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讀不懂文章?
有人說,是讀少了。那么,要讀多少才可以?有人說,是理解能力不行,那么,怎么提升呢?有人說,理解不了深層含義?那么,如何才能養成深度思考的能力呢?
在解決孩子閱讀困惑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讀懂”,怎么才算讀懂。
我們可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讓孩子讀書,孩子說讀完了,問他讀了什么,他大概也能說一些,好像是讀了。但是,又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對,到底哪里不對,也說不上來,很擔心。于是,就這樣拖著,語文測試卷發下來,發現成績并不理想。這個時候有點著急,報班,找老師補習……
那么,怎樣才算是讀懂了呢?
閱讀汪曾祺先生《我的初中》的批注,你是否就明白了,要讀懂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句子之間的關系,段落之間起承轉合,寫作的方法領悟等,通過精讀,才能真正地做到理解消化。
彭老師邀請愛閱讀的趙老師開設精讀批注公益課,通過批注訓練掌握“聯結、提問、圖像化、推測、轉化、確定重點”六大黃金方法。
1
參加須知
每周三晚上7:45—8:45,三到六年級的同學可以參加。
釘釘網課,請掃描加入:
2
課前準備
本次批注老舍的《養花》,參加的孩子需要提前打印并閱讀這篇文章。
養花
老舍
我愛花,所以也愛養花。我可還沒成為養花專家,因為沒有工夫去研究和試驗。我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滿是花草,小貓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沒有它們的運動場。
花雖多,但是沒有奇花異草。珍貴的花草不易養活,看著一棵好花生病欲死是件難過的事。我不愿時時落淚。北京的氣候,對養花來說,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風,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傾盆,秋天最好,可是會忽然鬧霜凍。在這種氣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養活,我還沒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養些好種易活、自己會奮斗的花草。
不過,盡管花草自己會奮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滅,它們多數還是會死的。我得天天照管它們,像好朋友似的關切它們。一來二去,我摸著一些門道:有的喜陰,就別放在太陽地里;有的喜干,就別多澆水。這是個樂趣,摸著門道,花草養活了,而且三年五載老活著、開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多得些知識,一定不是壞事。
我不是有腿病嗎,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們受我的照顧,感謝我不感謝;我可得感謝它們。在我工作的時候,總是寫了幾十個字,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寫一點,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環,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到一起,有益身心,勝于吃藥。要是趕上狂風暴雨或天氣突變哪,就得全家動員,搶救花草,十分緊張。幾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搶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第二天,天氣好轉,又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熱汗直流。可是,這多么有意思呀!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么?
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夸“好香”!這使我們全家都感到驕傲。趕到曇花開放的時候,約幾位朋友來看看,更有秉燭夜游的神氣——曇花總在夜里開放。花分根了,一棵分為數棵,就贈給朋友們一些;看著友人拿走自己的勞動果實,心里自然特別歡喜。
當然,也有傷心的時候,今年夏天就有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還在地上(沒到移入盆中的時候),下了暴雨,鄰家的墻倒了下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種,一百多棵。全家幾天都沒有笑容!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課程報名請咨詢彭老師
講師簡介/Profile/
彭治旗:曾擔任《課堂內外·創新作文》主編10余年,《學語文之友》讀寫專欄特邀專家;持有人社部中國繼續教育工程協會頒發ACD青少年生涯規劃導師中級證書;策劃數十本暢銷圖書,著有《中考作文提分有辦法》(三冊)。
曾聯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開發創意寫作課程,參與策劃南開大學文學院“語文素養通識課程”;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第一屆至第十三屆命題評審委員會委員,被邀全國各地講座300余場。
通過“文字素描”“萬物互聯”的方法,幫助學生走出寫作的誤區,提升創新思維能力,發展寫作特長;指導上百名學生參與各類作文競賽,獲得全國知名高校的認可和青睞。
1.
2.
3.
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