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時代,信息安全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更是企業業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智能制造企業而言,信息安全關乎的不僅是系統的穩定運行和數據的安全保護,更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效率、運營成本乃至品牌聲譽。如何在智能制造過程中構建出一個強大的網絡安全體系,成為了行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安全不是一個問題,而是業務管理的一個元素
新場景: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
智能制造是制造技術和信息技術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涵蓋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智能制造貫穿產品設計、制造、服務等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以不斷提升產品交貨期、質量效益、服務水平、綠色、和諧發展為根本目標。從技術發展延續性的視角,智能制造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基本階段,即數字化制造、互聯網+制造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
新業態:云計算,大數據,工業控制系統,物聯網,移動互聯
云計算與大數據安全問題云計算技術使得大量的數據得以集中存儲和處理,數據的安全性、可用性和隱私保護問題日益突出。企業在享受云計算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要面對數據泄露、數據丟失等風險。如何確保數據在傳輸、存儲和處理過程中得到妥善保護,是智能制造企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工業控制系統的安全挑戰工業控制系統(ICS)在智能制造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控制著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然而,ICS的安全防護往往被忽視,一旦遭遇網絡攻擊,將導致生產停滯、設備損壞甚至更嚴重的后果。因此,加強對工業控制系統的安全防護,確保生產過程中的設備與網絡的穩定性,已成為當務之急。
物聯網的安全隱患在智能制造中,物聯網設備的廣泛應用無疑提高了生產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但與此同時,物聯網設備的數量龐大、聯網廣泛,往往帶來較大的安全漏洞。黑客可以通過攻擊物聯網設備,進入企業內部網絡,甚至直接控制生產設備。加強物聯網安全防護、確保設備身份認證與數據加密,是避免安全事件發生的必要措施。
信息安全在企業當中的直觀效應
智能產品與服務,系統集成等可以提升整體效率,降低企業成本,而信息安全能提高作業安全性,使作業事故成本降低到5%-10%。
應用安全框架,且持續評估保持
安全框架有OSI安全體系,普渡模型,IATF等等,模型并無先進之分,只有符合自身的業務場景。
在制造業中,一般是用普渡模型,分別是:
區域控制單元區:操作區,基本控制,區域總控區;
生產制造區:生產網認證邊界,站點制造運營與控制;
企業運營區:企業運營決策,站點業務規劃與物流;
安全應該有法可依
新法規:《關鍵基礎設施保護條例》 ,《數據安全法》 ,《個人信息保護法》 ;
新熱點:業務連續性,工控安全,數據安全;
企業級三大熱點安全問題
工控安全,數據安全,業務連續性;
工控安全:工業控制系統(ICS)作為智能制造的核心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效率與安全性。任何對工控系統的攻擊都可能導致生產中斷、設備損壞、甚至危及企業的經濟利益與社會信譽。因此,提升工控系統的安全防護水平,成為制造企業的重中之重。
數據安全:隨著信息化進程的推進,數據成為企業運營的重要資產。如何確保數據的安全、完整與私密,防止數據泄露、丟失或被篡改,已成為企業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采取加密、備份、訪問控制等手段,保障數據安全,是企業在智能制造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
業務連續性:智能制造強調的是全程數字化與網絡化,一旦發生信息系統宕機、數據丟失等問題,將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為了確保業務的連續性,企業必須構建有效的災備機制,確保在突發情況下,信息資產能夠得到有效恢復。
安全是一段旅程,而不是終點線
新運營:產品,服務,團隊,平臺;
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中,安全不僅是一個技術難題,更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安全防護體系需要根據技術的發展、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及外部環境的威脅不斷優化。企業應當始終保持高度的安全敏感性,定期評估與升級現有的安全防護措施,確保始終處于技術與安全的前沿。
在智能制造的新運營模式下,安全不再是孤立的技術問題,而是與產品、服務、團隊和平臺的緊密結合。企業應以“服務模式”進行合作,以“安全體驗”進行評價,以“安全能力”作為交付,并以“安全知識”作為成果,推動企業信息安全的持續提升和優化。
網絡新安全的疑問與解答Q&A
Q:不同的模塊是否有著不同的安全級別?
A:安全級別取決于,首先是國家測評,如果違反到了國家層面,國家要求幾級就幾級;其次如果是企業級別的安全要求,比如芯片制造,光刻機這種關鍵資產,那么安全級別就要設置得高,要投入更多的安全防護。
Q:怎么保證安全與業務的連續?
A:在技術方面,等保2.0標準體系所要求的一個中心三重防護標準要做好,安全策略要設對;第二個安全網絡通信,安全檢測與審計系統安裝,安全計算環境要安裝殺毒軟件;同時,技術與管理并重,不能停留于被動防御,這樣才能保證業務的連續性。
Q:網絡安全在智能制造占據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A:大概在21%左右,在國外網絡安全投入達到了5%-10%左右,國內的網絡安全投入還不到1%,任重而道遠,要增加網絡安全意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