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5分鐘能跑400公里,比亞迪兆瓦閃充有多牛?
前幾天,船夫哥在技術發布會上,宣布了比亞迪最新技術“兆瓦閃充”。
通過行業領先的1000V高壓平臺,配合自主研發的1000A超大電流控制技術,讓充電功率達到了驚人的1兆瓦!
這效率簡直像是給電車開了氮氣加速。
同時,充電倍率也達到了遙遙領先的10C,也就是6分鐘充滿電。
那有人會問,那么猛的速度,電池能抗得住嗎?
通常來說,鋰電池是無法承受這么大的充電功率。
因為這樣可能會縮減電池循環壽命,損壞電池性能。
電池充電的本質,就是鋰離子從正極穿過電解液到負極,并嵌入到石墨里。
而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因素影響充電效率。
那么,鋰離子在電池中又是怎樣移動的?
首先,鋰離子從正極材料中釋放,通常叫“正極材料釋鋰”。
由于材料的晶體結構不同,導致鋰離子遷移的路徑不同,最終鋰離子的釋放速度也就不同。
比如,某些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相比三元鋰材料的離子擴散速度更慢。
而當鋰離子穿過隔膜到達負極后,會遇到下一個障礙,就是SEI膜。
這個SEI膜,并不是人工制造的,而是電池內部化學反應形成的產物。
當電池在第一次充電時,負極材料會與電解液發生電化學反應,進而形成SEI膜。
而當電解液不穩定或者電池高溫老化時,都會使得SEI膜變厚變硬,從而使得鋰離子難以穿透,導致充電速度變慢。
解決了上面兩個問題后,鋰離子就到了負極表面了。
這時,會出現第三個問題,“鋰離子堵車”現象。
在過充或者快充電時,負極無法及時嵌入鋰離子。
這一過程,就像是海綿吸水,如果水流過快,會導致海綿表面積水。
而在電池中,如果負極無法及時吸收鋰離子,就會形成鋰金屬。
這些鋰金屬,后面會慢慢長成“鋰枝晶”。
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刺破電池隔膜,導致短路起火。
比亞迪的技術突破,實現了鋰離子的快速傳輸, 當友商還在讓鋰離子走“國道”時,比亞迪已經為鋰離子架起了“高速公路”
不得不說,對于新能源車企,電池才是核心的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