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下一個萬億產業是什么?
兩會期間,市委書記吳新明、市長張彤給出答案:海洋。
吳新明說:南通下一個萬億看沿海。南通將錨定建設全省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目標,力爭今年涉海產業規模突破1萬億元。
張彤說:培育壯大海洋產業。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打造海洋裝備之都、先進材料藍海、新型能源綠島三大涉海產業地標,港航貿數聯動打造航運物流、海洋信息技術兩個支撐性產業,多業態融合做優海洋漁業、海洋文旅兩個提升型產業,積極布局與海洋深度關聯的低空經濟、深遠海裝備、海洋生物醫藥等高成長性產業,力爭今年涉海產業規模突破萬億。
繼建筑業后,南通將在今年再迎一個萬億產業。
南通與海
南通與海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
那時候,南通的西北部就已經成陸,人類開始在這里聚居。然而,四千多年前,由于冰川運動,原有海岸被海水覆蓋,人們不得不遷移。到了漢代,大約兩千年前,這里又開始出現人類活動。
那時候,東南方的江海水域形成了一些沙洲,其中最大的就是“胡逗洲”,而今天的南通城就是在這個沙洲上發展起來的。沙洲與內陸相連的過程經歷了許多波折,其中最關鍵的一次是明代長江主泓北擺,導致沿江土地大塊坍塌,海門縣幾乎全部淪為江中。直到清康熙年間重新漲起,才形成了如今的海門。
漢代開始,當地人利用灘涂“煮海為鹽”,南通城市的形成與鹽業規模的擴大緊密相關。宋代以后,豐盛的鹽產和上佳的鹽質帶動了商貿運輸業的勃興和城鎮的發展。
100多年前,清末狀元張謇懷揣著“建設一新世界雛形”的遠大理想,回到家鄉南通。張謇不僅以開放的心態經營海洋,還在南通沿海的鹽堿地上筑堤擋潮,圍海造田,墾牧植棉,成為南通乃至江蘇沿海開發的先行者。至今,他創辦的通海墾牧公司的擋浪墻遺址依然屹立在啟東沿海,見證了南通向海圖強的歷史。
大江大海為南通帶來了無盡的發展機遇。1984年,南通被列為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從而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這里一路追江趕海,擁抱世界,經濟總量連續跨越7個千億級臺階,于2020年成功躋身GDP萬億元俱樂部。
如今,長江上一條條跨江通道連接南北,形成了“八龍過江”的壯觀景象;而大海邊,一座座深水大港通向世界,江蘇的新出海通道正揚帆起航。南通也實現了從“靠江靠??可虾!钡健巴ńêMㄉ虾!钡霓D變,這不僅僅是一字之變,更彰顯了南通格局與潛力的巨大飛躍。
向海圖強
“江蘇新出??凇卑五^起航
凌晨四點等在黃金海灘觀景平臺,看著天際由青色慢慢變橙、變紅,夜幕一點點褪去,沐浴在清晨第一縷陽光下,無數來啟東看過日出的游客被眼前的美景折服。
啟東是江蘇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在這里,長江與黃海、東海三水相匯,形成了獨特的咸淡水交融和潮汐變化,展現出了清澈與渾濁、藍色與黃色交織的奇妙景象。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完善促進海洋經濟發展體制機制”作出部署,省委全會提出要“大力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了“海洋經濟”的重要性……海洋正日益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
就南通而言,這里地處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多重國家戰略交匯區,是江蘇“1+3”重點功能區中唯一肩負揚子江城市群和沿海經濟帶建設雙重任務的城市,在經略海洋方面有著天然優勢,也肩負著重要使命。
從發展實際看,相較于部分沿海城市,南通沿海發展起步相對較晚,存在科技創新驅動力不夠有力、海洋產業優勢不夠凸顯等問題。相關數據顯示,南通擁有海域面積8949平方公里、海岸線276公里,沿海前沿地區開發強度卻相對較低,可為臨海臨港產業提供充足的承載空間;沿海港口碼頭、土地等后備資源充裕,風電等新能源資源豐富,大項目正加速集聚……
站在位于如東縣的金牛碼頭施工現場,不遠處的黃海大橋向大海深處延伸,海霧沉沉間一座島嶼隱約可見,那里便是洋口港陽光島。這座多年前還隱沒于海水之下的半潛式沙洲,如今已是國內最大的LNG能源島,LNG年均接卸量800萬噸、占全省70%。
行走在中天綠色精品鋼示范工程現場,廠房林立、井然有序,很難想象4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灘葦蕩。這座千億級高端綠色智能臨海鋼鐵產業園是推動鋼鐵產能由沿江向沿海轉移的重點示范項目,采用完備先進的環保技術,實現廢水零排放、煤氣零放散、固廢零出廠。
萬人守候第一縷陽光,百萬網友在線圍觀黃金海灘之約,《中國國家地理》生動發布“最鮮公路”……去年,江之委海之端的啟東美出了圈,也火出了圈。
從沙洲到能源島、從荒地到“綠色鋼城”、從昔日漁村到網紅打卡地,沿海一系列變化的背后是產業發展、創新能力、交通物流、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突破和提升。
船舶、海工產業規模分別占全國1/10、1/4,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躋身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海上風電裝機容量位列全省第1,海水養殖面積、海洋水產品產量連續多年保持全省首位;省船舶海工裝備技術創新中心、東南大學及哈工程海洋高等研究院相繼落戶。
2024年,南通市船舶海工產業產值規模突破2000億元,創歷史新高;119艘次新造船舶出江入海,2.4萬標箱集裝箱船、9100車位LNG雙燃料汽車運輸船、風電運維母船、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等一艘艘“世界最大”“亞洲首制”“全國首座”從長江口駛向世界。其中,投資500億元的中石油藍海新材料項目是南通向海而興的重大戰略布局,于去年9月26日順利開工,創下了南通百億級項目最快落地開工紀錄,為興海圖強再落關鍵一子。
去年5月,全省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在南通舉行,既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南通的高度重視,更是對南通發展海洋經濟的更高期許。作為江蘇沿海經濟總量最大的城市,南通理應打頭陣、扛重責,加快把機遇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為全國全省發展大局多挑擔子、多作貢獻。
恰逢其時
目標既明,怎么干?
對此,吳新明書記給出方向。
一是聚力跨江融合,謀劃布局新棋眼。吳新明表示,南通正圍繞“打造長三角新質生產力承載地、制度創新試驗田、融合發展先行區、雙向開放新高地”的定位,務實謀劃、積極推進共建長江口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協同區。2024年,南通與上海、蘇州等地簽署了科技、商務等多項合作協議,成立多個產業創新聯合體和研究院,90%的新招引項目成功嵌入上海、蘇南產業鏈,加速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跨區域融合。
二是聚力興海圖強,拓展發展新空間。南通海域面積8949平方公里、約占江蘇的四分之一,海岸線276公里、約占江蘇的三分之一,是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的重要腹地。2024年,“萬億之城”南通挑大梁、扛重責,經濟運行實現高開穩走全年進。三次產業協同發力,工業用電量、工業開票銷售、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均列全省第二。
南通“下一個萬億”在哪里?“南通下一個萬億看沿海。”吳新明表示,將更大力度承接重大生產力布局,加快打造綠色高端臨港產業基地。據悉,一批百億級項目相繼在南通建成投產,中石油藍海新材料項目等重大項目順利推進,進一步帶動沿海的發展潛能?!澳贤▽㈠^定建設全省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目標,力爭今年涉海產業規模突破1萬億元?!眳切旅髡f。
三是聚力江海聯動,構建開放新通道。吳新明介紹,長江南通段現有過江通道3條、在建4條,“八龍過江”交通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同時,南通新機場穩步推進,未來將成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南通深入落實“水運江蘇”建設部署,完善“江海河、公鐵水”多式聯運體系,深化與上海港合作,著力打造長江經濟帶上的江海聯運新通道。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南通乘勢而上實現突破的重要一年。南通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著力建設全省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深化海洋經濟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力爭涉海產業規模突破1萬億元。實施海洋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計劃,新增涉海高新技術企業100家,培育海洋特色園區10家以上、省級以上涉??苿撈脚_2家。實施“水運江蘇”南通方案升級版,加快通海港區至通州灣港區疏港航道、通揚線市區段建設,開工建設通海三期碼頭、呂四作業區西港池12號泊位。
江海潮涌,逐浪而競。南通因江海而生、因江海而興,也將在這片蔚藍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在邁向“下一個萬億”的征程中,南通將繼續跨江向海、江海聯動,致力于建設具有江海特色的現代海洋城市,成為江蘇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領頭羊。
南通日報:《向海圖強,南通亮出“施工圖”》
南通發布:《上海證券報 | 全國人大代表、南通市委書記吳新明:聚力向?!白咴谇啊?建設“強富美高”新南通》
江海南通:《對話南通市市長》
人民網:《干出精彩,南通“下一個萬億”在沿?!返?/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