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接連發布《關于〈深圳市住房公積金貸款管理規定〉的補充規定》和《關于我市住房公積金利息補貼有關事項的通知》,從優化貸款政策、擴大利息補貼范圍兩方面發力,進一步降低職工購房成本。同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適時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為住房消費注入強心針。雙政策疊加效應下,帶動2025年深圳住房市場在已顯著回暖的基礎上繼續升溫。
政策解讀:降低門檻、擴大覆蓋、強化保障
深圳市此次公積金新政重點圍繞四大方向調整:一是優化貸款額度計算方式。新規將職工公積金賬戶余額的倍數從14倍提升至16倍,個人申請最高額度從50萬元提高至60萬元,家庭最高額度從90萬元上調至100萬元。同時,引入"動態調節機制",明確未來將根據房價、居民收入等指標動態調整貸款上限。如個人購買本市首套住房上浮比例從20%提高至40%。
二是強化對多子女家庭支持。兩個及以上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購買首套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可從10%提高至50%,符合上述多種上浮情形可累加上浮比例,最高上浮110%,即個人最高可貸126萬元,家庭最高可貸231萬元。按照往年數據,首套房上浮政策可覆蓋90%以上貸款申請職工。
三是擴大靈活就業人員覆蓋。新政明確將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公積金繳存體系,繳存滿6個月即可申請貸款。
四是取消了戶籍和首套房限制。異地繳存職工,無論是否具有深圳戶籍,只要滿足深圳市住房公積金貸款條件,在深購買首套或第二套商品住房時,都可以向深圳市公積金中心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含商轉公貸款)。
公積金利息補貼政策也同步升級。繳存住房公積金累計達到一年以上,且未曾使用過住房公積金貸款的職工,銷戶提取時可以獲得利息補貼。根據繳存年限的長短,以歷年結息總額(含銷戶利息)為基數,職工最高可獲得20%補貼。
專家觀點:政策匹配新市民和年輕人
此次調整可以看作是公積金制度從'保基本'向'促改善'升級。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深圳的住房自有率較低,年輕人口集中,剛性需求大,此次公積金貸款政策的調整,最大受益者就是新市民和年輕人。提高貸款額度、降低首付比例,以及優化其他相關政策,將有效降低這部分人群的購房門檻和月供壓力,進一步釋放住房消費潛力。
中國知名財經評論員劉曉博則關注政策刺激力度:"貸款額度增加了,可以給購房家庭節省更多的供樓利息,刺激更多家庭買房。對于“價格便宜”的安居房、人才房、共有產權住房作用更明顯。且可以吸引更多外地人到深圳買房子。
市場反應:政策發布帶熱看房潮預期
深圳貝殼研究院17號提供的數據顯示,16號政策發布當日,貝殼深圳合作中介門店成交量比上周日(3月9日)增長8%。“
政策發布第二日下午,記者走訪深圳景田某房產中介門店,門店經理向記者表示,周日政策出來后,有年輕客戶剛趁中午時間過來咨詢算價,咨詢公積金貸款額度問題。"有客戶原本計劃下半年買房,現在決定提前到5月前出手"。
在另一家中介門店,95后來深四年的羅女士告知:“公積金賬戶余額有8萬元,原來能貸112萬,現在提到128萬,首付壓力小了不少。”他看中龍華一套總價350萬元的地鐵沿線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提升讓她節省了17.5萬元現金支出。
另一位看房的張先生算了一筆賬:公積金貸款額度從90萬提升到100萬,組合貸利率預期下降后,30年總利息估計可節省近15萬元。“原本想再看看,等房價再降點,節后看了半個月,中意的房子價格比去年底還有所上漲,現在怕房價繼續反彈,準備月底前定下來。"
一些房產觀察人士認為,深圳此次專門增設了貸款額度動態評估條款,當房價出現劇烈波動時,可啟動應急調整機制,這也為市場雙向波動預留了政策工具箱。
隨著"金三銀四"傳統旺季到來,深圳住房市場正迎來政策、利率、需求的三重共振。政策"及時雨",既為剛需群體降低了安居門檻,也為改善型需求打開了置換通道,通過制度創新為住房消費的長期健康發展夯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