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人們還不相信這是一個創新藥的春天(參見2月9日《醫藥翻身之年》熱評榜前三的悲觀言論)。
今年以來,恒生生物科技指數上漲28.6%,已經反超恒生科技指數漲幅,悄然成為中國科技資產重估的主角。這背后是源頭創新的崛起,據醫藥魔方,2024年中國企業自研的進入臨床的FIC(研發進度排名第一)創新藥有120個,全球占比超過30%;中國創新藥2015年僅占全球創新藥首發4%的份額,到2024年接近38%。
群星璀璨,各有各的閃光點。ADC龍頭樂普生物選擇兩條腿走路,也即(ADC/IO)國內商業化+(ADC/TCE)對外BD,2024年財報驗證這一模式的可靠性,股價起飛。3月28日,樂普生物領漲生物科技。
迎接ADC/IO商業規模化。2024年,核心產品PD-1普特利單抗實現驚人的爬坡速度,同比增長300%,商業化全流程的跑通,為下一批核心產品MRG003、CG0070放量提供確定性。
迎接ADC/TCE對外BD常態化。今年開年臨床前ADC管線MRG007收獲12億美元BD大單,ADC技術平臺Hi-TOPi、TCE技術平臺TOPAbody將持續輸出高潛力分子。
不僅是ADC頭部,也是新晉效率之王,樂普生物2024年現金收支實現基本打平,2025年有望實現經營性現金流的收支平衡。
01
ADC/IO國內商業化有望跑通
樂普生物銷售團隊超級能打,已跑通銷售全流程。
銷售費用率是考察Biotech運營效率的金標準,樂普生物一個商業化產品已把銷售費用率降到較低水平,隨著商業化規模擴大,預計銷售費用率將很快接近傳統藥企水平。
普特利單抗2024H2銷售額2.05億元,環比增長116.7%,強勁的爬坡趨勢,預示著天花板很高。截至2024年底,已在國內27個省份的采購平臺上完成招標程序,通過各種銷售渠道覆蓋中國約81個城市,還將進一步擴大銷售網絡。
樂普生物通過普特利單抗搭建起覆蓋全國的腫瘤藥物銷售渠道,既為后續重磅產品商業化做好鋪墊,也為“IO+ADC/溶瘤病毒”聯合療法撒下大網。
現在有3個成熟的聯合療法組合。
普特利單抗+ MRG003(EGFR ADC)正進行治療實體瘤的I/II期試驗,關于R/M NPC的最新II期臨床研究優異數據獲入選2024年ESMO ASIA大會口頭報告,ORR和DCR進一步提升至為66.7%和93.3%,且未出現預期外的安全性信號。基于優異的療效數據,此聯合療法治療線數將前移至一線,進一步探索其在HNSCC中的治療潛力,II期臨床研究數據預計將在2025年ESMO大會上公布。
普特利單抗+ MRG002(HER2 ADC)正進行治療HER2表達實體瘤的II期試驗,
已在治療UC中觀察到良好的數據,截至2024年4月,所有接受評估患者的ORR和DCR分別為64.0%和89.0%,接受治療時間最長的患者的PFS超過26.5個月,且仍在持續。
普特利單抗+ CG0070(溶瘤病毒)治療BCG無應答NMIBC患者的I期試驗獲得國家藥監局的IND批準。免疫療法作為腫瘤治療的基石,在免疫細胞浸潤有限的腫瘤中通常效果較差,而溶瘤病毒可促進免疫細胞募集到腫瘤微環境中,逆轉ICI的耐藥性,因此溶瘤病毒和PD-1聯用會產生更強的療效。
聯合療法使IO、ADC和溶瘤病毒實現協同增效,放大各自的銷售峰值。
02
下一個重磅MRG003穩了
MRG003有望即將成為樂普生物第二個商業化產品,重新提交的DNA已獲得受理,并獲得CDE納入優先評審。監管機構目前正有序進行MRG003的臨床及藥學審核。
憑借優秀的臨床數據,MRG003用于治療復發性或轉移性鼻咽癌(R/M NPC)的關鍵注冊性IIb期研究結果,入選2025年ASCO年會的LBA(重磅研究摘要)口頭匯報。
MRG003的研發進度領先全球,將帶來突破性臨床價值。2023年ESMO大會上公布的II期研究數據顯示:針對經鉑類化療及PD-(L)1治療失敗的2線R/M NPC患者,MRG003單藥治療客觀緩解率(ORR)達55.2%,疾病控制率(DCR)高達86.2%;針對頭頸部鱗癌患者(HNSCC),MRG003單藥治療的ORR和DCR分別達43%和86%,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及總生存期(mOS)分別為4.2個月和11.3個月。
03
溶瘤病毒國內一哥
國內溶瘤病毒新興療法,樂普生物布局最領先,成藥性最高。隨著美國合作伙伴CG Oncology溶瘤病毒療法Cretostimogene已經取得突破性療效,樂普生物溶瘤病毒療法CG0070在國內上市也將進入沖刺階段。
2024年12月,CGOncology公布Cretostimogene(CG0070)治療高危卡介苗無應答非肌層侵襲性膀胱癌(NMIBC)III期臨床BOND-003試驗數據,74.5%(82/110,95%CI,65.4%-82.4%)的患者在接受過Cretostimogene的單一療法治療后,曾經在任一時刻達到過完全緩解狀態(CR),中位緩解持續時間(mDoR)在超過27個月后仍未達到。在安全性上,未見3級以上的不良反應或者死亡病例。97.3%的患者完成了所有治療,依從性良好。
Cretostimogene在BOND-003中取得的mDoR數據優于PD-L1抗體等其他療法的歷史數據,驗證在膀胱癌中的臨床優效,還將發掘對更多瘤種的治療潛力。
CG0070于2025年1月獲CDE授予BTD。中國I期爬坡已完成入組,將與CDE進行單藥注冊路徑的溝通。
04
ADC/TCE對外BD常態化
據醫藥魔方,截至2024年底,中國企業研發的活躍狀態創新藥數量累計已達3575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首位。目前大多數創新藥仍處于臨床I期,占比58%。隨著MNC重倉中國創新藥,并且引進重點轉向創新成色更高的早研管線,整個Biotech原先沒有計入估值的臨床早期管線都將迎來價值重估。
樂普生物通過兩次大額對外授權,驗證BD常態化的能力。靶向Claudin 18.2 ADC的CMG901,2023年2月以11.88億美元將全球權益授權給AZ,ADC技術平臺和分子療效得到MNC認可;針對消化道癌的潛在同類最佳ADC MRG007,2025年1月以超12億美元將大中華區以外的權益授權給Arrivent。
BD常態化的底層支撐在于兩大新型技術平臺。
ADC技術平臺Hi-TOPi已誕生兩款全球FIC或BIC潛力的ADC分子。MRG006A (GPC3-ADC)中國I期臨床入組中,美國IND已獲批,其臨床前研究中,在多種CDX模型及HCC PDX模型中展現出強大的劑量依賴性的對腫瘤的生長抑制作用,同時在探索性毒理學研究中表現出良好的耐受性;MRG007高度靶向腫瘤細胞,具有更好的細胞結合與內化、更強的細胞殺傷力,計劃于2025年上半年提交首個IND申請,初步臨床開發重點為結直腸癌、胰腺癌和其他消化道惡性腫瘤,其臨床前數據預計將在2025年4月的AACR年會上呈現。
TCE技術平臺TOPAbody可同時啟動TCR信號和共刺激途徑,將T細胞激動活性局限于腫瘤微環境中,避免潛在的外周免疫激活引起的毒性作用。CTM012是潛在同類最佳TCE三抗,具有嚴格的腫瘤抗原依賴性,有效抑制免疫“冷腫瘤”,擁有寬治療窗、安全性高的特點,即將進行中美IND申報。
每家成功的創新藥企都有自己特質,樂普生物不僅自研技術平臺可持續輸出BD種子,還擁有超越大多數Biotech的高超商業化效率,以及獨門武器溶瘤病毒療法。各種優勢因素協同增效,樂普生物勢必將最大程度分享IO/ADC/TCE的創新浪潮紅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