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目前在市面上魚龍混珠,啥樣子的都有。
做不好的把孩子搞出一堆情緒不說,還會讓孤獨癥的孩子越做越自閉。
以下三種感統課,是你家嗎?如果是,勸你別上啦。
1.
嚴厲發號指令型
艾爾斯感覺統合提出了十項保真原則,用來給我們去鑒定老師的課程是否符合感統介入的標準。
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
老師需要積極地想辦法, 去調動孩子的內在驅力和動機,讓孩子享受與你上課的過程。 也就是說,孩子是主動參與到這個過程中的。其中還要有吸引孩子的游戲元素在里面。
圖源:shao工作室
所以,一堂好的感統課程,我們并不會看到一臉死氣沉沉,嚴肅表情,單純發號指令跟孩子說:“快走”“快跑”“快跳”的老師。
如果你家孩子的老師是這種,勸你重新考慮。
2.
只有“感覺”
不“統合”的課
艾爾斯感覺統合十項保真原則中還有一條:老師與孩子是伙伴關系。
也就是說,老師是積極正向地想要跟孩子共同參與到活動中,并且老師是跟孩子一起想辦法達成目標——
一堂好的感統課,我們不止是會看到跑、跳以及蕩秋千的活動,我們還會看到老師會利用一些類似搶椅子、鬼抓人、抓小偷等游戲,結合了幾種不同感覺的元素在里頭,提供給我們的小朋友。在此過程中老師會非常注重孩子的眼神,關注孩子是否有口語或非口語的回應。
因為感統的本質是感覺+統合——
對大腦“同時輸入的幾種感覺”,大腦進行“組織和計劃”,以達成“某個目標”。所以,感覺統合活動是帶有目標的,其核心是“動腦子”。
一個好的感統老師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游戲能力。如果感統老師的課程只是讓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走平衡木,一遍一遍地沖滑板,只是在跟器材互動,怎么提高孩子的社交游戲能力?
3.
感統失調
靠強化物能“糾正”?
看到過一個自閉癥小朋友,他的能力非常的好,但是他非常不喜歡一些人比較多的環境、以及會有肢體接觸的活動。只要有小朋友碰到他,他情緒就會特別的大,甚至會出現打人的行為。
老師提出的解決方式是:只要孩子允許被人碰一下臉,就給他一個好吃的。
但是,孩子長大以后怎么辦呢?是不是只要給他好吃的,就能碰他的臉?
除了感覺敏感的孩子,我們還會看到有觸覺遲鈍及觸覺失調的小朋友,他們對手上碰觸到的東西,感覺輸入是很弱的,很難學會什么是軟的什么是硬的,什么是方的什么是圓的。那這類的孩子難不成要硬拿卡片告訴他:這個東西是軟的、這個東西是硬的嗎?
感覺統合不是大運動的訓練,而是針對小朋友異常的感官去做調節,協助小朋友提升因為異常的感官而導致的發育落后。所以嚴格說起來感覺統合是一門理論,是一門專業的技術,是一種可以促進腦功能發育的介入,而且感覺統合可以協助我們小朋友生活得更好。感覺統合其實是無所不在的。
雖然感統沒有辦法治愈自閉癥孩子,但是可以協助我們移除自閉癥孩子在干預路上的絆腳石。
如果孩子越上越自閉,那么我們就要警惕大方向是不是錯了。
以上干貨來自我們的老朋友邵玉珊老師。這周晚20:30,也有她的直播,不要錯過嘍~來看更多感覺統合和自閉癥核心障礙之間的關聯!(悄悄告訴你,看直播,也是一種感覺統合呢~)
“暖星之家”機構服務,掃碼咨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