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發展模式正在悄然轉變,未來的城市機遇不僅僅在成都。
近日,四川發布了?四川省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這份方案的干貨非常多,也非常有想象空間。
方案的總體要求是加快新型城鎮化發展,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提到了“推動1100萬左右省外輸出農民工返川在城鎮就業創業和養老,力爭年回流農業轉移人口20萬左右”。
要知道四川約1100萬農民工在省外務工,這是潛在回流人口,回流意愿是比較強的,如何有效承接住這么龐大的人口?僅一個成都肯定是做不到的,那么四川其它城市的機遇不就來了,用怎樣的政策吸引省外務工人員返川就業創業和養老,這是重點。
成都能吸引不少非四川人前來就業創業和養老,而四川其它城市還沒達到成都這樣能級的時候,更多的吸引返川務工人員是一步好棋,操作難度也相對要低一點,因為我相信大部分外出務工的四川人都對四川都有強烈的歸屬感,對家鄉更有難以抹去的濃濃鄉愁。
事實上,“搶”人是城市永恒的話題,更是一套非常繁瑣的系統工程,比如保障性住房的覆蓋程度、比如返川人才購房補貼、比如公積金異地轉移是否通暢、比如返川人員的子女入學問題、比如返川人員的創業激勵和就業政策支持等等。
這份五年行動方案既然有魄力寫出“推動1100萬左右省外輸出農民工返川在城鎮就業創業和養老”這句話,那么四川就必定要往更均衡的發展模式上走,因為只有這樣才兜得住這么多人口回流并留下來。
在方案里,還提到了“到2028年底,成都都市圈城鎮常住人口接近2400萬,占全省城鎮常住人口的45%左右,綿陽、宜賓—瀘州、南充—達州省域經濟副中心和區域中心城市樂山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鎮常住人口 1700萬 左右、占全省城鎮常住人口的30%左右”。
這段話一出,四川未來的發展路徑就更明朗了,要提高城鎮常住人口,那務必就要有更多的產業和資源來承接,對于都市圈成員和省域經濟副中心等城市來說,任重而道遠啊。
成都都市圈是國家批復的第三個都市圈,相當于國家級都市圈里的標兵了,是一定要做出成績的,不可能成都越來越強,身邊的德陽、資陽和眉山越來越弱,都市圈的理念也不僅僅是1小時通勤圈,而更重要的是抱團聯動發展,共享共贏機遇和成果。
比如德陽的凱州新城就承接了成都汽車零部件產業,引進了一汽解放商用車基地,比如成都的電子信息產業、航空航天產業的優勢和德陽裝備制造業的聯動,可推動德陽的裝備制造業向高端裝備、智能設備轉型,與成都形成更緊密的產業鏈配套關系,包括成都的氫能研發可以和德陽的能源裝備制造結合,共同打造“成德氫能走廊”。
比如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鏈外溢到眉山,在眉山天府新區拔地而起的配套生產企業也越來越多,包括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等多項產業布局,比如眉山的聯想疊云創新科技園吸收成都IT產業外溢,大力發展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經濟。
比如資陽的臨空經濟區依托天府國際機場大力發展航空物流、保稅加工、臨空產業等,對于企業而言,腳下是資陽更便宜的土地成本,身旁12公里外就是全國客流排名第五的天府國際機場,機遇無限,另外成都醫療資源的外溢,也推動著資陽“中國牙谷”成為全國口腔產業高地,還有資陽高仙機器人生產基地,吸引著成都人才外溢,將打造智能化生產基地。
如果說都市圈是四川破解一城獨大的第一步,那么省域經濟副中心的設立就是第二步。
之前,四川就提出了支持綿陽發揮科技城優勢,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經濟副中心,宜賓-瀘州組團建設川南省域經濟副中心,南充-達州組團培育川東北省域經濟副中心,而這份五年行動方案再次提說明了省域經濟副中心的重要性。
我個人認為四川的幾個省域經濟副中心城市要爭先搶位,要你追我趕起來,誰的成績單越好,那么拿到的政策傾斜和資源紅利就會越多,吸引更多人口的機會就越大。
1100萬返川人口的紅利,省域副中心務必要拿出決心來承接,你有多少產業,能提供多少工作崗位,能多大程度激發市場活力,形成更多創業機遇,都是每個城市要不斷向上突破的難題。
其實,各城市加快發展本地主導產業是一條路,這條路大多基于本地資源優勢或長久積累的產業優勢,這是主線,不能放松。
同時,筑巢引鳳,招商引資是一條路,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惠企政策雙管齊下,把企業引進來,搭建上下游產業鏈,這也是主線,不能放松。
另外,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承接東部沿海產業轉移也是一條路,這三條路務必要同時走,走穩,走好。
坦白講,成都的蓬勃發展已經攔住了一部分想出川的人才,承接的一部分已返川的人才,吸引了一部分外省的人才,但一個城市的人口上限是有極限的,未來,當越來越多的四川人在家門口就業、創業和養老的時候,那一定是四川實現了一城獨大到均衡發展的華麗蛻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