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媒體報道,香港恒基兆業地產集團創辦人李兆基在家人陪伴下安詳離世,享年97歲。
這位被尊稱為“四叔”“地產大亨”“亞洲股神”的傳奇人物,以一生波瀾壯闊的商海沉浮,在香港乃至全球商業史上刻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一
1928年,李兆基出生于廣東順德大良,自幼浸潤于父親經營的金鋪與銀號生意。14歲那年,他已能精準辨別黃金成色,算盤打得飛快。
1948年,20歲的李兆基懷揣1000元港幣只身赴港,在文咸東街的銀號里,他白天點鈔記賬,夜晚睡在柜臺后的木板床,枕邊永遠放著一本《易經》。
10年后,他與馮景禧、郭德勝等8人合資成立永業公司,首創“分層出售、十年分期付款”模式,打破香港整棟售樓的慣例。雖然在今天看來,分層出售依然很夸張,但憑著這一創新,不僅讓永業項目迅速售罄,更悄然改寫了香港房地產的游戲規則。
1963年,三人重組公司成立“新鴻基”,名字取自“新鴻基三杰”——郭德勝的“鴻”字,李兆基的“基”字。十年間,新鴻基從一家小公司躍升為香港地產巨頭。
1975年,李兆基選擇另立門戶,成立恒基兆業。他以“貨如輪轉”策略大量收購舊樓重建,甚至派員工走街串巷記錄業主信息,被港媒戲稱為“收樓百科全書”。
二
提及李兆基,總繞不開另一位香港巨擘李嘉誠。關于兩個香港富豪的恩怨故事,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
兩人的恩怨始于上世紀70年代,當時李兆基的恒基兆業與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幾乎同時瞄準了香港新市鎮開發。
1981年,李嘉誠以29億港元拍得黃埔船塢地塊,創下當時地價紀錄;次年,李兆基便以10億港元拿下沙田地塊,以“低密度豪宅”概念反超利潤。
兩人的明爭暗斗由此拉開帷幕,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李嘉誠拋售資產套現,李兆基卻逆勢加倉,一度被市場質疑,但隨后樓市反彈證明了他的膽識。
1995年至1997年,李兆基連續三年蟬聯《福布斯》華人首富,全球排名第四,風頭壓過李嘉誠。
2012年后,李嘉誠憑借多元化布局重回首富寶座。直到2020年,91歲的李兆基以304億美元身家反超,再度登頂香港首富。
李兆基的小兒子取名李家誠,這曾被外界解讀為李兆基因為私人恩怨對李嘉誠的報復。不過這一說法只是一種調侃,事實上并無關聯。
2012年霍啟剛跟郭晶晶結婚的時候,李嘉誠到場送了禮物,但只呆了10分鐘,喜酒都沒有喝就走了。有外界猜測,這可能與害怕和李兆基碰面有關。
因為李兆基和霍家關系親密,當天他和兒子李家誠、兒媳徐子淇一起出席了郭晶晶和霍啟剛的婚禮。霍家對他更是以禮相待,被安排在主桌就位,如果李嘉誠沒有離開,場面難免尷尬。
三
除了在房地產領域的獨特眼光外,李兆基在股市上更是有“亞洲股神”之稱。
2004年,他提出“一元變八元”理論,主張通過資本運作放大資產價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夕,他精準拋售美國次貸相關資產,轉而抄底日本銀行股,一年后獲利超百億港元。
但這位“股神”也有失手之時,2015年A股暴跌,他公開承認“看錯了內地政策風向”,虧損約30億港元。
2019年,91歲的李兆基宣布退休,將恒基兆業交予長子李家杰與次子李家誠,只保留執行董事頭銜。交接儀式上,他贈予兒子們一幅親手所寫的《留余匾》拓本,上書“留有余,不盡之巧以還造化。”
四
李兆基一生不僅以商業成就聞名,更因其在慈善事業上的貢獻備受贊譽。
1995年,李兆基捐資1億元在順德建設李兆基中學,并設立500萬元獎教獎學基金,資助困難學生和獎勵優秀師生。該校至今培養了數十名清華北大學子,成為廣東省著名僑校。
2009年,李兆基向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各捐贈2億元,分別用于建設“李兆基科技大樓”和“李兆基人文學苑”。向復旦大學捐贈1億元,建設“李兆基圖書館”,累計為三校捐款近10億元。
2011至2019年間,資助畢節、新疆、西藏等地的職業教育及國家通用語言培訓項目,累計資助超過4.3萬人。資助武陵山區、甘肅、安徽等地的教育移民項目,幫助8500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對落后地區的發展功不可沒。
此外,他還投入4.3億元,在全國26個省份培訓123萬農民及1.1萬名鄉村醫生,并捐建900多所農村醫療站和1所兒童福利院。
汶川地震捐款1億,雅安地震捐助5000萬港元。2008年北京奧運會,李兆基捐贈1.2億港元參與建設水立方,成為港澳地區最大個人捐資者。
2023年京津冀洪災中,李兆基基金捐贈2000萬元;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其家族亦通過基金會支援抗疫物資。
2024年,將香港山頂白加道豪宅捐贈作公益用途,完成人生最后一場“土地交易”……
97歲的高齡離世,他的一生可謂圓滿。曾經的香港地產業四大天王中鄭裕彤、郭德勝和李兆基先后離世,只剩下李嘉誠一人。
一代商業傳奇人物,漸漸老去,他們見證了香港的輝煌和祖國的發展,也趕上了時代的快車,鑄造了難以企及的高度,值得后人學習和敬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