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胡煒(新京報傳媒研究院)
短視頻很火爆,長視頻還好嗎?
最新成績來了,長視頻沒有“躺平”: 3月26日,《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在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發布,其中“長視頻用戶規模達7.52億,創2018年以來新高”的數據引發廣泛關注。
用戶規模等數據的增長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意味著 長視頻 要開啟屬于自己的 “漫長的季節”?
01
雙重突破
近年來,短視頻的強勢崛起對長視頻行業造成了巨大沖擊。
短視頻憑借其短小精悍、內容豐富、傳播迅速等特點,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戶,用戶規模和使用時長均大幅領先于長視頻,成為網絡視聽領域的“霸主”。
然而,長視頻行業并未因此停滯不前。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長視頻不僅實現用戶規模創六年新高,還呈現結構“年輕化”與“高知化”特點,20-29歲年輕群體和本科及以上學歷用戶對長視頻的使用率在86%左右,較整體高出近20個百分點。
這些數據標志著長視頻行業走出了用戶流失的困境,實現用戶規模與結構特征的雙重突破。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視頻是如何守住基本盤并實現突破的,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02
長視頻做對了什么
數據的增長,不僅表明長視頻行業在市場競爭中逐漸穩住了陣腳,更意味著其在內容升級、技術革新等多重因素驅動下開啟的結構性變革,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市場變化機遇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消費的需求不斷增加,對內容的品質和深度有了更高的要求。長視頻平臺的精品化戰略正好滿足了這一需求,在深度內容消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用戶在觀看長視頻時,可以獲得更完整的故事體驗和更深入的情感共鳴。
另外,經過多年的市場競爭,長視頻行業逐漸形成了合作與競爭相結合的穩定格局,這種格局使得各平臺能夠更加專注于內容的精耕細作,提升運營效率。
內容質量提升
內容升級是長視頻吸引用戶回流與新增的核心動力。長視頻平臺加大了對優質內容的投入,不再單純追求數量,而是將重點放在打造精品內容上。
自制劇、自制綜藝等成為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涌現一大批具有廣泛影響力和高口碑的作品。如敘事緊湊人物刻畫深刻的《漫長的季節》、制作精良受到觀眾好評的《繁花》、豆瓣評分高達9.6分的《山花爛漫時》、現象級爆款劇《狂飆》、帶起了一波文旅熱潮的《我的阿勒泰》等。這些自制內容不僅在制作水平上達到了較高水準,而且在題材選擇上更加多樣化,極大地豐富了觀眾的觀劇選擇,滿足了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
呈現形式創新
在內容呈現形式上,長視頻平臺也在不斷創新。
一些平臺推出“短劇化”長劇,在保持長劇敘事完整性的同時,借鑒短劇節奏快、情節緊湊的特點,每集時長縮短,但劇情沖突更為密集,有效迎合了現代觀眾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與碎片化的觀看習慣。
互動劇的出現也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觀看體驗,觀眾可以通過點擊屏幕選項,決定劇情走向,這種參與感十足的觀看模式,增強了觀眾與劇集之間的互動性,進一步提升了觀眾對長視頻的興趣。
此外,彈幕互動、多屏同看等社交化觀看功能的創新應用,增強了用戶參與感,吸引了大量年輕用戶關注。
技術優化體驗
AI技術的應用在長視頻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海量用戶數據的分析,可以精準洞察觀眾的喜好與需求,為創作團隊提供選題參考、劇情走向建議。AI輔助創作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創作效率,縮短創作周期,降低制作成本,讓優質內容能夠更快地與觀眾見面。
隨著5G網絡的普及與視頻編碼技術的升級,用戶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加載高清視頻,4K、 8K 畫質成為常態。 觀眾能夠享受到更清晰、更逼真的視覺效果,播放體驗得以極大優化。
隨著智能電視的普及,長視頻平臺與電視大屏的融合更加緊密。用戶可以在大屏上觀看長視頻內容,享受更加沉浸式的觀看體驗。這種大小屏融合的模式,不僅滿足了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觀看需求,也擴大了長視頻的用戶群體。
此外,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也開始在長視頻領域進行探索應用。一些平臺嘗試推出VR沉浸式劇集,觀眾戴上VR設備,仿佛置身于劇情場景之中,這種沉浸式體驗極大地增強了觀眾與劇情的連接,為長視頻觀看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創新服務形式
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也使得長視頻平臺能夠更精準洞察觀眾的喜好與需求,通過智能推薦系統,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視頻內容。
在會員服務方面,平臺也不斷創新,推出多種會員權益組合。除了傳統的免廣告、提前看劇等權益外,一些平臺為會員提供專屬的線上線下活動,如會員見面會、影視主題旅游等,增強會員的歸屬感與忠誠度。 此外,針對不同用戶群體,推出差異化會員套餐,如學生套餐、家庭套餐等,以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會員群體規模。
03
競爭與挑戰
盡管長視頻行業迎來了回暖,但短視頻的用戶規模依然占據優勢,微短劇、游戲等娛樂形式也在大量占據著用戶時間,長視頻仍面臨諸多競爭和挑戰,需要在內容創新和商業模式等方面進行更多探索。
內容多元化與精品化
盡管長視頻行業在內容方面取得了進展,但部分題材仍存在同質化現象,為避免用戶審美疲勞,長視頻行業未來可繼續在內容多元化和精品化的方向發力,進一步加大對優質內容的投入,提升內容的創新性和獨特性,可廣泛涵蓋歷史、文化、科幻、懸疑等多個領域,以便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形成差異化競爭。
深化技術應用
探索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在長視頻行業中的更廣泛應用,通過智能推薦系統,以便更好地了解用戶的需求,為用戶提供更加精準的內容推薦。
此外,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應用雖然已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但畢竟還處于初期階段,未來還可以進一步深入探索更多可能,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多全新的觀看體驗。
長短視頻從“對立”到“共生”
長短視頻并非完全對立的,短視頻其實可以做長視頻內容傳播的“放大器”,如長視頻可以利用短視頻平臺的影視解說等“二創”內容生態,將優質內容剪輯成短視頻進行推廣,通過短視頻片段引流至長視頻平臺、長短融合的方式,激活傳播的長尾效應,實現內容的互補和用戶群體的擴大。
加快全球化布局
隨著中國網絡視聽產業的全球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長視頻內容憑借獨特的文化魅力,逐漸受到海外觀眾的關注與喜愛,成為文化輸出的新載體,在海外市場的商業收益也從“試水”階段邁向“系統性輸出”階段。未來,長視頻行業可進一步加快全球化布局的步伐,將更多優質內容推向國際市場,在內容出海、文化出口中收獲新“增長極”。
長視頻的“回暖”絕非偶然,是內容品質、技術應用與用戶需求共振的結果。 長視頻的復興之路,標志著中國網絡視聽行業從“流量競爭”轉向“價值競爭”,從“娛樂工具”升級為“文化基礎設施”,這正是中國數字文化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注腳。
校對|李立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