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法有所應;民有所盼,法有所為。防城港市兩級法院厚植為民情懷,用心用情辦好每一起民生案件,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民生實事,一項項有力度、有溫度的為民舉措頻出,如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進一步增強。
辦案質效做“加法”
“矛盾化解了,賠償金拿到了,這下我終于能安心過年了!”2024年12月25日,上思縣人民法院在妙法庭法官成功調解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雙方當事人就相關賠償事項達成一致調解意見并當庭履行給付義務。
身邊的滿意度,在一次次矛盾化解中獲得。2024年,全市兩級法院在辦案時間上做“減法”,在辦案質效上做“加法”,深入開展審判執行質效提升年活動和“盡可能一次性解決糾紛”活動,以簡案快審機制結案12540件,以調解撤訴方式結案5110件。防城區人民法院1件案件被廣西法官學院收錄為“盡可能一次解紛”教學案例。
滿滿的安全感,在一次次公正審判中實現。全市兩級法院依法嚴懲各類刑事犯罪,2024年共受理刑事案件1878件3273人;聚焦涉民生領域犯罪,審理高空拋物、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危險駕駛、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等案件174件182人;審理電信網絡詐騙、非法集資、非法經營等案件210件387人。其中,樂某勇等6人詐騙案入選廣西法院依法懲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典型案例。
權益的獲得感,在一次次執行攻堅中兌現。2024年,全市兩級法院健全執行工作長效機制,共受理執行案件10970件,執結9552件,執行到位金額14.42億元。繼續強化執行威懾措施,納入失信黑名單3886人,限制高消費4867人,對36人進行公告懸賞,真正讓失信者寸步難行、無處遁形。堅持善意文明執行,采取“活封活扣”“放水養魚”等方式促成1520件案件的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減少司法活動對當事人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
“如我在訴”解愁盼
2024年11月20日,防城港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辦國家司法救助金集中發放儀式,為9起案件的16名困難當事人及其家屬發放國家司法救助金共計49.23萬元。司法溫情潤民生,2024年,全市兩級法院加大司法救助工作力度,共發放司法救助金257.92萬元,減緩免訴訟費36.26萬元,把“雪中送炭”的工作辦實辦好。
民生無小事、小案不小辦。2024年,全市兩級法院依法審理教育、醫療、就業等涉民生案件4208件,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力支持“保交房”工作,共審理涉“保交房”民事案件721件,涉案標的5.76億元,推動“問題樓盤”順利復工續建。認真做好“有信必復”工作,堅持領導包案化解,共化解信訪案件465件。
以法之名,融愛于行。全市兩級法院關愛未成年人成長,積極構建家校合育、司法助力的聯動模式,2024年共發出《家庭教育指導令》《家庭教育責任告知書》和《關愛未成年人提示書》958份。深化家事審判改革,保護婦女兒童權益,2件案件入選廣西法院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典型案例。
優化服務護民生
2024年12月2日,企沙半島沉浸在暖陽之中,港口區人民法院企沙法庭干警到企沙鎮漁港開展憲法宣傳活動,向漁民及游客發放宣傳手冊,普及法律知識、解答法律問題。
一場場普法潤物無聲,一次次溝通心心相印。全市兩級法院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全年發布優化營商環境、打擊涉邊犯罪、未成年人保護等典型案例45個,利用“國際禁毒日”“國家憲法日”等時間節點開展普法活動231次,精心制作“平平說法”欄目15期,在各級主流媒體發表宣傳稿件2500多篇。
緊跟現代科技發展,優化訴訟服務,努力創造更高水平的“數字正義”。2024年,全市兩級法院受理網上立案申請2813件,借助人民法院在線調解平臺化解糾紛7577件,利用互聯網法庭審理案件836件,依托電子送達平臺送達訴訟文書14.87萬份,訴訟服務滿意度排在全區前列。
監督聚力,有力有效。全市兩級法院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全年開展公眾開放日、新聞發布會等活動29次,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1003件,裁判文書上網8945份,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法院、旁聽庭審、見證執行等252人次,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5件,保障人民群眾監督權。
來源:廣西法治日報
編輯:黃舒婷
責編:吳凰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