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一年級數學,補磚問題,的確是難點,算是領教到了。印象中孩子第一次理解特別困難是上學期的看圖列算式,這是第二次。
出現的錯誤五花八門,當你認為他能做到萬無一失時,總是被澆一盆冷水。
- 常常看錯行,補齊第二行,應該去看第四行或第六行,結果同時兼顧了第一行,一塊磚成了兩塊磚。
- 常常畫錯行,嘴里說著畫第二行,結果畫到了第三行。
- 常常漏數磚,明明是自己補畫的磚,卻認為是原來已有的磚,跳過去不算數。
改了一遍又一遍,紙張擦破,痕跡也幾乎混在一起難以辨認。
孩子崩潰得問:媽媽,為什么非要畫對,你要叫我做工程師嗎?
我說:不是工程師,是泥瓦匠,是搬磚人。
孩子說:我可想當保安呢!
好吧,保安學些維修技能也是必要的。
沒辦法,硬著頭皮學啊學,也總算八九不離十了,尚需通過更多的練習鞏固學習成果。
孩子為什么搞不懂補磚問題呢?
從大人的視角看,空余的磚數不多,規律也非常明顯,按理來說照貓畫虎,孩子能輕松掌握,但孩子為啥做起來舉步維艱呢?
可能不理解磚墻的結構,沒見過真正的磚墻。現在房屋的外墻大多貼有瓷磚,對齊排列,不像磚墻一樣交錯排列,沒有感性認識。
可能不知道每一塊磚都是同等大小,只是稀里糊涂地畫線,即使畫小了也不在乎,不知道是實際問題的模型。
可能空間思維鍛煉不夠充足,搭積木只會壘高高,沒有進行過生活場景搭建,對上下左右的位置關系、磚塊之間的間隔和連接方式不夠熟悉,對陌生的知識的理解需要一個過程。
可能觀察力、專注力不是很好,再加上格子很小容易串行、油印試卷的顏色和鉛筆相近容易混淆,導致孩子總是看錯、畫錯、數錯。
所以,孩子感覺補磚問題很難,也在情理之中,應該給予理解,并耐心講解,不能急于求成。
首先讓孩子理解磚塊結構
孩子的具象思維優于抽象思維,通過實際場景或者實物讓孩子理解磚塊結構更為合理。
找到真實的場景不方便,可以用視頻方式代替。
找一段砌墻的視頻,可以直觀看到砌墻的過程,還能了解到磚塊為什么交錯排列。
如果磚縫對齊排列,壓力會集中到一條直線上,就像一條條裂縫一樣,很容易坍塌。雖然水泥凝固后強度比較大,也大不過磚的強度。
而如果交錯排列,壓力會分散到不同的位置,就像一張網一樣,墻體會更加穩固。相當于手拉手,更加緊密地咬合在一起。
磚塊的交錯排列在建筑學中被稱為互鎖結構,也叫錯縫砌筑,順便普及一個科學術語。
再找積木讓孩子實際操作體驗,對比兩種搭建形式的穩固性能。
比如找2*4的磚,一組對齊排列,一組交錯排列,插在底板上,用力去推,看看哪個推倒需要的力氣大。
很顯然,對齊排列的兩組之間相互獨立,很輕松就可以推倒。交錯排列的連接在一起,就像有幫手一樣,需要使出更大的力氣才可以。
延伸開來,鋪路石、電腦鍵盤、衣服拉鏈、鞋帶、編織物、動物的鱗片等等也存在交錯排列的結構,有的會更牢固,有的會更靈活,有的會更高效,這就是交錯的妙用。
這樣鋪墊后,孩子就能理解題目背后的科學原理,并能明白數學規律后面是真實世界的智慧,對做題就不再那么排斥了。
其次用兩種方法引導理解,別再出錯
解決補磚問題,可以使用兩種方法,互為補充,減少錯誤。
第一種方法,畫圖法
1、標層號,從上往下依次標1、2、3、4、5、6......
2、劃掉已有的磚,用短斜線標注即可,避免數錯要補齊的磚數。
3、畫層數,就是畫橫線,將缺少的層數補齊。
4、畫磚縫,就是畫豎線,將缺少的磚縫補齊。
規律是雙數層的磚縫對齊,單數層的磚縫對齊,也就是1、3、5層對齊,2、4、6層對齊。
一層一層畫,哪層有縫就對齊哪層,逐個補齊。
??溫馨提示:用直尺從左到右平移,上下觀察,以免錯畫漏畫。
5、數磚數,在畫出的磚上按照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標數字,最后一個數字就是要補的磚數。
6、填空,在括號內填寫數出的數字完整答題。
第二種方法,計算法
觀察發現,每塊磚大小相同,半塊磚合起來是一塊磚,每一層長度相同,所以,每一層的磚數相同。
基于此原理,找到不用補的一層,數出總磚數,減去每層的已有磚數,就是每層需要補充的磚數。
做題步驟:
1、標層號、畫層數,使解題更清晰。
2、數一層總磚數,找到磚數齊全的一層,數出磚數。如果一層有一個半塊,去掉半塊只計算整塊;如果每層都有兩個半塊,則合并成一塊計入總數。
3、計算每一層缺少磚數,數出已有磚數(兩個半塊算一塊),用一層總磚數減去已有磚數即可。
從上往下依次計算,將算式寫在每一層的空白處。
4、算總數,將每一層缺少的磚數相加,就是需要補充的總磚數。
2+3+3+2=10(塊)
5、填空,完整答題。
了解了原理和做題步驟,再找一些練習來做,耐心細致完成,一定會熟能生巧。
??溫馨提示:補磚題目比較費眼,每日不宜多做,兩三道即可,慢慢來。
補磚問題是一年級數學下冊的重點難點,孩子可能存在做題困難的問題,可以用圖像或者實物幫助孩子理解背后的科學原理,再細化做題步驟,讓孩子按部就班學習,慢慢取得突破。
我是@凝媽悟語
家有兩男孩,大一新生+小一新生
陪讀12年后重新出發
分享學科學習、閱讀、落地育兒干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