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間的這場沖突,從3年前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卻依舊沒能妥善的解決。在這期間,其實有不少國家以及國際組織呼吁雙方通過談判的方式和平解決問題,但是雙方卻一直沒能坐到談判桌前。
直到今年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這位在上任前就一直宣稱會盡快解決俄烏問題的總統,在上位后,也確實履行了自己當初的承諾。
2月份,美俄代表團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進行會面,并且舉行了會議。在這次會議上,雙方所討論的重點毫無疑問就烏克蘭問題,圍繞此話題,他們達成了不少共識。
但是這場會議卻并沒有邀請另外兩大利益相關者,也就是歐洲國家和烏克蘭來參加。這在所有人看來,無疑是美俄兩國準備直接繞過其他人,從而達成各自的目的。
對此歐洲和烏克蘭自然是相當不滿,都害怕自己的切身利益被犧牲掉。畢竟歐洲國家對烏克蘭的援助也算是不遺余力,這里面除了是對自身安全的考量之外,想必也存有從沖突中分一杯羹的心思。
可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即便美西方國家如此大力支持,烏克蘭在戰場上的表現依舊沒有處于優勢之中,節節敗退,大片土地都被俄羅斯所占領。
而且隨著拜登的下臺,烏克蘭所能得到的援助開始減少。尤其是特朗普上臺之后,不僅叫停了所有無償的對外援助,還率先讓美國代表團與俄羅斯會談,這無疑讓烏克蘭感到了不安的氣息。
果不其然,很快美國就暴露出來了自己的真正目的,直指烏克蘭的礦產資源,要求澤連斯基用礦產來換取援助。
其實對于美國的這一要求,澤連斯基反倒是接受良好,因為特朗普所想的,澤連斯基自己也曾經計劃過。只是他想的還是太天真,想要將礦產資源當做籌碼,去換更多的東西。殊不知特朗普心里打的算盤,可遠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
美俄代表團在利雅得的會議結束后不久,歐洲國家就開始積極商討相應對策,法國總統馬克龍前往美國與特朗普進行會晤,話里話外講的都是希望能讓歐洲國家“上桌”,分得一些利益。
而就在2月28日,澤連斯基也終于得到了和特朗普會談的機會,只可惜雙方之間的這場談話顯然進行的不是很愉快,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糟糕。
會談剛開始,幾人還維持了表面上的禮貌。但是隨著交談開始,場面就變得失控起來。特朗普將會談的重點放在了美烏之間的礦產協議之上,對于澤連斯基最想要的安全保障,他卻沒有給出什么確切的承諾。
至于其提出的加入北約的要求,更是被特朗普稱為,不應該出現在談判桌上。從中就可以看出,澤連斯基自戰爭開始就想要達成的目的,應該是沒什么希望了。
不僅如此,特朗普還順帶批評歐洲對烏克蘭的支援不足。對此,澤連斯基溫和的表示了反對意見,畢竟再怎么說,歐洲國家也是烏克蘭另一重要支援力量。
同時,對于特朗普所說的停火,澤連斯基的意見同樣不少,他聲稱沒有安全保障,烏克蘭是不會同意停火的。
雙方在這一關鍵問題上無法達成統一意見,甚至還爆發了劇烈的爭吵,最終會議不歡而散。當天澤連斯基就離開了白宮,所謂的“礦產協議”也根本沒簽。
本以為這件事發生之后,美烏之間在短期內是不會有什么交集的,卻沒想到就在3月11日,美烏雙方代表團竟然再度于沙特吉達進行會談。
相比于上一次會談時的緊張氣氛,在這次會談上,美烏雙方達成了不少共識。烏方表示愿意接受30天臨時停火的建議,而且這個時間還能延長。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俄羅斯也必須接受并實行此建議。
美方則表示會恢復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以及情報分享。一邊為其提供軍事援助,一邊又提出停火建議,美國的這般做法好似有些矛盾。
但事實上,特朗普的這番做法,說到底應該還是為了掌握整個和平進程的主動權。利用軍事援助做籌碼,得到了烏克蘭的礦產資源,同時通過烏克蘭,繼續維持美國對歐洲和俄羅斯的影響。
確保和平進程的最后結果是美國預期的,能獲得最大利益的。只是,暫且不說別的,單是這個停火建議的進行估計就不會太順利。
因為俄羅斯雖然同意了停火30天,但是仍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證烏克蘭不會在這期間進行動員和接收武器裝備呢?
其實,雙方都對彼此不太信任,都擔心對方會在這期間搞小動作。因此要想真的停火,估計不會那么簡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