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日軍入侵上海,“一.二八”事變隨即爆發。
值此民族危亡之際,國民黨反動派非但不思全力抵抗,反而把槍頭對準了要求抗戰的革命群眾,一時間,黃浦灘頭,白色恐怖四處彌漫。
是年9月,隨著國內民主革命運動被反動派肆意鎮壓、破壞,白色恐怖籠罩下的上海灘內,我黨革命活動日益困難。
不少同志們被捕犧牲,而那些依然堅守在此處的地下工作者們,每天則如同在鋼絲上行走一般,時刻都有身份暴露、被捕犧牲的可能。
有鑒于此,組織方面對一些同志們安排了暫時的撤離。當時,時任上海滬東區委書記的陳履真便接到了上級的命令,令其夫婦二人近日離開上海,前去蘇聯學習。
陳履真在上海辦理好出國手續,隨后乘車來到徐州,在組織安排的一間房子內住下,等候妻子秦雅芬過來會合,隨后兩人一起出國。
幾天后,秦雅芬在組織的安排之下,乘火車抵達徐州火車站。
當她下了火車之后,卻發現,丈夫陳履真并沒有前來接站,而接站的那名同志在看到她之后,卻有些欲言又止。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老陳怎么沒來?”秦雅芬心里不由地一陣慌亂,忍不住問道。
對方聞言,頭一低,隨后靠近秦雅芬,低聲說道:
“大姐,昨天晚上,特務們把陳書記抓走了。”
秦雅芬還沒聽對方說完,便感到一陣暈眩,陳履真落入敵人之手,以她對陳履真性格的了解,這一次,自己恐怕再難見對方一面了。
陳履真被捕之后,組織上迅速展開營救行動,同時,組織這邊對于陳履真的被捕,頗為疑惑。
陳履真所住的房子,是組織這邊秘密安排的,期間他也一直深居簡出,并沒有過多地在社會上露面,可為何會偏偏這么快就被特務們給盯上了呢?
這個問題,當時一直困擾著大伙兒。
一直到前去調查此事的同志回來之后,才為大家最終揭開了這個謎團:
陳履真之所以這么快就被敵人發現了,是因為我方這邊出了叛徒。
不過,這個叛徒的身份對于秦雅芬來說,實在是難以接受,因為對方便是自己的親妹妹——秦雅芳。
那么秦雅芬為什么會選擇叛變,并且出賣自己的姐夫呢?
答案令人唏噓感嘆,秦雅芬的背叛,竟然是為情所困!
陳履真抵達徐州之時,秦雅芬當時也正在徐州,在得知了姐夫來此的消息之后,秦雅芬便悄悄來到了姐夫這邊,隨后向著姐夫大倒苦水。
原來,秦雅芬與丈夫陳亨洲兩人最初被組織派到了濟南那邊從事地下工作,然而,艱苦的革命環境,使得原本就意志不堅的陳亨洲,最終背棄了革命,隨后,投到了敵人的懷抱當中。
革命情侶的背叛,使得秦雅芬難以接受的同時,也對未來充滿了迷惘。陳履真向對方建議,與對方立即斷絕聯系,并通知兩人所知道的所有同志,立即轉移,徹底割斷關系。
可秦雅芬卻舊情難舍,遲疑了片刻,隨即吞吞吐吐地對陳履真說道:
“姐夫,我寫信罵了他,前天他給我還回了信,讓我去南京。”
“去南京?去那邊干什么?”陳履真皺眉問。
“他說有許多話要當面才能講清楚。”
“那你是怎么想的?”
“我想,看在夫妻一場的份兒上,興許我能勸他回心轉意。”秦雅芬有些不甘心。
“你呀,”陳履真搖了搖頭,不以為然,“你怎么考慮問題這么簡單,他這明擺著是要把你再拉下水!你千萬不要感情用事。”
秦雅芬低下頭,沒再說話。
“你好好想一想,這段時間平復下心情,過幾天你姐來了,你們姐妹倆再說說話,我還有話對你說,過幾天再說吧,今天天晚了,你先回去吧。”陳履真見秦雅芬還是無法釋懷,便勸誡對方,讓時間沖淡一切,然而,他卻萬萬沒想到,眼前的這個秦雅芬,竟會為了“愛”,選擇不顧一切。
當夜,秦雅芬離開了姐夫陳履真的住所,在大街上徘徊良久之后,在革命和私情的十字路口,最終選擇了連夜乘車去南京見陳亨洲。
到了南京之后,在陳亨洲的聲淚俱下的哭訴之中,原本就心軟的秦雅芬,非但沒有去責怪陳亨洲的背叛,反而同情起了陳亨洲,進而決定與他一起隨波逐流。
原本,秦雅芬只是想跟著陳亨洲,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然而,她卻沒有想到,眼前的這個男人,看中她的,更多是其背后的“利益”。
陳亨洲初投敵人懷抱,亟需立功表現,隨后他便通過套話,從秦雅芬的口中,得知了陳履真當下藏身徐州的事情。
幾天后,陳亨洲借口被調派到山東工作,途中在徐州暫停歇腳。當天晚上,兩人住進花園飯店,進了飯店之后,里面已經有幾名特務等候多時,陳亨洲當即撕下了先前的偽裝,要求秦雅芬將陳履真的住處指給他們。
秦雅芬這才明白,鬧了半天,陳亨洲的目的是要來抓捕陳履真,她不愿出賣自己的姐夫,畢竟如果這事兒被家人知道了,自己以后怎么還有臉見人。
不過此時,已經由不得她,陳亨洲見她不作聲,當即威脅道:
“如今咱們只有干下去,不干的話,今晚咱們誰也活不成!”
掩面哭泣的秦雅芬最終屈服,當天夜里,下半夜,陳履真所住的房子,屋門被人猛地踹開,十幾名全副武裝的憲兵、警察沖了進來,陳履真隨即被捕。
審訊室內,敵人為了撬開陳履真的嘴,用盡了酷刑,卻始終沒有從對方嘴里得到絲毫有價值的情報。
隨后,敵人又派出了早先叛變革命的叛徒陳資平前去獄中勸降,結果陳資平被對方罵得落荒而逃。
惱羞成怒的敵人們,最終動了殺心。
1932年11月,南京城內,凄風瑟瑟,雨花臺前,陳履真站定,目光凝視遠方,不遠處的敵人們,槍口已然抬起。
臨刑前,敵人們還不死心,又給他五分鐘考慮時間,并誘惑他道:
“只要你愿意開口,簽字,還可以免死。”
時間一分鐘、一分鐘過去了,陳履真沉默不語,失去耐心的敵人又問,“你想想,現在你要是被釋放了,你能干多少事兒,你說說你想要干什么?”
陳履真輕蔑地看了對方一眼,嚴正地回答道:
“干革命!”
槍聲響起,革命的碧血跌入塵埃,但這股正氣卻沖貫云霄......
感謝閱讀,我是青史如煙,聊小眾歷史,不一樣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聞錄(第三輯)——第706篇,歡迎大家關注,翻閱下面合集內的往期精彩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共同弘揚正能量,謝謝大家。
參考資料:《蕭縣文史資料》,郭影秋、白云升回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