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的好,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師,然而,在很多時候,父母并沒有扮演好”老師“這個角色,以至于孩子的叛逆上升到壞習慣及錯誤行為放大,甚至最后走上了違法的程度,這樣的結果雖然父母不愿接受和承認,但父母的管教責任沒有做好是毋庸置疑的。
在現如今,不少年輕的父母將孩子交給學校或家中的老人,他們因為生計的問題外出務工,原以為將孩子托付于老師和家中老師就萬事大吉了,但也正是如此,孩子的教育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會漸漸顯露出來。
一、學校的教育問題
孩子上學,在學校基本上是以文化上的教育為主,思想上的教育為輔;
在學校中,由于一個班級學生眾多,老師的精力和時間有限,老師一般會站在學生整體上看待教育學生,但是,要知道,老師的教育基本上都是以成績的好壞衡量學生,其次是學生的品德教育,也就是學校教育有一個側重點,那就是文化教育。
二、家中爺爺奶奶的監管
文化學習之外,另一個就是家庭中的思想道德教育,這部分的教育相比文化學習更為重要,如果學生文化再好,但思想品德上不好,那么將直接影響孩子身心發展,等到成年后很有可能對社會造成影響。
孩子留在家中由爺爺奶奶教育,由于年齡代溝、思想認知、嬌生慣養等的綜合原因,爺爺奶奶在教育上跟不上如今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這就讓小孩產生一種逃避、無視、敷衍等的壞影響,特別是在農村,爺爺奶奶的文化程度不高,再加上教育方式不對,那么孩子不良的思想教育更會促使孩子的叛逆心理加劇!
三、父母的全能教育
現如今,現如今,年輕父母的壓力很大,一方面是生計的奔波,另一方面是孩子的教育,在具體的行為中,勢必會顧此失彼。然而,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無論是孩子的文化上,還是思想品質上,父母的教育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特別是教育方式上出現偏差,那么直接關乎著后期成年后的行為。
在父母教育上,首先是自身的言行身教,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行為有不良習慣,那么很容易被小孩模仿;其次,小孩的管教上,父母在教育上要有原則,如果不對的,父母要堅持己見,不要孩子哭鬧就心軟,如果這樣妥協之后,那么后期就成為惡性行為;最后,父母教育要有方式,孩子不聽話靠打罵的行為只會影響孩子的行為,而無法糾正其固有的思想。
最后再 補充一點,孩子的最好教育方式是3-6歲階段,這個階段一旦教育不好,那么隨著年齡的增大便不好管理,因為這期間孩子需要依靠父母來生存,他們的不良思想波動也是正常的,假以正確影響和教育,很容易糾正這些不良問題。一旦孩子6歲之后,隨著認知越來越多,他們的見識也逐漸很廣,前期沒有教育好,那么孩子的叛逆行為將越來越嚴重,他們會曠課、離家出走、打架斗毆等等種種行為。
總的來說,作為父母,柴米油鹽的家庭生計很繁重,孩子的教育同樣也很重,雖然很難相互平衡,但為了孩子的未來,父母最好多多斟酌權衡。
(原創文章,文章內容僅參考交流,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