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車的普及,越來越多用戶開始使用電車,不過電車的日常使用遠比燃油車復雜得多,消費者如果不熟悉這些知識,輕則電池快速衰減,重則電池報廢,導致消費者付出巨大的代價,可以說購買電車就會逼著車主成為電池專家。
隨著快速充電技術的普及,如今的電車都已用上快充技術,一些電車實現了15分鐘充電300公里續航,然而快充技術固然好,但是電池的特性卻決定了它不能長期用快充充電,特別是那些每天行車里程較長的用戶,可能要天天充電。
長期用快充充電,將導致電池內阻增大、鋰金屬沉積等問題,快充的時候會導致電池產生的熱量過多降低電池的活性,特別是在夏天溫度較高的南方地區,本身外界溫度就較高,用快充會進一步增加電池的溫度,嚴重的可能導致電池起火。業界人士建議,每快充3次左右,至少用一次慢充,以讓電池系統平衡各個電芯。
充電很耗費時間,而快充支持電池充電到90%左右就會自動轉為慢充,故最后10%電量充電特別慢,不少車主往往就只是用快充充滿到90%左右就走人,這可能會影響電池系統對電池電量的評估,因此最好是每周都要充滿電一次,讓電池系統對電量進行校準。
在北方寒冷天氣下,用快充的次數要減少,寒冷天氣下,鋰離子的活性大幅下降,快充可能導致電池溫度快速升高,而本身電池的容量也減少兩成左右,電池系統對電池容量的評估會發生差錯,調控充電功率也會發生差錯,嚴重的可能導致熱失控。用慢充,則可以讓電池系統對電池進行預熱,溫和充電,均衡各個電芯的充電量。
鋰電池還非常嬌氣,需要經常充放電,長期不用的話,電池的活性會加速下降,導致電池的容量快速縮減;電池系統自身也需要動態地評估各個電芯模塊,這也需要車主時不時就要啟動車輛,即使不開車,也可以每星期定期啟動空調系統,讓空調系統消耗下電量,讓電池系統對電池進行校準和平衡。
北方寒冷的冬天,車主最好不要在車輛停放一夜后就立即充電,而是啟動空調或是開車跑上幾公里,讓電池系統對電池進行預熱,增加電池的活性,然后再充電,如此情況下充電速度會更快,也更有利于電池。
如此電池是不是如寵物一樣,平時得遛狗,保持電池活性;對電池進行預熱再充電,就如喂寵物之前,還要讓寵物保持愉快的心情,這電車簡直比寵物還要嬌氣,本來買車是為了便利的,如今卻時刻得小心翼翼地呵護它。
電車的保險費較貴,往往比燃油車高出兩成以上,然而電車需要購買的保險類型也更多,一些車主為了省錢就這不買、那不買的,這樣往往會吃大虧。考慮到電車的特性,自燃險其實是電車必須買的,還有個與充電相關的險種可能車主不了解,那就是電網故障損失險,這是因為電網的電壓、電流可能不穩等原因會影響電池,甚至燒毀電芯,這些專門針對電車的險種都是需要買的,如此一來更是導致電車保險費超高。
可以說購買電車的車主,用車的時候,必須如讀書時復雜功課一樣,在網上查找各種需要注意的用電事項,甚至不得不列出一張表格,在充電之前得細細對比,如此才能確保電池擁有較長的使用壽命,否則車主就可能面臨重大的損失,畢竟如今維修電池動輒就是以萬元計算,而電池一旦報廢,換電池的價格更是低要數萬,高可能要20萬以上(某外資電車品牌更換電池要20多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