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Ivy Day,美國八大藤校迎來集中放榜。
今年藤校早申錄取一篇哀嚎,RD會有逆轉嗎?一起來揭曉!
01
— 灣媽看世界 —
311名中國學生錄取
深圳中學贏麻了!
截止發稿前,共有311名中國學生被藤校錄取,相比去年的325人,減少了約4.5%。
(圖|數據來源于翠鹿榜)
除了賓大(共41枚,新增1枚)、達特茅斯學院(19枚,增加6枚)、康奈爾大學有增加之外,其他5所藤校今年全部減少了中國學生的錄取量。
康奈爾大學始終對中國學生敞開懷抱,是每年中國學生的錄取大戶,今年311枚藤校錄取中,康奈爾大學足足占了144枚。
今年藤校錄取早申階段和RD輪錄取相差不大,早申只相比RD少了25枚。
不過與上一年相比,今年早申和常規輪都減少了。
具體到各個省份的學校,藤校依然延續了往年的風格,錄取集中在北上廣。
其中上海以86枚高居全國第一,北京以76枚位列第二,廣東40枚排在全國第三。
非一線城市中,表現比較突出的是西安、重慶和成都,今年西安有2枚賓大offer、成都收獲了賓大、康奈爾3枚藤校,重慶賓大和康奈爾大學共5枚。
今年大灣區表現如何?我們看看各個學校的錄取。
大灣區藤校錄取的頭牌今年屬于深圳中學。
今年深中國際部不足100人,但藤校offer就有9枚!
其中3枚是賓大,2枚在RD,1枚在ED;早申有1枚耶魯;康奈爾實現大豐收,4枚全部在RD輪斬獲;1枚達特茅斯學院也在RD輪錄取。
能與深中國際部抗衡的深國交,今年是它大力進攻美國方向,500多人中,只有3枚藤校,包括1枚達特茅斯學院、康奈爾大學2枚。
由此可見,短時間內深圳中學國際部的老大哥地位還是難以撼動。
貝賽思今年的表現也很突出,有8枚藤校。
- 深圳貝賽思(蛇口)有3枚藤校offer,ED收獲1枚達特茅斯學院及2枚康奈爾大學。
- 廣州貝賽思有3枚康奈爾大學offer,其中2枚在RD輪,1枚是在ED輪。
- 華潤小徑灣貝賽思國際學校和福田貝塞思雙語學校各自在ED輪錄取了1枚康奈爾。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共拿到7枚藤校錄取。
其中1枚耶魯大學offer,ED輪有1枚布朗大學offer;還有5枚康奈爾大學offer,其中ED輪占2枚,RD輪為3枚。
廣東碧桂園有3枚藤校,ED收獲1枚哥倫比亞大學;RD輪有2枚康奈爾大學offer
廣東實驗中學中美課程有3枚藤校,RD收獲1枚哥倫比亞大學,2枚康奈爾大學,ED和RD各1枚。
東莞松山湖清瀾山學校有2枚,達特茅斯學院和康奈爾大學各占1枚。
深圳萬科梅沙書院RD輪1枚康奈爾大學;深圳蛇口國際學校ED有1枚康奈爾;廣州CIB青藤學院RD有1枚康奈爾大學。
廣州外國語學院青藤AP&AL課程在RD收獲1枚哥倫比亞大學。
除了以上中國學生的錄取情況,今年八大藤校還有以下幾點變化:
02
— 灣媽看世界 —
4所藤校申請總量在下滑,
但錄取數和錄取率在增加
今年耶魯大學、布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總申請人數都在下滑,尤其是早申請下滑明顯。
申請總量減少,藤校又要維持穩定的生源,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錄取率。
耶魯大學
今年耶魯收到了50227份,雖然這是該校歷史上第三多的申請者群體,但比去年的57465名申請者少了7200多人。
最后錄取了2308人,相比去年的2146人,多錄了162人,這讓今年的整體錄取率回升到4.59%,943名學生被列入Waitlist。
耶魯今年收到了6754份早申,比上一年的7856份減少了14%,達到近五年來的最低。
其中10.82%的人被錄取,這是耶魯大學歷史上最低的早申錄取率之一,17%的學生被defer,71%的學生被拒絕,1%被撤回或不完整。
去年耶魯錄取了9.02%的早申請者,這是二十多年來最低的提前錄取率。
今年1580人是RD輪錄取,RD錄取率3.65%,ED是RD錄取率的約3倍。
在本輪招生周期中,早申人數不僅減少了,國際生申請人數下降幅度也明顯大于美國本土學生。
國內申請人數下降了 9%,國際學生的申請數量直接少了約 30%。
對于國際生人數的下降,耶魯把原因歸結于其恢復了標化考試要求。
從2029屆開始,耶魯大學就實行標化靈活(Test-Flexible)政策,申請者必須從SAT、ACT、AP或是IB中選擇一種或是多種作為自己的標化考試成績。
耶魯本科招生和財政援助主任Jeremiah Quinlan解釋說,“今年提前行動申請人數的小幅下降與我們標準化考試政策變化后的預期完全一致。”
哥倫比亞大學
哥大的哥倫比亞學院和工程學院今年從 59,616份申請中篩選出了2557名學生,錄取率4.29%,錄取率略有提高。
去年是從60,248份申請中錄取了2,327名學生,錄取率是3.86%。
在該申請季收到了5872份早申請,比上一年的6009份申請減少了2.28%。
布朗大學
布朗今年共有42765名申請者,數量明顯減少,過去五年,申請者數量通常在 5萬人左右徘徊。
最后錄取數為2418人,整體錄取率為5.65%,相比去年的5.15%有所增加。
布朗RD輪的申請者有37717 人(去年42637人),1511人錄取,RD錄取率為4%,相比去年的3.8%,有些許回升。
布朗大學今年共有5048名早申請者,申請人總數比去年有所下降。
最終從中錄取了907人,早申錄取率為17.9%,比往年的早申錄取率高出4%,今年早申錄取形勢有所回暖。
布朗早申輪申請數只有RD輪的大概七分之一,錄取人數也比RD少604。
但早申錄取率約是RD的4.5倍,這也意味著在ED申請被錄取的概率會明顯高于RD。
今年布朗被錄取的學生中,59.7%就讀于公立學校,30.4%就讀于私立學校,9.5%在宗教學校,另有6名學生高中階段接受在家教育。
達特茅斯學院
達特茅斯學院同樣也是申請量減少了。
今年達特茅斯學院從28230名申請者中選拔出來了1702人,整體錄取率為 6%,這是達特茅斯學院連續第五年收到至少28,000份本科生申請。
而去年它收到了創紀錄的31657份申請,并向1,685 名學生發出了錄取通知書,整體錄取率約為5.3%,創歷史新低。
達特茅斯學院稱今年早申人數與去年持平,收到了3550份早申請。
不過今年賓夕法尼亞大學比較例外。
在一眾藤校申請總量下滑的時候,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申請人數創下歷史紀錄。
今年有超過7.2萬人學生申請賓夕法尼亞大學,比去年的6.5萬多名申請者人數顯著增加,今年是賓大歷史上申請人數最多的一年。
本輪申請季,超過9500名學生在早申階段申請了賓大,比去年8500多名申請者有所增加。
賓大這幾年早申對中國學生比較友好,今年錄取了23名。
問到“這屆學生最突出的是什么?”,賓大副教務長兼招生主任惠特尼·索爾稱,“他們有著無限的好奇心、讓世界充滿熱情,想要為世界做出積極的影響。”
03
— 灣媽看世界 —
藤校錄取透明度降低
今年哈佛、普林斯頓、康奈爾大學、賓大均不在招生周期內公布詳細的數據。
校方給出的理由是害怕過低的錄取率會嚇退申請者,不公開數據是為了緩解申請者的壓力和恐慌情緒,讓他們大膽申請。
哈佛大學是在該申請季首次不公開申請數據,包括錄取率,這打破了近70年的先例。
今天放榜哈佛只表示過去五年共錄取了1085至1245名RD申請人,大概690至750名申請人獲得了早申錄取。
哈佛去年收到了54008份申請,下降了5.14%,不過這也是該校連續第四年收到超過5萬份申請。
普林斯頓大學:從2021年12月起就宣布將不再在招生周期內發布錄取數據,只會在稍晚些時候公布更詳細的班級報告,所以今年它的整體錄取情況無從得知。
康奈爾大學是從2020年開始就宣布將不再在每個申請周期后發布早申或是RD招生數據。
今年它只透露稱共錄了5824名學生,比去年的5139名錄取學生增加了13.3%。
從它公布的CDS數據看,2024Fall總申請人數達到65612人,2023Fall有67846人申請,今年申請人數也大概率在6萬人左右。
賓夕法尼亞大學雖然公布了申請人數,但依然沒有透露具體的錄取數據。賓大其實在2022年就首次拒絕透露錄取率。
哥倫比亞大學屬于搖擺狀態,工程學院和哥倫比亞學院公布了數據,但巴納德學院沒有。
實際上,除了多數的藤校,越來越多的美國前30大學都拒絕公開數據,比如斯坦福、芝加哥大學等。
招生數據一直是一個量化標準,申請者根據其來了解錄取趨勢和喜好,進而衡量自身的競爭性,以便于合理選校,減輕申請焦慮。
但是不公開數據就能緩解焦慮嗎?這很難說。
因為看似申請者焦慮的是美國大學極低的錄取率,實際上他們害怕的是美國大學錄取的不確定性。
美國大學采取綜合評價的錄取標準,衡量指標從GPA、標化考試成績等硬性條件到競賽、社團、科研等活動,每一個都對錄取有關重要影響。
但是隨著美本申請的白熱化,即便學生有著過硬的實力,比如SAT1520、GPA3.9、有多個社團,還有科研項目,依然可能被拒。
這背后或許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招生官和申請者對于錄取標準有不同的理解。
Eduventures曾公布一項學生父母對大學本科申請標準看法的調研,其結果發現:
- 家長將標化考試放在第二位,而學校僅僅把它放在第九位;
- 家長把班級排名看作第四重要的考慮因素,但大學把它排在了倒數第二;
- 家長將孩子的品格排在最后,大學是將其放在第三位。
各項數據雖然對錄取起不到決定性作用,但它至少能起到心理安慰,同時提供一份簡單參考。
04
— 灣媽看世界 —
少數人的游戲
藤校錄取是運氣和實力的雙重加持。
恭喜每一位上岸的準藤校生們,但沒有錄取的學生也不要否定自己。
每年申請藤校的中國學生有好幾萬人,但真正錄取的只有三四百人,大概90%以上,甚至99%的學生都無法爬藤成功。
這就意味著每年留學圈萬眾矚目的藤校日都是少數人的慶典或是游戲。
每一封錄取信背后,就有無數沒被看見的據信。
收到藤校拒信并不代表自己不優秀,一個人的優秀并不能用一封藤校offer來定義。
人生是場馬拉松,不是百米沖刺,是否能上藤校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個小站臺而已,它并非終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