實現旅游資源、旅游產品、旅游服務等信息的互通共享。
推動文旅產業創新發展:加強與互聯網、科技、教育等領域的融合,創新文旅產品和業態。例如,開發數字文化旅游產品,利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為游客提供更加沉浸式的旅游體驗;開展研學旅游項目,將旅游與教育相結合,培養游客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開化,這座低調而又充滿魅力的小城,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向著生態文旅強縣的目標大步邁進。開化是個好地方,在未來的發展中,相信開化縣將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抓住機遇,勇于創新,不斷推動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讓更多的人了解開化、愛上開化,成為人們心中向往的旅游勝地。
(作者:葛建綱系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學基地研究員、浙江理工大學絲綢博物館館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