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月5日的大會,給市場帶來三個歷史性的第一次:
那么,哪三個第一次,分別都說了什么,對普通人而言意味著什么?
第一次財政赤字率突破4%
建國以來,中國歷史上最高的財政赤字率是2008年的3%,這一數據在彼時創下了過去60年之最。
其后的事情你也都知道了,4萬億轟轟烈烈,新一輪財富再分配開啟!
很多人不理解這赤字率4%到底意味著什么?
各路媒體天天都說“大放水嗎”,這個赤字率和其他的放水又有什么區別?
這個維度大家需要理解:新增信貸貨幣的概念。
為了讓大家看明白,給大家舉例說說,
或許不精準,但大概意思是能讓大家明白什么是新增信貸貨幣。
——假設你買房的總價是400萬,貸款300萬,然后不想還貸款了把300萬貸款還了。
此時,房子的價值是400萬,
銀行給到你300的信貸額度,這300萬就是彼時的新增信貸貨幣。
后來呢,你突然想用錢,又把房子抵押給銀行,
這時銀行給你的估值是500萬,給你的貸款是400萬,這100萬就是新增的信貸貨幣。
大家要明白,提高財政赤字率至4%不是目的,目的是增加新的信貸貨幣。
要達到這一點,需要兩個要素:
1、銀行要有更高的信貸額度,才能把貸款放出去,這就是提高赤字率的意義
其次,必須要有“東西”價格上漲,只有價格上漲,才能帶動貸款需求,社會融資總規模才能上漲
也就是說,僅僅印錢增加總量還不夠,必須要有“東西”價格上漲,才能把新增的信貸貨幣從“水池子里”抽出來!
所以,每一次赤字率的提升,產業+資產維度都會有拉升的政策,
因為印錢不是目的,讓錢變成“水”潤澤萬物,萬物皆漲才是目的!
所以,另外一個第一次,穩樓市股市就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第一次把穩樓市股市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
很多人不理解,把穩股市樓市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這件事有什么特殊的。
這意味著,房價漲跌不在是地方城市自己的財政問題,也不在是房地產一個產業的興衰問題,
從此刻開始:房價漲,就是東大的工作目標
夸張一點講,這就是東大要用舉國之力,讓穩樓市這個既定目標,成為2025年的工作成果。
客觀一點講,穩樓市就是讓城市中產,隨著房子價格上漲賺到錢;穩股市就是讓中國大中型企業隨著市值增加而賺到錢;
那么,讓他們賺錢的目的是什么?
拉消費、拉內需!兌沖出口下滑對經濟帶來的影響!
這些年,大家看新聞肯定都知道,天天說刺激消費、刺激消費,可老百姓兜里沒錢,刺激個毛線啊~
所以,想拉動內需,提高經濟內循環,就要讓中國最富有的、最有消費力的階層“有錢”+“有膽”。
因為錢壯窮人膽,
有錢了,不用你刺激,也是天天下館子,天天去蹦迪!
可問題在,提供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也就是加工資的傳動路徑太慢、太長!
所以,股市水漲船高,大韭菜、小韭菜、嫩韭菜、綠韭菜都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變有錢”
所以,房價止跌回穩,中國35個大中型城市的中產階層才能舒一口氣,帶娃蹦迪!
而這,就是最快速度刺激內需,拉升經濟的路徑.
其實呢,這種做法并不新鮮,
大家看下面這張圖,每一輪經濟衰退到經濟復蘇,通用的做法就是拉股市!
只不過中國民間的資產配置情況和其他國家不一樣,其他國家股市占比三分之一,房產占比三分之一,各類保險理財占三分之一。
而中國家庭的資產配置是四分之三都是房子。
從資金池子的角度看,中國居民投資的總池子在700萬億,其中450萬億是房地產,股市只有80萬億的流動盤。
所以,中國經濟從衰退走入復蘇,就一定要穩樓市、穩股市,也就是雙管齊下讓居民切實感受到:“錢的味道”。
所以,再看他們把穩樓市股市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也就不奇怪了。
說到底,一切政策都不過是經濟問題的折射而已;
說到底,搞經濟,才是硬道理!
第一次將通用人工智能當中重中之重。
發展數字經濟說了N多年,但總感覺虛無縹緲,反正就是政策轟轟烈烈,老百姓看著玄玄乎乎
但2025年,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
首先是宇樹機器人跳二人轉,Deepseek的橫空出世讓英偉達股票一度出現暴跌。
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情,讓普通人看見堅持發展的希望!
其次就是企業家座談會,傳導發展民營經濟,扶持民營經濟的信號!
在此基礎上,大會非常明確的直指數字產業的終極形態:人工智能。
本號是地產號,產業維度的內容就不多少了,只不過想告訴大家:圍繞人工智能產業的撒錢行為開啟了。
每一輪經濟復蘇,除了資產價格上漲,一定伴隨著某些產業的崛起、以及某些超級公司的出現。
比如物聯網時代的阿里巴巴、比如電子信息時代的中國移動、比如大眾創業時代的滴滴打車......
所以,撒錢不是目的,讓人工智能企業在2025年遍地開花才是目的。
這點看看中國四個一線城市產業基金的情況,也能窺見端倪
——深圳明確500億人工智能產業基金;
——東莞設立500億人工智能產業基金;
上述維度的報道內容很多,我就不一一陳列。
在杭州六小龍拉風這一刻起,各個地方城市就開啟了“你追我趕”撒錢行為: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人工智能產業;
所以,我說2025年是圍繞人工智能產業的撒錢的一年。
其實呢,撒錢這個詞不準確,
確切的叫法是“扶持”,
也就是通過資本和產業的聯姻,讓產業更快的成熟、成長。
而資本,就是錢,投資100個公司能“跑出”一個就不錯了,所以撒錢這個詞,也不算胡說。
不過呢,這個過程也是貨幣從銀行流入企業,再從企業流到員工的過程。
而這,是經濟復蘇!
最后——
經濟沒有對錯,更不應該有經濟發展的“潔癖”,
發展通用人工智能,讓國家、讓科技更強大是利國利民;讓樓市止跌企穩、股市拉升也是利國利民。
任何時候都要相信國運,相信跟著指揮棒走,我們就能順應國運,亨運通達!
所以,相信國運,相信2025年一定更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