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發布于民主與法制網
城中法院:四步工作法多元化解金融糾紛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城中區人民法院鞏固深化一站式建設成果,將人民法院參與金融糾紛治理,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作為“一把手”工程統籌謀劃部署,創新“1+1”四步工作法,大力推進金融糾紛止訴于“源”、息訴于“調”、化訴于“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糾紛解決需求,持續推進金融糾紛治理工作向縱深發展。
“建強隊伍+完善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針對金融糾紛存量大、解紛力量弱的問題,城中區法院推行“建強隊伍+完善機制”,夯實制度基礎,提供專業解紛服務。一是建立建強專業金融案件審判團隊,集中負責審理金融案件,集中收案,及時分流,實現制作應訴材料、送達、立案、開庭、宣判團隊集約化運行,大大縮短訴訟耗時;二是推行要素式審判,形成要素式起訴狀及庭審筆錄模板,要素式、令狀式裁判文書模板,從起訴時即要求按照要素式審判模式準備、整理訴訟材料,形成類型化、模塊化信息,做到要素清晰、識別精準,助力金融類案件高效審理;三是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提供專業解紛服務,研究制定《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工作方案》《訴訟服務中心訴調對接工作機制》《特邀調解員管理辦法》等制度機制,通過制度先行,統籌把握工作方向,為解紛工作走深走實筑牢基礎。今年,城中區法院金融案件一體化團隊通過要素式審判等多種形式成功調解案件76件,判決165件,平均審理時長7天,通過調解、審判為金融機構確認債權15916.57萬元。
“特邀調解+司法確認”,提高解紛效率
城中區法院聯合銀行成立工作站,采用“特邀調解員+在線司法確認審查”模式,由城中區法院特邀多名具有金融背景或者擅長調解金融糾紛的調解員駐點工作站,靈活運用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對金融機構與消費者展開調解工作,爭取將金融糾紛化解在前端,搭建起以“特邀調解+司法確認”為主、“立案速裁”兜底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為金融糾紛解決帶來全新思路。試用“金融類型化糾紛快速化解平臺”辦理126件信用卡糾紛案件,實現調撤成功13件,調解不成轉入訴訟程序的113件均于9日內審結,推動金融糾紛化解駛入“快車道”。
“白皮書+司法建議”,促進良法善治
城中區法院通過發布白皮書及司法建議,破解金融審判難題。針對轄區金融糾紛高發態勢,堅持從審判中挖掘典型,研判態勢,切實將司法資源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組織召開金融糾紛協調工作會,發布金融案件白皮書,總結金融多元解紛工作開展情況,梳理問題,分析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統一裁判尺度;同時,向柳州市銀行業協會發出《關于督促完善信用卡管理維護金融安全的司法建議書》,針對信用卡案件多元訴前解紛方面提出相關意見。柳州市銀行業協會積極配合法院抓好抓實信用卡糾紛訴源治理工作,共同推進信用卡業務高質量發展。
“線上調解+集約管理”,破解調解難題
城中區法院推出“金融類型化糾紛快速化解平臺”,與人民法院調解平臺、人民法院送達平臺實現無縫對接,可以進行電子送達、失聯修復、在線音視頻調解、在線推送當事人簽字、批量模塊化處理調解筆錄和生成裁判文書,以調解為主、訴調對接的方式快速批量化解金融糾紛,提高金融糾紛調處化解能力。人員構成上,形成以專業法官為中心,“訴訟輔導員+人民調解員+律師調解員+特邀調解機構”為基本點的立體調解網絡。硬件配備上,基于金融機構業務對象分布較為廣泛、配合線下調解難度較大的具體情況,配置了遠程調解設備,提供線上遠程調解途徑,提高調解成功率;同時前移電子送達端口,提高找人解紛效率。
信息來源:民主與法制網 城中法院
編輯:成彥彥
校對:李炫葵
責編:黃麟茜
審核:陳泰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