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結束的美聯儲議息會議上,確定了維持基準利率不變,這基本也符合市場預期。
但在表面之下,美聯儲官員們的策略則正在發生微妙轉變。
非鷹非鴿,柏年將此次議息會議稱為“鴨派”議息——表面上平靜,但腳在水面下拼命滑動。
為什么這么說?后市怎么看?
聽柏年給你詳細分析。
一、特朗普與美聯儲
昨晚鮑威爾的新聞發布會只能說是四平八穩,既強調了關稅可能帶來的通脹壓力,也認為壓力可能是“暫時的”。
“暫時性通脹”這詞大家是不是聽著很熟悉。2021年鮑威爾曾堅稱通脹只是暫時的,但接下來兩年間,美國經歷了1980年滯脹危機以來的最大通脹,CPI同比高點超過9.1%。
但區別是,鮑威爾這次更多強調的是“不確定性”,他在昨晚的新聞發布會上,共提到了16次“不確定性”。
我們都知道,當美聯儲官員開始強調“不確定性”時,通常意味著他們正在為政策轉向留出空間。
此次議息決議的要點還包括,調高通脹預期,降低GDP增速預期,同時宣布縮減量化緊縮規模,并放緩縮表步伐等。
說白了,美聯儲目前表現出的狀態就是對當前的經濟狀態持觀望態度,按兵不動;且姿態較為模糊,表述更是模棱兩可,像是大型太極拳教學現場。
鮑威爾現在對市場的策略只有一個:模糊對抗不確定,中性化措辭,帶條件的承諾,為政策逆向提供基礎。
但從美聯儲的太極中,我們仍能夠看得出來他們對經濟基本面的擔憂正在上升;對未來滯脹的考慮也讓他們對降息的態度更趨謹慎。
后續如果發生更廣范圍的貿易戰,不僅會推高美國的物價,還有可能引發衰退。美聯儲的觀望態度已開始發生重要的重置,更多的是轉移到美國經濟下行風險上,而不是再強調通脹的風險。
大家都知道美聯儲降息有兩個主要邏輯——通脹降溫和經濟衰退。
當前美聯儲的困境是這兩條路徑都在同步失效,或者說,美聯儲現在被逼進了薛定諤降息——不承認通脹在失控;也不承認經濟在失速。
這兩者都是在防止市場提前定價降息。
而美聯儲目前是通過延長“不降息”承諾,倒逼市場壓制風險溢價,順勢完成金融緊縮。
換句話說,現在的利率就像鈍刀子割肉,如果要在短期內讓美聯儲降息,特朗普只有一條路——讓美國經濟惡化。
這就會發生一種有趣的可能性:
一邊,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故意制造經濟衰退,認為這會迫使美聯儲降息;
另一邊,美聯儲認為,既然特朗普實施了關稅政策,自己便無需再加息。這樣一來,金融市場既可以享受關稅對沖政策帶來的好處,又可以利用“通脹暫時性”的表述來穩定市場預期,從而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
兩邊屬于是“雞同鴨講”了。
二、后市怎么看?
在昨晚鮑威爾發言中,他表現出的對美國經濟風險“漫不經心”的態度,對市場情緒產生了重大影響,他似乎在“特意安撫金融市場”。
在鮑威爾這種微妙的姿態,以及市場也在押注美聯儲未來的降息會略大于預期的推動下,隔夜,美國市場罕見股債齊升。
除了美元,幾乎所有資產類別在上漲。
這也說明美聯儲雖然承認了可能的“滯脹”風險,但這一風險也早已被市場交易并逐步消化。因此這并不會造成“意外下跌”。
眼下市場最需要擔心的風險是通脹超預期下行,或者是經濟超預期上行。
前者利好美債,后者利好美股。換言之,美股和美債面臨的下行風險,反而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風險釋放。
在美聯儲調整量化緊縮政策以及鮑威爾提及經濟不確定性的推動下,避險需求直線上升,黃金創下3050美元的新高。
此次議息會議,美聯儲著力淡化高關稅負面沖擊,這會讓投資者對美股更有信心,更愿意去冒險投資,從而推動美股上漲;再加上4月1號是對等關稅最后截止日,這些都會為二季度整個“特朗普交易”的重啟奠定基礎。
之前,由滯脹擔憂、貿易戰風險和美國“例外主義”終結推動的“牛市崩潰”情緒,讓市場在短期內超賣很多。
......以下內容為星球專屬,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入【柏年的財富圈】查看完整文章。
感興趣的請加:tides5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