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發布
作者:海棠葉
編輯:陳澗
設計:嵐昇
一場股東會后,永輝超市變了天。
任職3年多的CEO未能連任,還沒當上非獨董;原創始人的反對票也于事無補,董事會結構失衡;250-350家門店將被關停......
3月20日,永輝超市用一紙公告宣布葉國富“代理”CEO,公司改朝換代進入“葉國富時代”。
拯救永輝、打造成零售行業新標桿,從以往的創辦名創優品到如今的執掌永輝超市,葉國富的每一步都充滿野心和賭性。
“我是帶著真金白銀和一顆真心,跟大家一起來做永輝的。我現在是永輝第一大股東,我比任何人都希望永輝越來越好。”內斗落幕,葉國富磨刀霍霍“致敬”胖東來。
但這條路,連胖東來都還在摸索。
CEO閃電出局
葉國富在不斷加強對永輝超市的話語權。
去年9月,名創優品子公司斥資62.7億元,收購永輝超市29.4%的股權,成為永輝超市第一大股東。
“名創優品不會控制董事會,不會成為實控人,未來也不會并表。”彼時,名創優品首席財務官張靖京明確表示。
但半年后,情況生變。
3月17日,永輝超市換屆選舉第六屆董事會時,6個非獨立董事候選人本是名創優品、永輝超市各占3席:名創優品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葉國富、首席財務官張靖京、獨立非執行董事王永平,和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董事張軒寧、CEO李松峰。
但李松峰得票數只有20.6%,未能當選非獨立董事,其他候選者的得票率均在98%以上。
這意味著,目前六位非獨立董事席位中,名創優品和永輝的比例變為3:2,平衡格局被打破。
名創優品系拿下董事會多數席位的同時,葉國富還“另起爐灶”,擔任永輝超市改革小組組長。
根據公告,會議通過了成立改革領導小組的議案,由葉國富擔任組長,王守誠、羅雯霞、林紅東、曾鳳榮、吳凱之、甘旺亨、張衛東、朱靜、劉少強擔任組員。
隨后,永輝超市再公告稱,李松峰未能繼續獲聘公司CEO,該職位虛位以待,將全球招募。
李松峰就此“出局”,結束未滿四年的CEO任職之旅。
對以上議案,永輝超市原大股東、董事張軒寧有意見,在投票中投下了唯一的反對票。
他為李松峰感到不平,“在當前高級管理議案中,未涉及李松峰CEO的安排,這令人深感憂慮。”
可惜胳膊沒扭過大腿,張軒寧持有的7%股份,在葉國富面前算不了什么。
3月20日,永輝超市發公告稱,董事會授權公司改革領導小組代行CEO職責。也就是,改革領導小組組長葉國富間接“代行”CEO職責,成為永輝的“事實CEO”。
▲永輝超市公告截圖。
從某種程度上,這一公告確認了葉國富的領導地位。
高層變動塵埃落定,另一方面,葉國富也介入了永輝超市的中層干部團隊。
據《商業觀察家》,賴淑珍被任命為永輝商品中心標品二部(即食百部門)的負責人,向商品中心總經理匯報工作。
據悉,賴淑珍來自于名創優品,最近一次公開露面是作為名創的護膚經營者亮相。
大手筆砍門店
新官上任三把火,3月17日被選為改革小組組長時,葉國富便拋出三大改革。
其一是,2025年,永輝超市將關閉門店250-350家。
永輝超市官網顯示,目前全國共有門店743家,按此計劃,今年底永輝超市將不足500家,相當于砍掉三分之一門店,較2024年初的千余家也減少一半。
背后是,永輝的調改速度要大幅度加快。
按照葉國富的計劃,2025年,永輝調改門店達200家左右,計劃至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門店的調整。
也就是說,如2025年能如期如量完成調改計劃,那么2026年將要調改的剩余門店數量大概在300多家。
▲胖東來去年12月發布的調改名單。
根據永輝3月13日宣布的調改計劃,到2025年5月底之前還將有44家門店調改完成——2個月內要完成的調改門店數與過去9個月相當。
葉國富不只是說說。
臨時股東大會落幕的第二天,比優特商業集團和東北永輝就接連發公告稱,比優特協議接收永輝黑龍江、吉林兩省12家門店,永輝大規模關店計劃由此開始。
“希望做一個全國性的胖東來。”對于永輝,葉國富寄予厚望。
自2024年5月起,永輝開啟“胖東來調改”,截至2月20日,共計在18個城市開設了41家“胖改”店,占門店總數的5.28%。
從永輝超市公布的數據看,調改后的門店在口碑、品質、客流和銷售額上均有較大增長。
如胖東來調改首店鄭州信萬廣場店,開業首日銷售額188萬元,較改造前增長13.9倍,當日客流超1.2萬人,是調改前的5.3倍;永輝超市廣州南沙萬達廣場店,開業3天累計銷售額達650萬元,日均銷售額超200萬元,是調改前的6倍……
“永輝的胖改,從短期來看,業績增長明顯,取得了不錯的調改成效。”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表示,但長期來看,門店熱度在下降,如鄭州信萬廣場店去年9月日均銷售額增長降至8.3倍,10月進一步降到6.3倍-7倍左右,一些門店甚至回歸調改前水平。
調改店流量開始出現下滑。
據媒體報道,廣州南沙萬達廣場店如今基本上不存在排長隊情況,人流有所下降;成都錦江文華廣場店也被爆出客流不及預期,僅2個月時間人潮就歸于平靜。
而永輝超市假設按照原有的規模、速度進行調改(半年調改31家門店),想要完成對所有門店的調改,大約需要12年。
白熱化競爭的市場等不了12年,虧損的永輝超市也等不起。
▲永輝超市近年來業績概況。
根據財報預告,2024年,永輝超市預計凈虧損為14.0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虧損為22.1億元。
永輝超市承認,這是“胖改”帶來的陣痛之一,前期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加劇了支出。
“賭徒”的壓力
葉國富的“敢賭”,有目共睹。
《名創優品的101個新零售細節》里寫到:最初在名創優品還沒有顯山露水的時候,葉國富就一口氣拿下了廣州近100家門店的位置,投入2億元資金。
這次入股永輝,也是一樣的故事。
一筆62.7億元的現金支出,導致名創優品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銳減近47億元,手筆頗大。
業界很是不理解。
葉國富解釋稱自己是(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的粉絲,他看上的是調改后的永輝。
據葉國富本人介紹,去年7月30日他曾去鄭州胖東來版永輝,即調改后的永輝超市鄭州信萬廣場店考察,“下午4點去,人非常多,坐了一晚上”,隨后又到許昌考察胖東來。
回到鄭州后葉國富想,“這個店如果是我的有多好”。
葉國富說,他只花了一周,最終確定自己要買的就是“胖東來版的商超”。
短期來看,葉國富賭對了。
交易公告發布的9月23日,永輝超市收盤價為2.25元,此后2個多月的時間,股價實現翻倍式上漲:最高曾上漲至6.55元,最大漲幅為191.11%;市值也一度沖破600億,直逼700億。
到了3月21日,永輝超市股價定格在4.84元/股,市值約439億元,相比收購前的市值也大漲好幾倍。
以名創優品2.35元/股的購買價計算,這筆“抄底”交易給葉國富帶來了約80億賬面浮盈,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
就連名創優品因為該筆交易縮水的市值也在回升。
▲名創優品近一年股價表現。圖片來自雪球。
去年9月24日,名創優品港股大幅低開,一度跌超30%,當天收盤跌23.86%,一天之內市值蒸發103億。不過目前,名創優品的股價已反彈至39.5港元/股,市值達487億。
當然了,這筆中國零售行業中僅次于阿里400億左右收購高鑫的巨額收購,對于葉國富來說,壓力也是山大的。
單店改造成本超800萬元,2024年永輝調改的41家門店累計投入超3.28億元,前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同比縮水29.7%,高昂的改造成本,導致短期內現金流壓力顯著,也反映在了虧損的報表中。
另外,截至2024年三季度,永輝超市的負債率已經達到87.1%,短期負債合計197.8億元;同期永輝超市貨幣資金和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為84.37億元,資金缺口113億元。
“中國超市的唯一出路是胖東來模式,這是比Costco更適配本土市場的解法。”葉國富堅信,沿著胖東來的路子會走到終點,但誰說模仿的就一定會成功。
尤其,于東來屢屢面臨輿論危機,胖東來至今沒走出河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