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與零售領域,亞馬遜無疑是一個超級巨頭。從最初的在線書店,到如今多元化生態體系的構建,亞馬遜憑借其卓越的戰略眼光和創新能力,不斷引領著行業變革。
01 全球生態體系:電商與云計算的“雙輪驅動”
作為全球科技與零售的領航者,亞馬遜已經構建了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這個體系以電商為核心,云計算為利潤支柱,同時輔以廣告與訂閱服務作為增長引擎。2024年,亞馬遜的零售業務收入占比高達81.9%,營業利潤率達到6.3%。而AWS(亞馬遜云服務)則以37%的營業利潤率,貢獻了公司近半的利潤,成為全球最大的云服務商,市占率高達31%。
1. 零售生態:低價策略與物流壁壘的雙重加固
在零售領域,亞馬遜一直秉持著低價策略,以吸引廣大消費者。面對Temu、Shein等新興平臺的低價沖擊,亞馬遜并未退縮,而是積極應對。公司推出了“Haul超值購”專區,專注于20美元以下的商品,通過中國直郵模式降低供應鏈成本,從而有效爭奪價格敏感型用戶。
同時,亞馬遜在物流方面構建了強大的壁壘。其自建的物流網絡(FBA)已經覆蓋全球20個站點,2024年的配送時效已經提升至平均9天(部分區域僅需3天)。此外,亞馬遜還推出了智能托管服務(Amazon Managed Service),實現了端到端供應鏈的自動化管理,進一步提升了物流效率。
2. 云計算生態:AI與基礎設施的深度綁定
在云計算領域,AWS無疑是亞馬遜的又一張王牌。AWS通過“AI超市”戰略,整合了生成式AI能力,上線了國產大模型DeepSeek-R1,覆蓋了智能客服、數據分析等多個場景。這使得AWS的技術護城河進一步加深,為公司在全球云計算市場的領先地位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4年第四季度,AWS的營收達到了288億美元,同比增長19%,營業利潤更是高達106億美元。這些數據充分展示了AWS在云計算市場的強大競爭力。
02 中國戰略:跨境電商的“第二增長曲線”
中國作為亞馬遜全球賣家生態的核心支柱,對于公司的未來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24年,中國賣家在亞馬遜上的商品銷量同比增長了20%,銷售額超100萬美元的賣家數量增長了55%,而銷售額超1000萬美元的賣家更是激增了60%。
1. 產業帶轉型:從“低價出海”到“品牌化升級”
為了推動中國賣家的進一步發展,亞馬遜啟動了“產業帶加速器”項目。該項目覆蓋了150個中國優質產業帶,旨在推動傳統制造業向品牌化轉型。以洛陽鋼制家具產業為例,品牌“Yizosh”通過亞馬遜平臺實現了年銷售額的10倍增長,并成功入選了Amazon’s Choice榜單。
此外,亞馬遜企業購(B2B)的Direct to Buyer模式也為中國賣家提供了巨大的機遇。該模式幫助工廠跳過中間商,直接對接全球采購商,從而降低了內卷成本,提升了利潤空間。
2. 技術賦能:AI工具與供應鏈創新
在技術支持方面,亞馬遜推出了生成式AI助手Amelia。這款助手支持中文實時答疑與運營診斷,能夠幫助中國賣家優化商品詳情頁和廣告策略。數據顯示,使用AI工具的賣家運營效率提升了30%,商品頁生成準確率達到了90%。
在供應鏈方面,亞馬遜也進行了諸多創新。其入倉分銷網絡(AWD)通過機器學習優化庫存配置,降低了倉儲成本20%以上。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供應鏈的運營效率,也為中國賣家提供了更加穩定、高效的物流服務。
03 海外市場:電商地位與廣告帝國的擴張
在海外市場方面,亞馬遜同樣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公司不僅在北美電商市場占據主導地位,還在新興市場積極布局,不斷擴展其全球站點。
1. 電商市占率:北美霸主與新興市場布局
亞馬遜在北美電商市場占據了37.6%的份額,遠超第二名。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于亞馬遜在北美市場的深厚積累和不斷創新。同時,亞馬遜也在積極拓展全球市場。2025年,其全球站點已經擴展至20個(新增愛爾蘭站),覆蓋了歐美成熟市場以及中東、拉美等新興區域。
這些站點的拓展,不僅為亞馬遜帶來了更多的用戶和銷售額,也為其在全球范圍內構建更加完善的電商生態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亞馬遜的Prime會員制度也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推廣。數億Prime會員的加入,為亞馬遜的電商業務提供了穩定的用戶基礎和收入來源。
2. 廣告業務:第三方賣家的“流量爭奪戰”
在廣告業務方面,亞馬遜同樣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公司占據了美國電商廣告市場77.7%的份額,2024年的廣告收入達到了279.4億美元。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于亞馬遜在電商領域的領先地位以及其對廣告業務的不斷創新。
在亞馬遜的廣告業務中,第三方賣家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們的廣告支出遠超1P品牌,其中Sponsored Products廣告支出高出了127%,視頻廣告則高出了146%。為了應對競爭壓力,亞馬遜不斷向中小賣家開放新的廣告工具和技術。
DSP(需求方平臺)和AMC(營銷云)是亞馬遜為中小賣家提供的兩款重要廣告工具。DSP能夠幫助賣家更加精準地投放廣告,提高廣告效果;而AMC則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營銷解決方案,幫助賣家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銷售額。
此外,亞馬遜還通過與其他廣告平臺的合作,進一步拓展了其廣告業務的邊界。例如,亞馬遜與谷歌合作,允許谷歌的廣告主在亞馬遜平臺上投放搜索廣告。這一合作不僅為亞馬遜帶來了更多的廣告收入,也為廣告主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投放選擇。
3. 流媒體營銷:Prime Video與Twitch的協同效應
除了傳統的廣告形式外,亞馬遜還積極利用流媒體平臺進行營銷。Prime Video作為亞馬遜旗下的流媒體平臺,已經覆蓋了15個國家,觸達了2億用戶。通過結合可購物廣告形式,Prime Video能夠提升廣告的轉化率,為廣告主帶來更好的投放效果。
而Twitch則是一款專注于游戲直播的流媒體平臺。它聚焦Z世代,通過直播互動強化品牌粘性。數據顯示,流媒體廣告組合能夠將品牌知名度提升2倍。這使得Twitch成為了一個極具潛力的廣告平臺,吸引了眾多游戲品牌和相關行業的廣告主。
04 挑戰與應對:全球競爭下的戰略抉擇
盡管亞馬遜在全球市場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其仍面臨著諸多挑戰。這些挑戰既包括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也包括政策與合規風險、技術投入與盈利壓力等方面的挑戰。
1. 低價市場的平衡難題
Haul專區雖然有效抵御了Temu等新興平臺的沖擊,但依賴中國直郵導致物流周期長(1-2周),且低價策略可能擠壓賣家利潤空間。為了平衡成本控制與用戶體驗,亞馬遜在這方面仍需要不斷優化其供應鏈和物流體系。例如,通過加強與本土物流公司的合作、提升倉儲和配送效率等方式來縮短物流周期;同時,通過優化商品結構和定價策略來確保賣家的利潤空間。
2. 政策與合規風險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的貿易政策和監管環境都在不斷變化。例如,歐盟取消了150歐元以下商品的免稅政策;美國對華加征關稅至20%等。這些政策變化對中國賣家和亞馬遜平臺都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為了應對這些挑戰,需要加強與各國政府和監管機構的溝通與合作;同時,通過優化跨境倉儲和物流體系來降低稅費影響。
3. 技術投入與盈利壓力
作為科技巨頭,亞馬遜在技術研發和創新方面的投入一直非常大。2025年,公司計劃資本支出達到1000億美元,主要用于AI算力與數據中心擴建等方面。然而,在巨大的技術投入面前,亞馬遜也面臨著盈利壓力。為了平衡技術投入與股東回報之間的關系,亞馬遜需要不斷優化其業務結構、提升運營效率;同時,通過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和收入來源來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
05 結語
亞馬遜的競爭力源于其“技術+生態”的雙重壁壘。在中國,它既是傳統制造業轉型的推手,也是品牌出海的加速器;在全球,它通過低價策略與AI創新鞏固電商地位,同時以AWS和廣告業務構建第二增長曲線。未來,其能否在復雜環境中維持“雙輪驅動”的動能,將取決于技術落地效率與生態協同深度。
文圖來源:官網及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