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因修建高速公路,自己的房子被損毀,卻沒有拿到安置補償?如果你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苦于解決,那一定要看完這個案例,看看圣運律師是如何圓滿解決的。
案情介紹
江蘇省連云港市某村集體土地上宅基地征收糾紛,因高速公路擴建項目,案涉房屋距離施工地僅二十余米,房屋因施工出現墻體裂縫,居住權益收到嚴重的侵犯!
為保證人身安全,王先生僅是希望重新翻新加固房屋,但被明確告知高速公路安全距離30米范圍內,不允許翻建房屋。
對此,王先生也曾撥打過12345等熱線電話,企圖通過投訴,限制案涉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的施工行為,但沒有起到效果。眼看著施工行為火熱地進行,自己的房子搖搖欲墜,王先生欲哭無淚。某日,王先生通過短視頻平臺等形式,發(fā)現自己有權申請安置補償,自己無辜被損毀的房子應當得到賠償,王先生便下決心,要通過法律途徑守護自己的合法財產。隨后經過多方比較,王先生選定了北京圣運征拆團隊為自己維權!
程序啟動 連戰(zhàn)連勝
在接受委托后,主辦律師立即與委托人通過線上會議,溝通了解案件的清晰情況,捋順現有的證據材料,并指導委托人盡快對施工現場以及房屋破損程度采證固定。緊隨其后,主辦律師啟動了一系列邏輯縝密的辦案策略。
首先,向政府主管部門發(fā)函。本案是典型的修建高速公路致房屋損害,施工方的違法行為明顯,證據充分,因此,委托人在談判中占據十分有利的位置。為充分發(fā)揮這一優(yōu)勢,主辦律師決定先向區(qū)政府,市政府發(fā)出律師溝通函,本著先禮后兵的原則,將案件基本情況與我方的態(tài)度意見告知對方。
同時,調查取證,為后續(xù)法律程序奠定基礎。主辦律師啟動政府信息公開程序,先后向區(qū)、市、省政府以及各部門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搜集相關的證據材料。并針對未依法答復的政府信息公開程序申請行政復議,在幾經周折后,主辦律師成功收集了相應的材料。
其次,提出補償申請,做好以上準備工作后,主辦律師立即著手開啟申請補償的法律程序。為實質性化解爭議,實現委托人的訴求,主辦律師引經據典,以小見大,邏輯清楚地向鎮(zhèn)政府說明施工方施工行為導致案涉房屋的墻體開裂,有房屋垮塌的風險,如若放任,不僅會令當事人產生嚴重的人身和財產損失,還會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希望政府主管部門尊重客觀事實,公平公正處理當事人的補償申請。
最終,在主辦律師的全面工作部署下,成功促成委托人與相關部門的和解,并成功簽訂安置補償協議,拿到了滿意的補償。委托人慶賀維權“圓滿成功”。
圣運律師有話說
高速公路改擴建,噪音和震動不停不休,到底能否主動申請政府擴大征收范圍,對房屋給予征收補償呢?
盡管《公路安全保護條例》未明確規(guī)定建筑控制區(qū)內的現有建筑應當一律予以征收并給予補償,但卻給了地方政府一定的處理權限。
《條例》第13條規(guī)定,在公路建筑控制區(qū)內,除公路保護需要外,禁止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構筑物;公路建筑控制區(qū)劃定前已經合法修建的不得擴建,因公路建設或者保障公路運行安全等原因需要拆除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也就是說,法規(guī)僅明確現有的建筑不得擴建,而是否需要拆除則由地方政府根據保障公路運行安全的需要予以判定。如果你也遇到了和王先生類似的情況,房屋因公路建設遭損毀,有權向當地政府提出補償申請。
房屋是否征收,只能由政府依職權作出而不能由老百姓去申請,但這不意味著房子被破壞,行為主體還能逃避責任。若高速公路的改擴建工程對涉案臨近房屋的居住使用造成了直接影響,譬如產生了噪音、污染或者強烈的震動等,甚至導致了房屋墻體開裂、地基下沉等安全隱患,當事人自然也有權依據《民法典》主張侵權損害賠償。如房屋因此而構成D級危房,也可主動申請危險房屋鑒定進而促成房屋在拆除后易地新建。
圣運提示
此類問題與征收補償糾紛有所不同,畢竟我們不在征收范圍內。因此,在解決時,最好先做好證據收集工作,在律師的指導下有重點的采取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